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习雷锋精神,赶做追“锋”少年——小学3.5学习雷锋主题班会班会背景为了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引导学生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3月1日,在“学雷锋日”到来之际,陕西省西安小学积极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做追‘锋’少年”主题班队会。班会过程导语明天是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今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的第61周年,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雷锋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一种时代的感召,一种伟大的力量,一座不朽的丰碑。(一)了解雷锋“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新时代,雷锋已从一个名字升华成一种标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队员们,你们知道雷锋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吗?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雷锋出身贫寒,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终于在9岁那年迎来了家乡解放,在党和人民的亲切关怀下长大。从那以后,雷锋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将个人追求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1960 年 8 月,部队驻地抚顺突发洪水,雷锋忍着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疼痛,又与战友们冲锋陷阵,在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在危急时刻,他用行动告诉队员们,要勇于奉献,践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雷锋在多个岗位上奋斗过,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努力做到最好。他当农民,成为全县唯一的拖拉机手;当军人,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用“钉子”之志激励队员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小小螺丝钉。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雷锋经常随身带着书、笔和日记本。没有其他工作,他就在驾驶室里看书、学习。雷锋总是把工作作为一种无穷的动力,要钻进去、要吃透它,努力成长为有知识的新一代建设者。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在生活中却省吃俭用。部队每年发两双袜子,雷锋只领一双,而领到的又常常让给别人。他用“君子”之行告诉队员们,要坚持品德为先,重实践轻物质,展现新时代少先队员的风采。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如何来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呢?我的建议是:1、学习雷锋叔叔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许一时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好事,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可以从身边点滴做起。如在校园里,我们可以去主动关掉教室里的“长明灯”;在同学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热心的援手;帮生病请假的同学复习功课;同学犯错时及时提醒;也可以做老师的好帮手:整理桌子、打扫卫生等等。在家里,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端茶、送水、洗碗、扫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学习雷锋叔叔勤俭节约的精神雷锋叔叔的一双袜子缝缝补补穿了三年,衣服也是补了又补。他还钉了一个“节约箱”,把平时捡到的碎铜烂铁都装在里面,修车、修工具时能用上的就用上,尽量为部队节约开支。而我们处于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不能忘记根本,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节约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每一块橡皮。要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的人没有充足的水源,没有富余的粮食,没有像样的学习用具。当我们嫌弃自己的笔记本不够漂亮而弃之不用时,当我们用一张纸只演算几道题或只写几个字就扔进垃圾桶时,请想想那些还在地上写字的孩子们。当我们嫌饭菜不可口而毫不心疼地倒掉,让我们想想那些还饥不择食,食不裹腹的人。我们要勤俭节约,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将雷锋精神落到实处。3、学习雷锋叔叔吃苦耐劳的精神雷锋叔叔出生在贫苦的家庭,从小就非常能吃苦。可是我们许多同学,在学习、生活上碰到一点小难题就怕了,放弃了,不想动脑筋,不想坚持,老是想着大人来帮忙。希望今后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好地锻炼,提升自我。我们乘着和煦的春风,唱起《学习雷锋好榜样》,用实际行动来谱写一曲又一曲春天的赞歌!雷锋的每件事都谈不上惊天动地,但是一件件汇集、一代代传承,铸就了永恒的精神丰碑。队员们,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将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雷锋精神发扬光大。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要“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班会反思本次主题班队会真正将雷锋精神融入到了同学们的血脉深处,不断激励着学生择善而从、积极进取,将“学雷锋”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一代代人的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更大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