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11.5 机械效率(第2课时)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内容总览课标要求01学习目标02探究新知03典例分析04课堂总结05当堂检测06目录2022新课标要求3.2.3 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途径。学习目标1 学会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2 知道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3 知道如何提高简单机械的效率。新知导入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本节课学习如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新知导入1、直接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和使用滑轮提升物体做的功相等吗?若不相等,哪个大? 不相等,使用滑轮组时做的功多。2、你能找出做功不等的原因吗?动滑轮的自重、绳重及摩擦的存在3、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要对动滑轮做功了吗?做功了4、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对动滑轮不做功行不行?不行思考:探索新知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是 .(2)实验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和 .(3)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4)在测量绳端拉力时,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 上升.物重G拉力F物体上升的高度h绳端移动的距离s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竖直匀速一、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探索新知实验视频探索新知序 号 钩码重 G/N 上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子移动 距离s/m 有用功Gh/J 总功Fs/J 机械效率 1 1.0 0.06 0.6 0.182 1.5 0.05 0.7 0.153 2.0 0.06 0.8 0.180.060.10855.6%0.0750.10571.4%0.120.14483.3%从表格中,你能初步得到什么结论?由此提出一个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结论一:动滑轮重力相同时,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滑组轮的机械效率越高数据处理:探索新知1、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2、如图,物体重8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二、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60J (2)100J (3)60%(1)160J (2)200J (3)80%典例分析1、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G动有关。2、如图,物体重30N,G动=3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轻,机械效率越高。(1)60J (2)100J (3)60%(1)60J (2)120J (3)50%二、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典例分析1、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2、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若滑轮有摩擦,用力F仍将物体匀速提升2m,则有用功_____、总功_____,机械效率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摩擦越小,机械效率越高。(1)60J (2)100J (3)60%不变变大变小二、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典例分析1、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高度无关。2、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3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1)60J (2)100J (3)60%(1)90J (2)150J (3)60%二、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典例分析1、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绕法无关。2、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 ,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1)60J (2)100J (3)60%(1)60J (2)100J (3)60%二、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典例分析二、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无关。G物G动摩擦提升高度h绕法n探索新知三、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探索新知3、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1)、增加物体重(2)、减小动滑轮重(3)、减小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增大有用功减小额外功典例分析例1、如图,在转轴部位加润滑油后,用它把同一重物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比加润滑油前,有用功______,总功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变变小变大典例分析例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下述几种方法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是(不计摩擦和绳重)( )A.改变绳子的缠绕方法B.增加重物提升高度C.减少重物提升高度D.增加重物的质量D典例分析例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小军同学要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来验证的猜想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 )A.被提升物体质量有关B.动滑轮的个数有关C.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有关D.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A典例分析例4.甲、乙两位工人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式,将同样重的一袋沙子提到高处,滑轮的重力小于沙子的重力,不计摩擦阻力和绳子的重力,___工人用力较小,两人所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ηA __ηB(填“>”“=”或“<”)乙>典例分析例5、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装置如图 示:(1)、分析数据,可知实验1是用_____ 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____ 图做的实验,次 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距离h(m) 拉力F(N) 绳子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1 4 0.1 1.8 0.3 74℅2 4 0.1 1.4 0.5 57℅3 6 0.1 2.4 0.3 83℅甲乙(2)、比较实验1、2结论是: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机械效率越____(3)、比较实验1、3结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小增加物重课堂总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无关。3、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1)增加物体重(2)减小动滑轮重(3)减小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物G动摩擦提升高度h绕法n当堂检测1. 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同一重物到同样的高度时,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都一样A当堂检测2、 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如果用它们将同一重物都提升1.5m,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滑轮组拉力大,它的机械效率低B.乙滑轮组省力,所以它的机械效率高C.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C当堂检测3、如图所示,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他两次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__ F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η甲 ______ η乙.(选填“>”,“=”或“<”)<<当堂检测4.如图所示,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l,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Wl=W2 ηl=η2B.W1=W2 ηl<η2W1η2W1>W2 ηl<η2c当堂检测5.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1 2 10 0.9 30 74.10%2 4 10 1.6 30 83.30%3 4 10 1.0 50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方向______提升重物。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2)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所做的额外功将______(增大/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3)比较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甲乙0.480%增大减小匀速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5 机械效率(第2课时) 学案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够测量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2.知道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3.知道怎样提高简单机械的效率。【探究新知】一.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是 .(2)实验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 和 .(3)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4)在测量绳端拉力时,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 上升.(二)进行实验:(观看实验视频)(三)数据处理:序号 钩码重G/N 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绳子移动距离s/m 有用功Gh/J 总功Fs/J 机械效率 1 1.0 0.06 0.6 0.182 1.5 0.05 0.7 0.153 2.0 0.06 0.8 0.181.将表格中所缺的数据补充完整。2.从表格中,你能初步得到什么结论?由此提出一个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方法.二.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2.如图,物体重8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结论一:比较第1题和第2题可知,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时,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越高。3.如图,物体重30N,G动=3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结论二:比较第1题和第3题可知,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用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物体时,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越高。4.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若滑轮有摩擦,用力F仍将物体匀速提升2m,则有用功_____、总功_____,机械效率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结论三:比较第1题和第4题可知,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时,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越高。5.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3m,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结论三:比较第1题和第5题可知,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无关。6.如图,物体重30N,G动=20N,用力F将物体匀速提升2m ,不计绳重与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机械效率。结论:比较第1题和第6题可知,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典例分析】例1.如图,在转轴部位加润滑油后,用它把同一重物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比加润滑油前,有用功______,总功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下述几种方法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的是(不计摩擦和绳重)( )A.改变绳子的缠绕方法B.增加重物提升高度C.减少重物提升高度D.增加重物的质量例3.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小军同学要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来验证的猜想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 )A.被提升物体质量有关B.动滑轮的个数有关C.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有关D.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例4.甲、乙两位工人分别用如图所示的A,B两种方式,将同样重的一袋沙子提到高处,滑轮的重力小于沙子的重力,不计摩擦阻力和绳子的重力,___工人用力较小,两人所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ηA __ηB(填“>”“=”或“<”)【当堂检测】1.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同一重物到同样的高度时,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都一样2.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甲、乙两滑轮组,如果用它们将同一重物都提升1.5m,在不计摩擦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滑轮组拉力大,它的机械效率低 B.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C.乙滑轮组省力,所以它的机械效率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图所示,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他两次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__ F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η甲 ______ η乙.(选填“>”,“=”或“<”)4.如图所示,小冯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l,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Wl=W2 ηl=η2 B.W1=W2 ηl<η2C.W1η2 D.W1>W2 ηl<η25.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cm 机械效率η1 2 10 0.9 30 74.10%2 4 10 1.6 30 83.30%3 4 10 1.0 50(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方向______提升重物。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2)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所做的额外功将______(增大/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3)比较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11.5 机械效率(第2课时) 课后作业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1.工人用滑轮组把一箱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在滑轮组上加润滑油后,机械效率提高了,做的( )A.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 D.有用功减小,总功减小2.如图所示,快递小哥为了把较重的货物装入运输车,用同样的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方式提升货物。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方式绳子上拉力之比为1:2B.甲、乙两种方式都能改变力的方向C.甲、乙两种方式做的有用功相等D.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不相等3.用四个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分别将相同的货物提起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以及各种摩擦,则( )A.甲滑轮组拉力做的有用功多B.乙滑轮组拉力做的总功多C.甲滑轮组较省力,两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同D.甲滑轮组较省力,甲滑轮组机械效率高4.如图,两个由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用同样大小的拉力F把甲、乙两个物体以相同速度匀速提升。m甲、m乙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P甲、P乙分别为拉力做功功率,η甲、η乙分别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甲>m乙;P甲=P乙;η甲>η乙B.m甲=m乙;P甲=P乙;η甲=η乙C.m甲>m乙;P甲>P乙;η甲>η乙D.m甲=m乙;P甲>P乙;η甲=η乙5.如图是一种升降晾衣架的结构简图,转动摇柄即可实现晾衣架的升降,在图中有 个滑轮属于定滑轮,如果转动摇柄使绳端移动2m,则衣架将上升 m。忽略绳重和摩擦,若增加晾晒的衣服,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 6 3 2.5 92 6 5 2.5 173 6 8 2.5 24(1)实验过程中,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若小明在实验中加速向上提升重物,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 (变大/变小/不变);(2)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应改为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③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3)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_____(相同/不相同)。7.建筑工地上,工人用滑轮组吊起一质量为60kg的物体,如图所示,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1)对物体做的有用功;(2)拉力F的功率;(3)动滑轮的重力;(4)若利用此滑轮组吊起质量为30kg的物体,机械效率多大11.5 机械效率(第2课时) 学案参考答案【典例分析】不变 变大 变小2、D3、A4、乙 >【当堂检测】A2、C3、< <4、C5、(1)匀速 0.4 80% (2)增大 减小 (3)甲乙 高11.5 机械效率(第2课时)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D2、C3、D4、D5、4 0.5 增大6、(1)匀速 变小 (2)17 15 80% 物体上升高度 (3)拉力方向 相同7、(1)1200J;(2)150W;(3)150N;(4)66.7%第1-5题图第6题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5 机械效率(第2课时)学案.doc 11.5 机械效率(第2课时)课件.pptx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mp4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