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工作任务11-1 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和生理盐水pH(一)目的与要求1.加深对用pH酸度计测定溶液pH原理的理解。2.掌握用酸度计测定溶液pH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见本节第一部分(三)主要仪器与试剂pH计、复合电极、塑料杯或玻璃烧杯(25~50 mL)、100 mL容量瓶。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液、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无离子水。(四)实验步骤1.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1)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在115±5℃干燥2~3 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6H4O4)1.021 g,用新沸的冷蒸馏水溶解,并准确稀释至100 mL。(2)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在115±5℃干燥2~3 h的无水磷酸氢二钠0.355 g与磷酸二氢钾0.340 g,用水溶解,并准确稀释至100 mL。2.pH计使用前准备①接通电源 将9V直流电源输入插头插入220V交流电源上,直流输出插头插入仪器后面板“DC9V”电源插孔。②电极安装 将复合电极装在电极架上,拔去仪器后电极插座上的短路插头,接上电极插头。③打开电源开关,预热5 min。3.仪器和电极校正①将pH计功能选择钮调到pH挡,温度补偿旋钮调至与待测溶液温度一致,将斜率补偿调节旋钮顺时针旋到最大(即调到100%位置)。②用无离子水清洗复合电极,用软质滤纸轻轻吸干玻璃泡上水分。③将复合电极插入混合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或摇动)使溶液均匀,调节定位调节旋钮,使仪器上读数与标准缓冲溶液pH值一致。④取出复合电极,用无离子水清洗电极后,用软质滤纸轻轻吸干玻璃泡上水分。⑤将复合电极再插入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或摇动)使溶液均匀,观察仪器显示数值应是当时温度下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pH值,否则调节斜率补偿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pH与该温度下缓冲溶液pH一致。混合磷酸盐、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见附录三。重复②~⑤。注意:经校正后,pH计斜率及定位调节旋钮不应有变动,校正用的缓冲溶液pH应接近被测溶液pH,一般来说,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校正一次。3.测定葡萄糖注射液的pH用无离子水和被测溶液分别清洗电极后,将电极插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或摇动)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取其pH值。判断该注射液酸度是否符合要求(药典规定pH值应为3.2~5.5)。4.测定生理盐水的pH值用无离子水和被测溶液分别清洗电极后,将电极插入生理盐水溶液中,用玻璃棒搅拌(或摇动)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取其pH值。判断该生理盐水酸度是否符合要求。(药典规定pH值应为4.5~7.0)。若被测溶液与校正时所用的标准缓冲溶液温度不同时,则调节温度补偿调节旋钮至待测溶液温度,再测量。不过精确测量时,被测溶液温度最好保持与校正溶液温度一致。5.结束工作测定完毕,洗净电极和烧杯,仪器还原,并关闭仪器电源。复合电极使用完毕,将电极保护帽套上,帽内放入少量补充液,以保持电极球泡的湿润。(五)实验注意事项1.仪器和电极在测量前,必须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标准缓冲溶液pH与被测溶液pH越接近越好。2.新的或长久不用的复合电极,使用前,应浸泡在3mol L 1氯化钾溶液中活化24h。3.使用复合电极时,应避免电极下部的玻璃泡与硬物或污物接触。若玻璃泡上发现沾污,可用医用棉花轻擦球泡部分或用0.1mol L 1盐酸清洗。4.测量时,电极的引入线须保持静止,否则会引起测量不稳定。5.旋转温度补偿旋钮、斜率及定位调节旋钮时勿用力太大,以防移动紧固螺丝位置。工作任务11-2 重铬酸钾电位滴定硫酸亚铁铵溶液(一)目的与要求1.学习电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2.熟悉酸度计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重铬酸钾法电位滴定硫酸亚铁铵溶液中亚铁离子含量。反应式为+ 6Fe2+ + 14H+ = 2Cr3+ + 6Fe3+ +7H2O反应式中氧化型和还原型都是离子,因此氧化还原滴定要用惰性金属铂电极作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与被测溶液组成工作电池。在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液的加入,铂电极的电极电位发生变化。在化学计量点附近铂电极的电极电位产生突跃,从而确定滴定终点。(三)主要仪器与试剂量筒(10 mL)、饱和甘汞电极、酸式滴定管、酸度计、移液管(10mL)、磁力搅拌器、铂电极、铁架台、洗瓶等。0.0100 mol·L 1 K2Cr2O7滴定液、硫酸亚铁铵溶液、二苯胺、3 mol·L 1 H2SO4等。(四)实验步骤1.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 mL硫酸亚铁铵溶液于150mL烧杯中,加入3 mol·L 1 H2SO4溶液8~10 mL,加水至约50 mL,将饱和甘汞电极和铂电极插入溶液中,放入磁子,开动搅拌器,待电位稳定后,记录溶液的起始电位,然后用K2Cr2O7滴定液滴定,每加入一定体积的溶液,记录溶液的电位。数据记录入下表,绘出E-V曲线(也可采用二阶微商法),确定终点V1,计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准确浓度。2.用移液管准确移取10 mL 硫酸亚铁铵溶液于150 mL烧杯中,加入3 mol·L 1 H2SO4溶液8~10 mL,加水至约50 mL,滴入2滴二苯胺,放入磁子,开动搅拌器,然后用K2Cr2O7滴定液滴定,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无色 浅绿 紫色,确定滴定终点,记下消耗的K2Cr2O7滴定液的体积V2。(五)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电位滴定数据记录V(mL)E(mV)c(mol·L 1)mol·L 1(六)思考题1.为什么氧化还原滴定可以用铂电极作指示电极?2.指示剂的变色与滴定突跃的电位变化是否一致?3.比较用E-V曲线图和二阶微商法两种方法确定滴定终点的优缺点?工作任务11-3 磺胺嘧啶的重氮化滴定(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重氮化滴定中永停滴定法的原理。2.掌握永停滴定法的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磺胺嘧啶结构中具有芳伯胺基,芳香胺可与NaNO2定量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因此可以用NaNO2法测定其含量。滴定反应如下:将两个相同的铂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然后进行测定,边滴边搅拌。化学计量点前,溶液中不存在可逆电对,故无电流产生;化学计量点后,当亚硝酸钠稍微过量,溶液中少量的亚硝酸与其分解产物NO是可逆电对,可发生如下反应:阳极:阴极:导致在两电极间有电子流动,从而回路中有电流产生,使得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并且不再返回零点。外指示剂法原理: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稍过量的NaNO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KI析出I2,I2遇淀粉显蓝色。2NaNO2 + 2KI + 4HCl + NO I2 + 2KCl + 2NaCl + 2H2O滴定时,把淀粉 KI试液滴在白磁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被滴定的溶液,在白磁板上划,如果立即出现蓝色即已到滴定终点。外指示剂法的缺点:由于滴定的溶液是强酸性,KI遇光能被空气氧化析出碘,因此在没有达到终点时,就有可能呈现蓝色,而造成误判;由于经常蘸取溶液进行试验,可造成滴定液的损失而带来误差;而且方法难掌握。(三)主要仪器与试剂检流计、1.5V电池、500电阻、电阻箱或500可变电阻、电磁搅拌器、铂电极两个、塑料杯或玻璃烧杯(25mL~50 mL)、500 mL容量瓶。NaNO2、无水Na2CO3、KBr、对氨基苯磺酸、浓氨试液、盐酸、磺胺嘧啶试样。(四)实验操作步骤1.NaNO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配制 取约72g NaNO2加无水Na2CO3 0.1g加水溶解成500mL摇匀。(2)标定 取干燥(120℃)至恒重的基准物对氨基苯磺酸约0.5g,精密称定,加水30mL及浓氨试液3mL溶解后,加盐酸(1→2)20 mL,在30℃以下迅速滴定。滴定时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边滴边搅拌,近终点时,将滴定管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洗涤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至检流计指针持续1min不回复,即为终点。每毫升NaNO2(0.1 mol·L 1)相当于17.32 mg的对氨基苯磺酸。2.安装装置图11-15 永停滴定装置图按图11-15连接好线路。R1为500电阻,R2为电阻箱,B为1.5V电池,G为灵敏检流计,E、E′为铂电极,调节R2的大小,可以得到需要的外加电压,R2的大小可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本实验所用外加电压约为30mV~60mV, R1约为100~200。3.测定精密称取磺胺嘧啶样品约0.5g加盐酸(1→2)10mL,再加水50mL及KBr 1g,用NaNO2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边滴边搅拌,近终点时,将滴定管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洗涤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检流计指针发生明显偏转不回复,即为终点。在终点附近,同时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淀粉KI试纸上,比较两种方法确定终点的情况。记录所用NaNO2滴定液体积,按下式计算磺胺嘧啶试样的质量分数。4.注意事项(1)滴定前,断开线路,调检流计读数为零(2)线路接好后,可通过调节R2,使检流计起始读数在右满度附近,使量程范围大点,但不可超过仪器的最大量程。(3) 滴定完毕,应断开开关,以免损耗电池。(4)因为NaNO2(0.1 mol·L 1)在pH为10左右最稳定,因此在配制时常加入适量的Na2CO3作为稳定剂。(5)由于对氨基苯磺酸难溶于水,因此应先用氨水溶解,待对氨基苯磺酸全部溶解后,加盐酸酸化。(6)滴定至近终点时注意缓慢滴定并充分搅拌。(7)用淀粉KI试纸观察终点时,如滴定液接触试纸后,试纸立即出现蓝色,停止滴定1min再试,仍显蓝色,则表示终点已经到达。(五)思考题1. 滴定中如用过高的外加电压会出现什么现象?2. 加KBr的意义何在?3. 通过实验比较用淀粉KI外指示剂法和永停滴定法的优缺点。4. 按本实验的条件,若需外加电压50mV,计算可变电阻应为多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