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小白菜生产 课件(共21张PPT)- 《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机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6小白菜生产 课件(共21张PPT)- 《蔬菜生产技术》同步教学(机工版)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 任务实施的专业知识
小白菜,别名油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柔嫩多汁的叶片为产品。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1.根
根系分布较浅,侧根较多,再生能力强,主要分布在15cm以内土层,较耐移栽。
2.茎
营养生长期茎短缩,直径为1~3cm,植株过密或遇高温时短缩茎伸长,生殖生长期抽生花茎,高80cm左右。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3.叶
营养生长期的叶有叶柄,着生于短缩茎上,为主要食用部分,花茎上的叶无叶柄。莲座叶丛塌地或半直立、直立,叶柄肥厚,白、绿白或浅绿色;叶片形状圆、卵圆、倒卵圆等,全缘或波状、锯齿状,表面光滑或皱褶,叶色浅绿、绿色或深绿色。
4.花
十字形花冠,总状花序,黄色,异花授粉,虫媒花,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
5.果实和种子
长角果,每果有种子20粒左右,成熟时易开裂。种子近圆形,褐色、红褐色或黄褐色,千粒重1.5~2.2g。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小白菜喜冷凉环境条件,耐寒力较强,不耐热。种子发芽适温20~25℃,生长适温18~20℃,能耐-3~-2℃低温,经锻炼的幼苗能忍受-8~-6℃低温,在华中地区可以露地越冬。种子萌动后,2~10℃约10d可通过春化。
2.光照
要求中等强度的光照。光照过弱,植株生长不良,叶小,叶柄细;光照过强,品质变劣。
3.水分
小白菜为湿润性蔬菜,根系浅,喜湿不耐涝,对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湿度要求较高。若干旱,生长不良,植株矮小,纤维素含量增加。
4.土壤和营养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整个营养生长期需氮肥较多,也需适量的磷钾肥。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二、品种类型和优良品种
小白菜分为秋冬小白菜、春小白菜和夏小白菜等。
(一)秋冬小白菜
我国南方广泛栽培,品种多。其耐寒力弱,易抽薹,植株直立或束腰。依叶柄色泽分为白梗类型及青梗类型。秋冬小白菜如图10-5a所示。
1.白梗类型
(1)长梗小白菜 适合腌制加工,优良品种有南京高桩、常州长白梗、花叶高脚白菜等。
(2)短梗小白菜 叶柄肥厚,品质柔嫩,以鲜食为主。优良品种有南京矮杂2号、矮杂3号、矮抗1号、上海冬常青、浙江临海青菜等。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2.青梗类型
多为矮桩型品种,叶柄匙状,肥厚、柔嫩,可供鲜食,优良品种有上海小叶青和矮抗青、杭州油冬儿、苏州青等。
图10-5 小白菜的品种类型
a)秋冬小白菜 b)春小白菜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二)春小白菜
春小白菜如图10-5b所示。植株多开展,少数直立或束腰。耐寒性强,抽薹迟,丰产,优良品种有杭州晚油冬儿、蚕白菜,上海三月慢、上海四月慢、上海五月慢等。
(三)夏小白菜
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又称为“火白菜”、伏菜,耐热,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优良品种有杭州火白菜、上海火白菜、广东黑叶17号、南京矮杂1号、扬州花叶大菜等。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三、栽培季节与茬口安排
小白菜生长迅速,生育期短,长江以南地区可选择适宜品种排开播种、周年供应;北方地区结合不同栽培设施也可周年生产。小白菜可单作,也可与果树、大田作物、瓜类、豆类等进行间作、混作与套作。栽培上一般分为三季。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一)秋冬小白菜
此茬为最主要的生产季节,以采收成株为主。江淮中下游在8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分期播种,分批定植,苗龄为20~25d左右,陆续采收供应,至翌春2月份抽薹开花为止。如武汉、南京的矮脚黄,上海四月慢、五月慢,杭州的早油冬,广州的江门白菜和佛山乌叶等。
(二)春小白菜
此茬生产的小白菜有“大菜”和“菜秧”之分。大菜是在前一年晚秋播种,以小苗越冬,次春收获成株供应,适宜播期在黄淮地区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江淮中下游地区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华南地区可延至12月下旬至翌年3月。菜秧则是当年早春播种,采收幼嫩植株供食,其供应期为4~5月份。
(三)夏小白菜
土壤解冻后气温升至10℃以上后均可播种,黄河流域在3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均可播种;北方自5月上旬至8月上旬随时可以播种,播后20~30d收获幼嫩的植株上市。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 任务实施的生产操作
一、夏季小白菜生产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热、品质优良的早、中熟品种,如高脚白、上海青等。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二)整地施肥
选择无污染、水源近、灌溉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种植。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整细整平地面,做成宽1.2~1.5m的平畦。
小白菜整地做畦技能训练评价表见表10-8。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三)播种
一般在5~8月分期分批播种,均匀撒播,播后盖细土0.5~1cm,耧平压实。提前采收的宜密植,延迟采收的宜稀植。
(四)田间管理
出苗后3~4d进行第1次间苗,苗间距2~3cm;当幼苗长有4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苗间距4~5cm。播种后及时浇水,保证齐苗、壮苗。夏季需水量大,应在早晚经常浇水。视小白菜的长势追肥1~2次,追肥应选用速效氮肥,每隔7~10d施1次,采收前10d停止追肥。播种后及定植后用遮阳网或防虫网覆盖,可改善小白菜的品质,减少虫害发生。
(五)采收
一般在播后20~30d,生长出5~10片叶时即可采收上市。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二、冬春季小白菜生产
(一)品种选择
选择耐抽薹、耐寒、品质好的品种,如上海青、春月、春绿等品种。
(二)整地播种
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地块,整地前20d扣大棚膜,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kg,优质三元素复合肥20kg,做成2m宽的平畦,整平耙细。播种前先浇足底水,然后撒籽,细土盖籽,以种子不露为度,上面覆盖地膜,出苗后揭去地膜。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三)温度与水分管理
冬季以保温为主,大棚温度不超过25℃。中午大棚温度超过30℃时应放风透气。冬季小白菜应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浇水。如遇-2℃以下寒潮,应浇水或加盖塑料薄膜,以防冻保温。
(四)采收
可一次性采收,也可分批采收。分批采收的适当加大播种量,第1次采收小白菜高度10cm,拔大留小,采收后追施化肥;10~20d后第2次采收,高度15cm。冬季和早春应选择上午或下午温度较高时采收,晚春应选择早晚温度较低时采收。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三、春小白菜无公害生产
(一)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和耐抽薹品种,如高脚白、矮脚白等。
(二)选地作畦
选择向阳高燥的疏松肥沃土壤,采取窄畦深沟栽培,畦宽1.5m,要求畦面平整。
(三)播种定植
春白菜多以幼苗上市。播种后用腐熟有机肥覆盖,以后视天气和畦面干湿情况决定浇水。栽幼苗时,苗龄15~25d,行距16cm,株距6~10cm。
(四)中耕追肥
南方春天多雨,应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北方春天干旱,应及时浇水。定植后,每3~4d追施1次粪肥或沼液。晴天,追肥次数要勤,浓度宜小;雨后,追肥次数要减少,浓度可适当加大。采收前7d以上停施粪水,视天气和缺肥情况改浇清水或施少量尿素或碳铵。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四、秋冬小白菜生产
(一)品种选择
在南方地区适于秋冬栽培的品种甚多,有大量的地方品种和杂交一代种。新优杂交品种主要有广东的17号白菜、常州的青抗一号、江苏的青优4号、南京的矮杂1号等。
(二)播种
秋季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10月播种,早播者40d可采收,迟播者50~60d采收。一般每667m2播种0.5~1.5kg,为撒播均匀,可加入种子重量100倍的细土,充分混匀后再行播种。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在4~5片真叶时定苗,株距5cm左右。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三)肥水管理
鲜食小白菜生长期短,可不施基肥,而腌渍品种生长期较长,要求每667m2施农家肥2000~3000kg作基肥,保证生长期间养分持续供给。如遇高温干旱,要勤施清粪水或沼液。
(四)采收
小白菜的采收期由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消费需要而定。鲜食小白菜在6~7片叶,成苗后达到一定的经济产量即可分批陆续采收;腌白菜在初霜前后采收。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 叶菜类蔬菜主要的病虫害
叶菜类蔬菜主要病害有霜霜病、芹菜叶斑病、芹菜软腐病、小白菜花叶病等;虫害主要有潜叶蝇等。生产上应选用耐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合理密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或用药剂进行常规防治。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练习与思考
1.参与不同茬口叶菜类蔬菜栽培生产的全过程,写出技术报告,并根据操作体验,总结出经验和创新的技术。
2.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叶菜类蔬菜主要栽培方式和栽培品种及其特性,填入表10-9,并分析生产效果,总结栽培经验和措施。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3.进行小白菜、芫荽、茼蒿的播种和水肥管理,操作结束后,写出技术报告,并根据操作体验总结出应注意的事项。
4.进行菠菜播种前种子处理和播种生产,记录播种、发芽、生长情况,填表10-10,并进行分析总结。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5.进行秋季栽培莴苣、芹菜、菠菜等种子播种前处理和播种生产,比较各种蔬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填表10-11。
任务六 小白菜生产
6.参与菠菜栽培生产全过程,写出技术报告,总结出菠菜幼苗安全越冬的经验和创新技术。
7.观察芹菜根、茎、叶和叶柄的形态特征,比较空心芹菜和实心芹菜叶柄结构的差异。
8.观察菠菜根、茎、叶和叶柄的形态特征,比较圆叶菠菜和尖叶菠菜叶片的形态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