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21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动画视频:一分钟带你了解宪法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2.1坚持依宪治国
自学导航
1.宪法的基本构成、本质、内容?
2.怎样理解“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
3.怎样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根本的活动准则
最高的法律效力

根本的活动准则
自读课本20-21页,划出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主要内容,并做好标注。
宪法的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宪法的本质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主要内容
探究一:我来说宪法
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1954年宪法
1975年宪法
1978年宪法
1982年宪法
时间:
1954年9月20日,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2004年宪法修正案
1999年宪法修正案
1993年宪法修正案
1988年宪法修正案
时间: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时间: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时间: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现行宪法
2018年宪法修正案草案
时间:2018年3月11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结合P21探究与分享,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探究二:宪法权威我维护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宣誓仪式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增强法治意识。
宪法宣誓
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
③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2、为什么要维护宪法的权威
思考: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谁来维护宪法权威?
习总书记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维护宪法权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至少32名中管干部落马,至少37名中管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涉及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等国务院组成部门,以及国家发改委管理的国家局,比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涉及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联通、中储粮、中国人寿保险(集团)重要的国企、央企等。
2022打虎成绩单
根据材料谈谈你的启示?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3、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受教育权利 《未成年人保护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工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工读学校应当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民法总则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情境三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及联系
从内容上看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思考:从表格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一些规定,宪法和其他法律有什么关系。
刑法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情境三
思考:为什么这些法律的制定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了什么?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及联系
思考:为什么这些法律的制定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了什么?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及联系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
宪法=义务教育法+环境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
×
×
宪 法 其他法律
制 定
修 改
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大通过。
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才可以提出议案;
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才能通过。
全国人大主席团、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都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
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情境三
宪 法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法规
法律
母法
子法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根本的
活动准则
最高的
法律效力
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③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
法律效力;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根本法
坚持依宪治国——课堂小结
why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对一切法律
一、选择题
( )1.右图是宪法的构成图。下列对①②③④相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①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B.②宪法对受教育权利作出了
具体的规定
C.③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D.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B
课堂训练
( )2.右图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表明
A.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公民要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C.宪法是任何公民、国家机关根本的活动准则
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
( )3.修改宪法必须依法按程序进行。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程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通过 ②党中央召开中央全会讨论宪法修改问题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讨论,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④党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②一①  D.①→③→②→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