资源简介 《分析化学》课程-微教材微课编号 微课名称 混合碱的分析所属模块 酸碱滴定法 子模块 混合碱的组成关键词 混合碱、双指示剂、化学计量点、混合碱各组分是否通用 √通用 农产品 食品 是否重点建设 √是 否微课类型 讲授型 微课形式 PPT动画式 教学设计模式 讲授法教学目标 了解多元酸盐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方法 ,了解混合指示剂的作用教学内容 知识点 技能点混合碱的定义 双指示剂法作用原理 巩固与练习 1.了解混合碱的定义和组成 2.掌握双指示剂法作用原理 3.学会测定混合碱的总碱度及各组分浓度知识讲解混合碱是指Na2CO3与NaHCO3,或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1.研究混合碱组分的意义工业上生产NaOH的方法有苛化法和电解法两种,采用苛化法生产的NaOH中常混有Na2CO3。工业制碳酸氢钠基本都是用碳酸钠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分为气相碳化法和气固相碳化法,碳酸氢钠中也常常混有碳酸钠。因此,掌握混合碱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想一想】混合碱能否为NaHCO3和NaOH的混合物?不能,因为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式如下: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2.混合碱的分析① 如何测定混合碱的总碱度?用HCl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产物为NaCl、CO2和H2O,化学计量点时的pH为3.8~3.9,可据此选用指示剂。根据用去的HCl标液的量,即可计算出总碱度。②怎样才能准确测定出混合碱中各组分的浓度呢 实验室最常用的方法是双指示剂法。双指示剂法的原理是: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根据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选用两种变色范围不同的指示剂(酚酞和甲基橙)来确定第一、第二化学计量点。其中酚酞的PH变色范围为 8.0(无色)-10.0(红紫色) ,甲基橙的PH变色范围为 pH≦3.1时变红,3.1~4.4时呈 橙色,pH≧4.4时变黄。设当酚酞变色时,即第一化学计量点,所用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为V1;当甲基橙变色时,即第二化学计量点,所用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为V2(1)当溶液中只存在 NaOH 时,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 == NaCl+H2OV1>0,V2=0(2)当溶液中只存在 Na2CO3 时,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l == NaHCO3+NaClNaHCO3+HCl == NaCl+CO2↑+H2OV1>0,V2>0,并且V1=V2(3)当溶液中只存在 NaHCO3 时,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NaHCO3+HCl == NaCl+CO2↑+H2OV1=0,V2>0(4)当溶液中同时存在NaOH和Na2CO3时,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 == NaCl+H2O(第一化学计量点)Na2CO3+HCl == NaHCO3+NaCl(第一化学计量点)NaHCO3+HCl == NaCl+CO2↑+H2O(第二化学计量点)V1>V2此时,溶液中的NaOH和Na2CO3的含量(以质量浓度g L表示)可由下式计算:(5)当溶液中同时存在Na2CO3和NaHCO3时,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Cl == NaHCO3+NaCl(第一化学计量点)NaHCO3+HCl == NaCl+CO2↑+H2O(第二化学计量点)V1<V2此时,溶液中的NaHCO3和Na2CO3的含量(以质量浓度g L表示)可由下式计算:【结论】关系 V1>V2 V1=V2 V1<V2 V1 = 0 V2>0 V1>0 V2=0组成 NaOH+ Na2CO3 Na2CO3 NaHCO3+ Na2CO3 NaHCO3 NaOH《分析化学》课程-微测试一、单选题1. 用HCl滴定NaOH+Na2CO3混合碱到达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pH约为( )。A.﹥7 B. ﹤7C. = 7 D. ﹤5参考答案:A难度:低2. 某碱液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V1 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 mL。V1与V2的关系是( )。A.V1=V2 B. V1=2V2C. V1>V2 D.V1 <V2参考答案:C难度:难3. 用双指示剂法分析某混合碱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时, 耗去V1ml HCl溶液,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V2 mlHCl溶液,若V2>V1,则碱样组成为( )。A.Na2CO3 B.NaOHC.Na2CO3+NaHCO3 D.NaOH+Na2CO3参考答案:C难度:难多选题1、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组分,使用的指示剂为:A. 甲基橙 B.石蕊C. 酚酞 D.溴酚蓝参考答案:A;C难度:低三、判断题1、在滴定过程中,两种指示剂的添加顺序可以交换。参考答案:F难度:中2、第二计量点时颜色变化为黄色—橙色。滴定过程中摇动要剧烈,使CO2逸出避免形成碳酸饱和溶液,使终点提前。参考答案:T难度:中3、在混合碱滴定过程中,使用甲基橙指示第一化学计量点。参考答案:F难度:低四、填空题1. 测定混合碱(可能有NaOH、Na2CO3、NaHCO3),当V1=0 V2>0时,组成为: ;当V1>0 V2=0时,组成为: ;当V1>V2时,组成为: ;当V1参考答案:NaHCO3 ,NaOH ,NaOH +Na2CO3 ,NaHCO3+Na2CO3 ,Na2CO3难度:中五、简答题1. 用盐酸滴定混合碱液时,将试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滴定,将会给测定结果带来什么影响 若到达第一化学计算点前,滴定速度过快或摇动不均匀,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放置一段时间后有可能导致,NaHCO3+HCl = NaCl+CO2↑+H2O发生,致使Na2CO3转变为NaHCO3造成误差。如果在达到第一化学计量点前,滴定速度过快或者摇不匀,Na2CO3会使含量减少。难度:中六、综合题1、混合碱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一个终点时,应注意什么?答:①滴定速度宜慢,而且要1滴多搅。如滴快或滴加后搅动不及时,会造成溶液中盐酸局部过浓,使部分碳酸氢钠过早的转化为碳酸,导致V1的实验结果不准。 ②酚酞指示剂的碱色为红色,酸色为无色,由于从红色到无色的变化不很敏锐,肉眼观察这种变化的灵敏性稍差,因此,近终点时,每加1滴均要搅拌至颜色稳定后再加第二滴,否则因颜色变化较慢容易过量。此外,终点的几乎无色(微带红色)也难以判断。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当滴加盐酸至微红色后,滴加1滴多搅动,溶液颜色稳定后,读数,记录(可记在报告纸的反面),重复1滴多搅动,读数,记录,此时微红越来越淡,直至无色,取无色前面的一个读数为终点读数,记录在表格中,平行测定时,使每次滴定条件尽量掌握一致。难度: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