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蔬菜生产的类型 课件(共28张PPT)- 《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北理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 蔬菜生产的类型 课件(共28张PPT)- 《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北理工版)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3章 蔬菜生产的设施类型
3.1 蔬菜生产设施主要类型
3.2 塑料大棚的类型与建造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返回
3.1 蔬菜生产设施主要类型
蔬菜生产设施有很多类型,按照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分为:风障畦、地膜覆盖、阳畦、改良阳畦、温床塑料薄膜小棚、中棚、大棚以及日光温室、现代化温室等。此外,还有夏季保护设施遮阳网、防雨棚和防虫网。
返回
3.2 塑料大棚的类型与建造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环境复杂,各地的塑料大棚类型各式各样,分类形式也多种多样,在生产中最常见的是用结构材料进行分类,主要有简易竹木结构塑料大棚、悬梁吊柱竹木拱架塑料大棚、焊接钢结构塑料大棚、钢筋混凝土骨架塑料大棚、镀锌钢管装配式塑料大棚几种形式。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日光温室主要有琴弦式日光温室、圆拱式日光温室、改良式琴弦式日光温室、砖墙钢结构日光温室和竹木钢架下沉式日光温室等。日光温室主要由围护墙体、后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组成,简称日光温室的“三要素”。后屋面主要起保温作用,围护墙体则既是承力构件,又是保温材料。前屋面是温室的全部采光面,温室所有自然能量的获得都要依靠前屋面。
温室内可设置一些加热、降温、补光、遮光设备,使其具有较灵活的调节控制室内光照、空气和土壤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条件的能力,成为当今重要的蔬菜生产保护设施之一。
下一页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3.3.1 琴弦式日光温室
前屋面每3米设一桁架,桁架用木杆或用25毫米钢管,用直径为14毫米钢筋作下弦,用直径10毫米钢筋作拉花。在桁架上按30~40厘米间距,东西拉8号铁线,铁线东西两端固定在山墙外基部,以提高前屋面强度,铁线上拱架间每隔75厘米固定一道细竹竿,上面覆盖薄膜,膜上再压细竹竿,与膜下细竹竿用细铁丝捆绑在一起。盖双层草苫。跨度7.0~7.1米,高2.8~3.1米,后墙高1.8~2.3米,用土或石头垒墙加培土制成,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以砖砌墙。
近年来温室垒墙又出现了用使用过的编织袋装土块速垒墙的做法。这种温室一般跨度为7.5~9米,温室空间大,光照充足,保温性能好,且投资少,操作便利,效益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3.3.2 圆拱式日光温室
圆拱式日光温室是从一面坡温室和北京改良温室演变而来。20世纪70年代木材和玻璃短缺,前屋面改竹片或钢架作拱杆,以塑料薄膜代替玻璃,屋面构型改一面坡和两折式为圆拱形。温室跨度多为6~12米,脊高3.0~4.5米,后屋面水平投影1.3~1.4米。这种温室在北纬40°以上地区最普遍。
3.3.3 其他几种常见的温室
①改良式琴弦式日光温室 跨度8~9米,后墙用挖土机制成,下底4米,上底2米,脊高3.3~4.5米,拱杆采用网状铁丝分布,四道拉杆,立柱采取10×10混凝土,或没有立柱。冬季温度较高,夜间一般10℃~1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②砖墙钢结构日光温室 跨度9米,后墙用10米红砖墙,脊高3.3~3.6米,拱杆钢结构桁架,间距0.8米,三道拉杆,无立柱,冬季温度较高,夜间一般8℃~10℃。
③竹木钢架下沉式日光温室 从山东引进的温室类型(图3-26),跨度8.5~10米,后墙用挖土机制成,下底4米,上底2.5米,脊高3.3~4.5米,拱杆采用钢架,间距4米,钢架中间三道竹竿,四道拉杆,立柱采取10×10混凝土,冬季温度高,夜间一般10℃~1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3.3.4 日光温室的建造
1.选地规划
选地具备的条件:地形开阔,东、南、西三面无高大树木、建筑物或山坡遮阳。地下水位低,土壤要疏松肥沃,无盐碱化和其他污染。供电、供水便利,道路畅通。
2.施工时间
土壤解冻后,雨季来临前,或者雨季过后,封冻前15~20天建造完毕,以春季建造最为适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3.墙体建造
(1)机建土墙 建设时用一台挖掘机和一台链轨推土机配合施工。墙体施工前按规划定点放线,墙基按6米宽放线,挖土的地方按4.5~5米宽放线,首先清理地基,露出湿土层,碾压结实,然后用挖掘机在墙基南侧线外4.5~5米范围内取土,堆至线内,每层上土0.4~0.5米,用推土机平整压实,要求分5~6层上土,墙高达到2.2米(相对原地面),然后用挖掘机切削出后墙,后墙面切削时
应注意墙面不可垂直,应有一定斜度,一般墙底脚比墙顶沿向南宽出约30~50厘米,以防止墙体滑坡、垮塌。建成的墙体,要求底宽4.0~4.5米,上宽2~2.5米,距原地面2.2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2)土板墙 建前先挖1.5米宽、深0.3~0.4米的地槽,用夯打实。然后用土筑成底宽1.5米、上宽1.2米的土板墙。
(3)砖砌墙 日光温室砖砌墙高度一般为1.8~2.2米,不宜低于1.6米。沿着温室延长方向划线。后墙砖石墙基础最好是用砖或石头砌0.5米高,这样可有效地抗伏雨淋冲水泡,延长温室的使用寿命。内层砖墙24~100厘米,中间保温夹层12~30厘米,外层砖墙厚12厘米。保温夹层可填充珍珠岩、炉灰渣等,如图3-27所示。
4.温室内地面平整、浇水、沉实
在日光温室墙体建成之后,首先应及时平整温室内地面,然后浇大水,利用大水沉实温室的地面,特别是温室前墙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5.拱架及后坡
温室骨架可采用钢管骨架、氧化镁骨架及竹木结构骨架。对于竹木结构骨架,拱架采用直径3~4厘米的竹架或4~5厘米宽的厚竹片制成,竹竿长5米,竹片长6米,间隔0.8米左右。设两排前柱,每隔3.3米一根,支在悬梁上。悬梁与每个拱架之间安装约15厘米长的吊柱,把拱架支起固定,这种结构称为悬梁吊柱。悬梁选8厘米粗、3.5米长的硬杂木。中柱支撑在后坡前部,应选用粗10厘米以上、长2.5米以上的硬杂木,每隔3.3米一根,与前柱在一个平面上。
钢管骨架前后墙体的水平高度和垂直距离符合温室拱架安装要求。建造后梁的同时要预设两排埋件,前排埋件距梁前沿15厘米,间距与拱架间距相一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后排埋件距前排埋件15厘米,埋放在前排两个埋件的中线上。每1.0~1.2米设一道拱架,在温室拱架前、后坡面距屋脊50厘米处下弦各横拉一道35毫米的钢绞线,用紧线器绷紧后两端用锚石坠住,并用卡子固定在下弦上,此外,用直径14毫米的钢筋在拱架前后屋面上设置8道拉筋,并用锚石固定在山墙外侧,增强拱架的整体抗压能力。
温室后坡长1.6~1.8米,钢拱架的后坡可用木板,也可用石棉瓦做笆板,然后在笆板上放聚苯板或草苫,再铺一层炉渣,最上层抹水泥或抹2~3厘米厚草泥进行防水处理。后坡与水平面夹角称后坡仰角,一般为35°~45°,不宜小于30°,坡长1.7米左右为好。后坡第一层是硬杂木搭在中柱与后墙上,称柁木,数量同中柱。用材选粗12厘米、长大于2米(比后坡长度长0.4米左右)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柁木上边有4道粗10厘米、长度不小于3.5米的檩木,檩子上勒箔,可用玉米秸、秫秸等,箔上边抹两遍扬脚泥。抹第二遍时铺一层废旧塑料。扬脚泥上放一层荛,再抹泥或培土,还可铺整捆玉米秸、稻草等,总厚度达0.6米以上。
6.防寒沟及缓冲间
防寒沟可以阻隔温室内土壤热量向外传导散失。在日光温室前屋脚角下挖深0.5~0.8米,宽0.3~0.4米的防寒沟,沟顶四周盖旧地膜再覆土踏实铺上旧薄膜,内填麦草、聚苯板等保温隔热材料。
在温室外侧面修建缓冲间,在侧墙上挖一个高1.6米,宽80厘米的门洞,装上门框。外修宽1.5米,长4米供放农具的缓冲间,缓冲间的门应朝南方向,和温室的门在不同的方位上,防止寒风直接吹入温室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3 日光温室的类型与建造
7.扣棚膜
扣棚膜时,最好采用三幅,上幅宽2米,中间幅宽5~7米(依温室跨度而定),下幅宽1.5米,每块膜的一边要粘合宽20厘米的加强固定带,中间夹一根绳子。为防止雨雪水顺棚膜面流入棚内,上棚膜时应上幅压下幅叠压搭接,上下叠压搭接20厘米。在生产上用扒缝放风。扣棚时要求棚膜要绷紧压实,上部薄膜外边固定在温室后坡上,下部棚膜底边用土压在前屋角下。每个拱架之间用压膜线压紧,压膜线固定在地锚上。
上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3.4.1 地膜覆盖
(1)塑料地膜种类
现在蔬菜生产上以无色透明的聚乙烯地膜为主,有色地膜为辅,通用的厚度为0.015~0.03毫米,超薄地膜厚度为0.003~0.006毫米。
无色透明地膜透光率高,覆盖后除有保湿作用外,土壤增温效果好,早春可使耕层土壤温度提高2℃~4℃,但此地膜下易生杂草,覆盖地膜前,畦面上要喷洒适宜的除草剂。
黑色地膜可见光透过率低(10%以下),覆盖黑色地膜膜下因缺光杂草不能生长,所以防杂草效果良好。但土壤增温效果低于无色透明地膜(2℃左右),适宜以保湿除草为主的情况下选用。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银灰色反光地膜具有隔热和较强的反光作用,覆盖地面后土壤增温效果低于无色透明地膜。其优点是可提高植株下部的光照强度,并且具有驱避蚜虫减轻病毒病的作用,适宜在高温季节选用。
(2)地膜覆盖形式
①平畦覆盖
畦宽无一定规格,畦长根据需要而定,把地膜直接覆盖床面,除在保护地内进行短期临时覆盖外,无论露地或保护地内均要把地膜张紧,周边用土压牢,提高覆膜效果。
这种覆盖方式操作简便,好盖易揭,尤其适合播种床的覆盖,地膜可多次运用,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用于蔬菜育苗时,覆盖在播种后的床面上,有保湿增温、促进种子发芽、避免种子“戴帽”出土的作用。
②高畦覆盖
高畦覆盖主要用于冬春低温季节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这种覆盖方式畦面成弧形,畦宽60~70厘米,高10~15厘米,高畦间距一般为40~70厘米。地膜紧贴地面,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作用,尤其土壤增温比平畦覆盖高1℃~2℃,并且膜下高温具有杀死嫩草芽,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可在作畦时于高畦中央位置开沟浇水,畦面上覆盖地膜,周边用土压牢,浇水时采用膜下暗灌方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③沟畦覆盖
在施底肥后,将地面耙碎整平,作宽45~60厘米、深15~20厘米的沟畦,间距根据栽植蔬菜种类掌握在40~60厘米。在沟畦内定植2行蔬菜。沟畦较窄时可直接覆盖地膜,沟畦较宽时也可用竹竿插拱架后覆盖地膜,但要在膜上用压杆或压膜绳将膜固定。
这种覆盖方式比高畦覆盖效果好,晚霜过后根据秧苗大小逐渐将苗引出膜外,将膜落地盖在地面上。
3.4.2 中、小型塑料拱棚
中小塑料拱棚是全国各地普遍应用的简易保护地设施,主要用于春提早、秋延后及防雨蔬菜栽培,也可用于春秋蔬菜育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1.小拱棚覆盖类型及建造方法
以竹片、竹竿、钢筋或特制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等材料弯成高度小于1.5米的圆拱形骨架,并在圆拱形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的栽培设施称为塑料小拱棚,结构简单,投资少。小拱棚一般用于春提早、秋延后露地蔬菜的栽培。由于小棚可以采用草苫防寒,因而与大棚相比,早春可以提前栽培,晚秋可以延后栽培。
小拱棚也可以用于早春蔬菜育苗,也可与大棚或日光温室配合使用,进行蔬菜育苗或栽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2.中拱棚覆盖形式及建造方法
通常把跨度在4~6米、棚高1.5~1.8米的称为中棚,就面积和空间而言,比小棚稍大,比大棚稍小,是小棚和大棚的中间类型,人可在棚内作业,并可覆盖草苫。中棚有竹木结构、钢管或钢筋结构、钢竹混合结构,有设1~2排支柱的,也有无支柱的,面积多为66.7~133平方米。中棚的结构、建造近似于大棚,详细建造和使用参照第三章第二节塑料大棚的类型与建造。
由于中型拱棚空间比小拱棚大,比大棚小,因此环境条件介于两者之间。昼夜温度变化较小,但不如大棚稳定,冻害、冷害在早春和晚秋时间仍容易发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主要用于蔬菜春提前栽培或者春季育苗。
3.4.3 遮阳网
遮阳网又称遮光网,是近10余年来推广的一种最新型的农、渔、牧业、防风、盖土等专用的保护覆盖材料。夏季覆盖后起到一种挡光、挡雨、保湿、降温的作用。冬春季覆盖后还有一定的保温增湿作用。遮阳网是采用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PB、PVC、回收料、全新料、聚乙丙等为原材料,经拉丝编织而成的塑料网,经紫外线稳定剂及防氧化处理,具有抗拉力强、耐老化、耐腐蚀、耐辐射、轻便等特点,是继农膜之后又一重要新型覆盖材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遮阳网覆盖栽培在南方发展较快,近几年北方地区将遮阳网与大棚结合起来,对大棚蔬菜夏季早秋的育苗及栽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遮阳网有黑、银灰、白、黑绿等颜色,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35%~65%的黑网和65%的银灰网。
遮阳网的作用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遮强光,降高温,一般遮光率可达35%~75%,伴随着显著的降温效果;二是防暴雨,抗雹灾;三是减少蒸发,保墒防旱;四是保温、防寒、防霜冻,根据试验,冬春季节夜间覆盖可比露地提高气温1℃~2.8℃;五是避害虫,防病害,利用银灰色遮阳网覆盖,避蚜效果为88.8%~100%,防病效果为88.9%~95.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1.遮阳网的覆盖形式
(1)浮面覆盖
用遮阳网直接覆盖在地面或植株上的覆盖形式。此方法在南方可以周年使用,北方多在夏季使用,主要用于蔬菜自播种至出苗期的覆盖,出苗后揭开遮阳网。
(2)矮平棚覆盖
在华南地区应用普遍。矮平棚有一定的高度,早晚阳光都能斜射畦面,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减少徒长现象,且能防止中午强光、高温和暴雨的侵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3)拱棚覆盖
指利用中小拱棚的骨架作支撑物,在其上覆盖遮阳网的覆盖方式。主要用于育苗、移栽、秋菜提前栽培或反季节栽培等,是夏秋高温季节蔬菜栽培中比较好的一种覆盖方式。
(4)大棚覆盖
利用水泥、钢材等为骨架材料搭棚覆盖遮阳网或在塑料薄膜大棚上覆盖遮阳网的方式。主要用于育苗、夏秋季蔬菜延后或早熟栽培,也可用于生育期较短的喜凉叶菜的全生育期覆盖。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2.遮阳网在大棚上的应用
(1)夏季蔬菜育苗
主要有甘蓝、花椰菜、芹菜、莴笋和其他秋季蔬菜等。用遮阳网覆盖代替苇帘覆盖进行夏季育苗,可达到出苗早、成苗率高的效果,一般成苗率可提高40%,种苗质量提高50%。
(2)早秋蔬菜栽培
可减轻病害,提早播种。对早秋定植的蔬菜在定植后覆盖遮阳网可起到遮光、保墒、缩短缓苗期,加速缓苗的效果。秋蔬菜盖网的发病率为2%~10%,不盖的达23%。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3.覆盖遮阳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播种到出苗前进行浮面覆盖,不需进行揭网管理,但必须注意在出苗后及时于傍晚揭网。移苗、定植后至缓苗前也可进行浮面覆盖,但应进行日盖夜揭管理。
(2)出苗及缓苗后应进行棚架覆盖。
(3)春种夏收的蔬菜定植后可进行防霜覆盖,在小拱棚或大拱棚内的小拱棚上均可覆盖,如果在薄膜覆盖的小拱棚上再盖遮阳网,防霜效果更好,但应进行日揭夜盖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4 其他简易设施的类型与建造
(4)黑色遮阳网覆盖后应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蔬菜不同生育时期严格进行揭网与盖网管理,适宜短期性覆盖。白色网适于进行全生育期的覆盖,白色网对蔬菜品种和生育期要求不严。
(5)夏季覆盖主要在晴天中午,早晚及阴天可以揭除。晴天一般从上午9时盖网,下午3时揭网。
(6)冬季覆盖主要在晚上,白天应该揭网,傍晚及寒流来时盖网。
上一页
返回
图 3 - 27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