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学习目标
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最本质特征、党的性质、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P4)
3.宪法的基本原则?(P5/P8)
4.宪法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P5-6)
5.人权的主体和内容?(P8)
6.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P9-10)
中国近现代先贤们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所采取的探索
1851年-1864年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1861年至1895年
1911年
1921年7月23日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中共一大
1919年
五四运动
1956年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2012年
党的十八大
2021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回首百年奋斗路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78年
改革开放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五四宪法
在中共中央要求下,有关部门组织各方面人士8000余人参加对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提出了5900余条修改意见。
向全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征求全国人民意见,草案一经公布,得到广泛的学习、宣传和讨论,全民参加讨论的有1.5亿多人。
七五宪法
七八宪法
八二宪法
1975年1月8日至10日,召开了党的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
中共中央要求各地方、有关部门采取适当形式征求党内外群众关于修改宪法的意见,并汇报给中央。
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决议,同意中共中央提出的修宪建议和宪法修改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经过全国有代表性的8000多人的广泛讨论以及全民讨论。
1.党的领导地位如何确立的?
①实践依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法律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宪法》第一章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国家性质:
根本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探究:2.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请同学们,阅读宪法第一章第一条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①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目标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
3.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
4.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2023年习总书记的足迹:
2023年4月12日下午,习近平在广东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2023年5月11日上午,习近平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时,同种植户、农技专家亲切交流。
2023年5月12日上午,习近平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考察。
2023年6月7日下午,习近平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
2023年7月5日下午,习近平在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考察。
2023年9月6日下午,习近平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村考察。
2023年9月20日上午,习近平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时,同商户、小企业主代表亲切交流。
2023年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在江西省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考察时,同企业员工亲切交流。
2023年10月11日上午,习近平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考察。
2023年11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考察。
为什么习总书记为什么总是惦念着人民群众?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宪法的基本原则?
在现阶段,我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人民
公民
(1)含义不同:
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
公民的范围更大,公民=人民+本国国籍的敌人
总结:(通俗版区分方式)
①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是中国公民
(不管是在押犯人还是未成年人)。
②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爱国的都是人民。
人民≠公民
公民
敌人
人民
敌人
属政治概念。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多用于国家政权方面。
如:权力,领导享有的权力。
属法律概念。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或行使的利益。与义务相对应。
权力≠权利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宪法确认国家性质
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阅读:宪法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土地、矿产、厂房、机器设备、原料等)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
保证了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6.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
人大代表
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
代表人民行使
代表人民行使
属于
间接
间接
阅读教材p5-6“探究分享”内容,说说
(1)四幅图片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结合图片说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否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少数情况,如人民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直接行使
大多数情况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6.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6.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第一章 总纲
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国家加强武装力量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增强国防力量。
……
6.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P5-P6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目的: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要求: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
什么是人权?
人权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它不分种族、性别、性倾向、国籍、族裔、语言、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地位。
实施义务教育
受教育权
提供营养午餐
生命健康权
开办农村书屋
文化权利
开展再就业培训
劳动权
以下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受什么权利?
最大的人权:人民幸福生活。
思考:3.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2)内容
既包括
平等权
人身权利
政治权利
也包括
财产权
劳动权
受教育权
既包括
我国公民
也包括
外国人
不仅
保护个人

保护群体
(1)主体
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
(2)行政机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执法)
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
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28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
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传)
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笔记区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