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修养:明白工业产品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和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法治观念:进行课本图文学习和调查采访,通过今昔对比,感受工业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利。健全人格:感谢工业劳动者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责任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设想生活中需要改善和发明的产品,树立创新意识。话题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本课时教学逻辑设计:感知工业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今昔对比, 进一步感受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大胆设想, 改善和发明工业产品。在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图片,也可补充一些工业产品的图片, 让他们讲讲工业产品的发明创造帮助人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在第二个环节,教师课前让学生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采访家人,了解哪些物品已经被淘汰了,哪些物品是过去没有而现在有的,并说-说这些物品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舒适和便利。在第三个环节,在学生充分感知工业产品使人们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见物更要见人”,懂得我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劳动者的智慧和付出,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设想可以改进和完善哪些产品,还能发明哪些产品,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工业生产时,更要引导他们关注工业生产背后的人,感谢和尊重工业劳动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和采访工业劳动者,了解工业生产的具体情况,感受工业劳动者的辛苦,关注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