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5张PPT)*项目二 茄果类蔬菜生产(茄子)一、概述二、生物学特性三、种类及品种四、栽培季节及茬口安排五、日光温室茄子栽培六、主要生理障碍及对策*一、概述学名:Solanum melonggena L.1.起源:东南亚热带地区,古印度为最早的驯化地 ,一般认为中国是茄子的第二起源中心 。茄子在热带地区是灌木状直立性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生产上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2.营养价值:以嫩果供食,可炒食、蒸食和盐渍,含有 蛋白质、脂肪、糖、磷、钙、铁以外,还含有茄碱苷,具有降低胆固醇和增加肝脏生理功能的作用,所以被列入保健蔬菜。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Q克中即含维生素P750毫克,这是许多蔬菜水果望尘莫及的。所以经常吃些茄子,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出血性紫癜。*3.栽培:全世界均有分布,以亚洲最多。中国栽培茄子历史悠久,类型和品种繁多, 为夏季主要蔬菜之一。*二、生物学特性㈠植物学特性1.根①茄子根系发达,根为直根系,主根粗而强,入土深,分布范围广。 垂直生长可达1.3~1.7m,横向伸长直径超过1m。主根群分布在33cm内的土层中。②茄子根系木质化较早,再生能力差,因而不宜多次移植。栽培时应注意保护根系,创造肥沃疏松的土壤环境。*2.茎– 茎直立、粗壮,分枝习性为假二杈分枝。能够直立,栽培一般不搭架,但温室长季节栽培植株高达1.5~1.8m,需吊蔓栽培。– 茎无限生长,木质化强。– 在主茎第1叶腋处可生成生长势强的腋芽,经伸长生长成为侧枝,以此方式循环往复形成不同级别的侧枝。– 茎基部,门茄以下易生侧枝,应及时摘除。– 茎颜色和果实颜色的相关性显著。一般有紫色、绿色、深绿色、黑紫色、暗灰色等。*3.叶– 单叶、互生,有花柄。– 叶形为稍有扁斜的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浅波圆、网状脉。– 叶龄在15~35d光合速率最高– 叶片的颜色与果实的颜色有相关性,紫果品种的嫩叶带有紫色。*4.花– 花多单生(少数品种为簇生),为两性花。– 花冠紫色或淡紫色,花冠、花瓣5~6片,基部合生。– 雄蕊5~6个,花药贴绕花柱,顶端孔裂散粉,雌蕊 1枚子房上位,自花授粉为主。– 花的寿命3~4天,自开花前1天到开花后2~3天都有受精能力。*n 根据花柱长短可分为长柱花、中柱花和短柱花。长柱花坐果率最高。**5.果实– 果实为浆果,果肉主要由果皮、胎座和心髓等构成,以鲜果作为食用。– 果肉厚,胎座特别发达,为海绵薄壁组织,是茄子的主要食用部分。– 果形为圆、长圆、卵圆,果皮有紫、绿、白等色。– 小果形品种单果重为50g左右,大果形品种为1000g左右。**茄子主茎上的果实称“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四母斗”,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称为“满天星”。*6.种子– 采种果实必须变黄时采收。– 茄子的种子较小,千粒重3.16~5.30g,每个果实内含500~1000粒种子,占果实重量的1%左右*㈡生育周期1.发芽期 从种子发芽到第一片真叶出现,约需10~12天。出苗前最适温度为25~30℃,出苗后至真叶显露要求白天20℃,夜间15℃。一般需要10~12天。*2.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现蕾,约需50~60天。白天22~25,夜间15~18,在强光照和短日照(9~12小时)的情况下幼苗发育快,花芽分化早。整个幼苗期是奠定丰产基础的时期,创造适宜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是茄子丰产的关键。*3.开花着果期 从茄子现蕾到果实坐住。由营养生长为中心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时期。白天25~30℃,夜间16~20℃,15℃以下影响授粉受精,高于35℃花器发育受阻。这一时期应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控制秧苗生长,促进营养物质向生殖器官分配。*4.结果期 从门茄坐果到拉秧为结果期。生长特点:植株同化产物的绝大部分供给果实生长,茎、叶的分配量则较少。管理关键:在门茄瞪眼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果实膨大的同时还要保持茎叶的持续生长,以防止植株早衰。温度管理:白天25~30℃,夜间15~20℃ 15℃以下果实生长缓慢,10℃以下生长停顿。**结果习性nn茄子的结果和分枝规则相当规律,按果实出现的先后顺序称之为门茄、对茄、四门斗(四母斗)、八面风、满天星。茄子结果潜力很大,愈到上层果实愈多,但必须管理得当。*果实发育特点:茄子果实发育经历现蕾期、露瓣期、开花期、凋瓣期、瞪眼期、产品食用成熟期、生理成熟期。一般茄子从开花到瞪眼期需8~12d,从瞪眼期到技术成熟需13~14d,从技术成熟到生理成熟约30d。在门茄瞪眼期以前,以营养生长占优势,应对其适当控制,促进营养物质分配转到以果实生长为主。*进入门茄瞪眼期,植株同化物质转到以供应果实为主。这时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门茄果实膨大及茎叶生长。在对茄与四母茄结果时期,对产量影响最大,应保证有足够的叶面积,既要促进果实生长,又要保持植株生长势的旺盛,防止早衰。八面风结果期为结果后期,果实多,但单果重 较小,加强管理还可取得可观的产量。·*㈢茄子对环境条件的基本要求1.温度:喜温,耐热,怕霜适应温度:13~35℃ 。茄子喜温,耐热性较强,但高温多雨季节易产 生烂果。 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30 ℃,低于25 ℃发芽缓 慢。适宜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地温18~25℃*2.光照:要求中等程度的光照①光饱和点40k lx ,光补偿点2k lx设施内的光照强度应确保在30k lx②光质对果实的色泽有影响。③短日照植物,但已驯化为中光性植物– 光照时间越长,生育越旺盛,花芽分化早, 开花越早。在弱光下植株生长弱,光合作用能力及产量降低,并且色素不易形成,尤其是紫色种更为明显。*3.水分:喜水又怕湿度大,属半耐旱植物①适宜土壤适度: 70%~80%②适宜空气适度:70%~80%,需较低的空气适度,但比番茄耐湿。若土壤水分不足,植株生长缓慢,结果少,果面无光泽,品质差。*4.土壤:①适应性较强,较耐盐碱,土壤pH6.8~7.3② 茄子对氮肥要求较高,增施氮肥,增产作用极其明显。结果盛期,需大量的氮肥和钾肥。生产1000kg茄子大约需氮2.7kg、磷0.7kg、钾4.7kg。③忌连作,一般在露地栽培实行5~6年轮作早已形成制度,与其它茄科作物也不宜轮作。要求疏松、含有机质多,肥沃而保水力强的 土壤。*5.气体条件①对气体的需要量较高,要求土壤中含氧量为5%~10%为最佳,最低不能低于2%。②茄子要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在棚室保护地栽培中,人工增施二氧化碳,可增产。*三、类型及品种㈠类型1.依据果型划分:圆茄、长茄2.依据果色划分:紫茄、绿茄、白茄3.依据第一雌花节位划分:①早熟品种:5~6叶②中熟品种:7~8叶③晚熟品种:9叶以上**㈡优良品种1.天津快圆、二苠、大苠2.紫光3.圆杂1、2号*四、茬口安排播种期 定植期 收获期塑料大棚春提前 11下~12上 3下~4上 塑料大棚秋延后 5下~6上 7中下 日光温室冬春茬 10下~11上 2上 日光温室秋冬茬 7中下 8中下 9下~3,4日光温室越冬茬 9下 11上 12中~7*五、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栽培播种期: 6月下旬~7月中旬,苗龄50天~55天定植期: 8月下旬~9月中下旬收获期:10月下旬~翌年5月下旬拉秧。*栽培技术要点:㈠选择高标准的节能型日光温室㈡选用抗病、耐低温弱光、丰产品种㈢嫁接育苗㈣定植前的准备㈤定植后的管理㈥病虫害防止㈦采收*㈠选择高标准的节能型日光温室确保良好的采光性能。加强防寒保温性能。配合临时加温设备。*㈡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耐低温弱光、果面着色好的丰产品种目前我国尚无冬春栽培专用的紫圆茄品种,目前应用较多的品种:1.快圆茄2.丰研2号*1、育苗技术要点(1)床土准备*n(2)种子消毒与浸种催芽**催芽qqqq先用细砂搓去种皮上的粘液,包在湿布里,放在25~30 ℃处。每天采用16~18h25~30 ℃,6~8h16~20℃的变温催芽最好。每天翻动种子1~2次,见干时适当喷水。5~6天芽长至0.2~0.3cm时即可播种。*(3)播种15kg营养土内加70%五氯硝基笨和80%代森锌各5克,混合拌匀药土的2/3,在苗床浇足底水后撒在1平方米的苗床上,然后播种,播种后再将剩余的1/3药土盖在上面,可防猝倒病。将苗盘放在28~30 ℃的环境中。**(4)分苗– 幼苗2片子叶1心分苗为宜。*㈢嫁接育苗1.砧木的选择:采用托鲁巴母、野生刺茄等2.嫁接方法:劈接法*3.嫁接方法:顶劈接法嫁接时砧木保留下部的1~2片叶平截主茎,并从截口处中部向下纵劈主茎,切口深度约1厘米;接穗保留上部的2~3片叶,将主茎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切口,用嫁接夹固定。*顶劈接法1.播种期:砧木种子应比接穗种子早播,其中托鲁巴姆早播25~30天、野生刺茄20天左右2.嫁接时期:当砧木具有5~6片叶、接穗具有3~4片叶时。*4.嫁接后的管理:接后遮荫保湿防雨,白天适温28~30℃,夜间适温20~25℃。接后3天~4天逐渐撤去遮荫物,转入正常管理。**各个操作环节要严格防止杂菌污染用具小刀要清洁消毒防止泥土污染切口保湿薄膜用新膜喷施增湿时加入杀菌剂小刀要快,切口要平滑,保证切口密切结合。加强保湿遮光管理注意事项*㈣ 定植前的准备1.棚室消毒:定植前7~10天,按每m3空间用硫磺粉4g+锯末8g+80%敌敌畏0.1g,点燃熏蒸一昼夜2.施肥:每667m3施有机肥7500kg3. 翻耕:深翻30~40cm,4.做畦:按大行距80~100cm,小行距50cm开沟施肥后起垄。垄高15cm,垄底宽40cm*50cm15cm*㈤定植株距为50厘米。每667平方米2000~2200株为宜*㈥定植后的管理1.温度管理茄子喜温怕寒,生育适温为15~32℃。白天高温35~40℃对茎叶花生长发育不利,白天长期处于22℃以下生长缓慢。夜间温度低于15~13℃生长缓慢,7~8℃下易发生生育障碍,5℃以下易发生寒害。*因此,冬季和早春季节应该加强防寒保温工作,特别是严冬季节遇连阴天或重寒流天气应保证室内最低气温不低于7~8℃,必要时临时生火加温。秋季和春夏季节应该加强放风管理,保证生育适温。*时期上午下午前半夜后半夜坐果前28-3025-2020-1313-10初果期28-3025-2220-1818-15盛果期28-3230-2424-1818-15茄子定植后的管理适宜温度(℃*2.水分管理定植时浇定植水。定植后5~7天浇缓苗水,之后进行中耕松土,并于窄行距覆盖地膜。门茄瞪眼时及时浇灌催果水,以后应该保持土壤水分供应以利果实膨大。12月份~2月份期间天气寒冷,光照弱室内气温和地温都较低,宜选晴天膜下暗灌浇小水,只浇小沟不浇大沟。*3月份以后,随着天气转暖,进入盛果期,应逐渐增加浇水量,小沟大沟同时浇灌。在棚膜覆盖期间,应该加强放风管理,排除室内湿气,以减少发病。*3.追肥管理门茄瞪眼期开始追肥,结合催果水追施催果肥。但是冬季生育缓慢,水肥耗量小,追施1~2次尿素或硝酸铵,每667平方米15~25公斤。进入春季3月份以后进入盛果期应该增加水肥供应,除了追施速效氮肥以外,还应该追施一次钾肥15~25公斤*严冬季节日照时数短、光照弱,对茄子生长发育、产量、果实着色影响很大。因此,在光照管理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光照管理*温室采光角度要合理。采用新的无滴膜,最好采用茄子专用膜。经常清扫膜面灰尘。室内张挂反光幕。及时揭盖草苫采光。阴雪天气,只要不太冷要坚持揭苫见光 。4.光照管理*茄子枝条的生长和开花结果习性一般很有规律,露地栽培多不行整枝,只是去除门茄以下的侧枝。温室或大棚栽培应进行整枝,以避免四门斗茄子形成后出现枝叶茂盛、通风不良的现象。整枝方式较多,但以下列两种方式较好。5.整枝*单干整枝:当门茄膨大生长时,将第1侧枝和靠近地面的老叶摘掉,第2次(四门斗)当2个果实长到一半大时,侧枝在果实上部留3片叶摘心,主枝继续生长。双干整枝:即对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只留两个向上的双干,打掉其他所有侧枝,待结到7个果实后摘心,以促进果实早熟。改良双干整枝:即四面斗茄形成后,将外侧两个侧枝果实上部留1片叶后打掉生长点,只留2个向上的枝,此后将所有外侧枝打掉,只留2个枝 。*植株调整为深冬茄子栽培管理的重要方面。一般采用双干整枝,留门茄1个、对茄2个、四母斗2个、八面风2个、……。*剪除保留门茄对茄四母斗*6.吊枝作用:使选留的结果枝干在温室内均匀分布,保持田间良好的透光性。使枝条向上生长,避免坐果后果实将枝条压弯,造成枝条弯曲生长。*7.防止落花落果茄子在低温或高温条件下均会出现落花或果实不发育现象。因此,生产上常需采用坐果激素蘸花。目前常用的几种坐果激素有:(1)沈农番茄丰产剂2号 每瓶对水350-5m克,在茄子开花时用小喷雾器喷花或蘸花。(2)防落素 40-50毫克/千克,处理方法与沈农番茄丰产剂2号相同。*为保花促进坐果,开花当天用防落素30~40毫克/升喷花,或用2、4—D20~30毫克/升蘸花。防止药害。**8.摘叶当门茄瞪眼时,应将基部3片叶打掉。以后随着植株不断生长,逐渐打掉底层叶片,以利于群体内部的通风透光。*9.病虫害防治茄子虫害主要有:蚜虫、茶黄螨、斑潜蝇、白粉虱等。可用齐螨素或吡虫啉防治。茄子病害主要有:灰霉病、枯萎病、黄萎病等。灰霉病用速克灵防治。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用嫁接砧木预防。*(七)更新整枝1.更新整枝时期7月下旬-8月上旬进行更新整枝,二个月后便可采收秋茄子。*2.更新整枝方法①清理干净残枝乱叶。②在植株两侧挖20厘米深的沟。③在两侧沟内施肥灌水,施用复合肥或磷酸二铵,并进行大水漫灌。④在四面斗枝条处或茎基部剪断,并清除残叶 (图5-31)**1.采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茄子为嫩果采收。采收早晚不仅影响品质,也影响产量。特别是门茄,如果不及时采收,就会影响对茄发育和植株生长。(八)采收*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白色或淡绿色的环状带非常明显,则表明果实正在迅速生长,不宜采收,如果这条环状带已趋于不明显或正在消失,则表明果实已停止生长,应及时采收。通常,早熟茄子品种开花20-25天后就可采收。2.茄子采收的适宜时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