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1.初步学会探究常见小动物的行为。2.重点:知道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知识点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人物 研究案例 过程方法法布尔 昆虫 以观察为主弗里施 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用颜色卡片进行一系列简单的实验廷伯根 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利用模型进行研究劳伦斯 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使小野雁首先接触到劳伦斯 2.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数十年如一日地观察和研究昆虫,终于写就《 昆虫记 》一书。 3.奥地利学者劳伦斯被称为“ 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 知识点二: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的行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对动物 不能施加 任何外界影响或将影响降低到 最小 ,精确、仔细、真实、反复地观察,认真地记录。 2.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了 不同程度 的外界影响,然后再 观察 研究动物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法。 3.连线,将以下人物与他们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连接起来。( http: / / www.21cnjy.com ) 1.夏天的夜晚,成群的昆虫在灯光下飞舞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常见的现象。到底是我们较容易发现灯光下昆虫的活动,还是昆虫喜欢在光线下活动呢 我们可以利用果蝇来探究一下。(1)提出问题: 果蝇喜欢在光线下活动吗 (2)做出假设: 果蝇喜欢(或不喜欢)在光线下活动 。 (3)制订并实施计划:①假设你用了20只果蝇。你打算把它们分成几组,分别是什么组 两组,每组各10只果蝇;分别是实验组(给予光照)和对照组(不给予光照)。②现有暗室一间,两个开有小玻璃窗的封闭小木箱,窗前有果蝇的食物。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什么 电筒、台灯或其他光源。③你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在暗室中,将两组果蝇分别放入两个木箱内,一组给予光照,另一组不给予光照。 ④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记录的结果如下:记录时间 有灯光照射的木箱窗前停留的果蝇 没有灯光照射的木箱窗前停留的果蝇 不停飞动的果蝇10分钟后 8 1 120分钟后 7 2 130分钟后 9 1 040分钟后 6 2 250分钟后 7 1 2 分析以上记录,你得出的结论是 果蝇喜欢在光线下活动 。 2.活动:探究幼禽的逃避反应。现象:在自然情况下,当天空飞过猛禽时,雏鸡或幼鹅就会惊慌,并向四处逃避。实验步骤:(1)将多种鸟的纸板模型排成一列,悬挂在高处的绳线上(1~11号均头向右侧);(2)让它们逐个地越过幼鹅或小鸡的头顶;( http: / / www.21cnjy.com )(3)观察幼禽的逃避反应(如图所示,有逃避反应的用“+”表示,无反应用“-”表示)。观察结果:有的模型 能引起 反应,有的 不能引起 反应。如将那些不能引起反应的模型(如12号),以尾向前运动,则 引起 幼禽逃避。 结论:幼禽的逃避反应不是根据具体是什么鸟,而只是依据一个物体的 轮廓和形象 。 讨论:如果我们做一个如图所示的12号的模型,由于运动方向的不同,可使小鸡或幼鹅发生逃避反应,或不发生反应,这是为什么 凡能引起幼禽逃避反应的模型,都有一个短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颈和长长的尾,这是猛禽的形象。而长颈短尾是雁类的形象。因为12号模型运动方向不同,导致外形轮廓和形象也不同,从而使小鸡或幼鹅发生不同反应。3.用实验法推究:雄鸟在进入成熟期后都会唱一种本种鸟特有的歌,以显示其性成熟或宣告它拥有的领域,这种行为是先天性的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 (1)提出问题:雄鸟成熟会唱歌属于什么行为 (2)做出假设:雄鸟成熟后会唱歌属于后天学习行为(或雄鸟成熟后会唱歌属于先天性行为)。(3)制订并实施实验:选取两组雄性雏鸟,一组让它们与成鸟生活在一起(有学习机会);另一组单独喂养(没有学习机会)。看它们长大后能不能唱歌。(4)观察实验:单独喂养的雄鸟成熟后不善于唱歌。(5)得出结论:雄鸟成熟后会唱歌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