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政治认同: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性成就和领导作用;2.道德修养: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法治观念: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4.责任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教学重点:坚持共产党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教学难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核心素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P4.1一、我国的国家性质?二、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三、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四、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五、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六、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3)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探究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提示: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宪法确认(宪法序言第一条)(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七、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利和权力的区别?(1)权利是一个法律概念,一般指了赋予人们的权力和利益,即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2)权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就是国家的强制力量,像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等;二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它同一定的职务相联系,即有了一定职务就有了相应的某种权力,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权利≠权力(2)表现:公民有权作出一定的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人民≠公民人民:(1)范围: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好人)。◆知识拓展探究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公民:(1)范围: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但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的敌人。(2)一般是用于表示整体的政治性概念,与敌人相对。(2)公民是一个可用于表示个体的法律概念 。公民人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公民人民明晰“公民与人民”具有某国国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和人民的敌人)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法律概念政治性概念,与敌人相对。知识拓展人民公民敌人八、宪法如何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如何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宪 法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 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1)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5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P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指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土地道路、河流、原材料等)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P6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否直接行使国家权力?(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P6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P6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5)宪法还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2024年1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后的第二天,公安等各部门救援力量继续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将1.2万余名群众安全安置在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政府及其周边6处空旷地带。新闻速递实施义务教育探究三: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家书屋开展再就业培训改善民生全民医保思考:以上图片的共同说明什么问题?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九、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幸福生活1.最大的人权:2023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人民幸福是最大的人权,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最大的人权:人民幸福生活。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这是最大的人权工程、最好的人权实践。六、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人权的内容有哪些?人权主体我国公民外国人保护个人保护群体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十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八、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1)行政机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2)监察机关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监察机关依照法律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同时该日期也是国家宪法日,每年国家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2.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 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6.最大的人权是什么?7.我国的宪法原则是什么?8.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9.国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