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册别知识框架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单元思维导图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P4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题关键句: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易错易混】★中国共产党关键词:执政、领导1.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2.中国共产党享有立法权。××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5-7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③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什么样的国家?) 我国的根本制度②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有哪些?有哪些?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有哪些?有哪些?人民解放军、人民警察【易错易混】公民与人民,权利与权力的区别公 民人民公民:具有本国国籍的人。(法律概念)人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人不属于人民。(政治概念)权利:自身实现其利益。(法律概念)权力: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力量。(政治概念)公民享有权利;人民享有权力。一句话总结:3.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①立法:③监察:②执法:④司法:⑤守法:司法机关监察委员会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立法机关执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营造法治文化环境,全民守法1.我国国家机构的产生和运行P13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人民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一府一委两院”2.宪法和国家机构的关系P14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宪法设置国家机构:②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以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体现P15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②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主导地位。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4.如何规范权力运行?P16-18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法无授权不可为:②法定职责必须为: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行使职权守程序: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知识串讲】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核心观点梳理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5.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6.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7.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1.宪法的构成P202.1 坚持依宪治国序言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章总纲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三章国家机构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易错易混】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2.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如: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宪法宣誓。【知识点拨】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等。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国家机构2.宪法的地位(或重要性)2.1 坚持依宪治国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2②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P21③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P22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24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P253.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2.1 坚持依宪治国比较 宪 法 其 他 法 律规定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般性问题或某一方面的规定最高的法律效力,是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代表提议,并由2/3以上代表通过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半数通过母法子法【知识点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4分)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1.宪法监督的实施主体P262.2 加强宪法监督监督宪法实施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地方各级人大【活学活用】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以更具刚性的制度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督促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230多件,组织开展与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实施相关的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等。1.上述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进行什么审查?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监督权)。2.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什么职权?合宪性审查。2.青少年如何增强宪法意识?P29-312.2 加强宪法监督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了解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主要内容、原则和精神。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知识串讲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核心观点梳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3.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4.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5.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6.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试题演练1.(2019江西)以下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师生的一段对话。老师:小鄱,你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外商投资法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什么?小鄱:宪法。以上师生对话的内容体现了(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其他法律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D.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A2.(2023江西)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立法法规定,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这表明(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立法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④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试题演练B3.(2022江西)教育部连续8年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连续6届组织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微视频征集、法治实践、演讲等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开展这些活动旨在( )A.规范权力运行,扩大公民权利B.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C.完善宪法内容,保障宪法实施D.让学生认识到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试题演练B试题演练4.(2023江西23)江西风景独好,红色是最美的风景。我们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扬红色传统】不同时期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山歌小调,传颂着共产党人的为民大爱。两首山歌小调传颂着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为民大爱?(4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苏区干部好作风, 自带干粮去办公; 日着草鞋干革命, 夜打灯笼访贫农。 帮扶干部来厓(我)村,乐见干部好作风;急难愁盼他来帮,暖到厓(我)们心坎上。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⑤勤政为民、廉洁为民。(每点2分,满4分止)两首山歌小调传颂着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为民大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