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第一节教学设计《坚持依宪治国》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法治意识:通过宪法知识竞赛,结合必答题和连线题分析,掌握宪法的构和基本内容,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健全人格:通过拓展升华环节,设置“宪法宣誓仪式”活动,实践践行环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教学难点: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三、评价设计教学目标 过程性评价目标1 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与成效的评价方式,达到 90%以上的同学能够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目标2 通过同桌互评和教师抽查的评价方式,达到85%以上的同 学能够依据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目标3 通过组内互评和组间展示的评价方式,达到90%的同学能 够相互协作,80%的同学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目标4 通过观察全班学生参与互动表现的评价方式,达到90%的 同学能够结合自己的选择概括观点,理性表达看法。终结性评价 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表现,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 状态与成效。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情感升华(预设时间2-3分钟)教师导语: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请同学们来猜猜看!教师:同学们太棒啦!谜底是:宪法。习总书记指出:“宪法的生命 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今天,让我们伴随着习总书记的脚步,共同踏上《坚持依宪治国》的征程。【设计意图】采用“猜谜语”导入课题,既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又活跃 了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本课 学习。【二】 师生研习,智慧碰撞版块一:〖认识宪法〗(预设时间12-15分钟)活动一:知识竞赛(必答题和连线题)教师: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宪法的相关知识,下面让我们来 一场轰轰烈烈的宪法知识竞赛。首先进行必答题环节,同学们可以随意选(己中意的来回答问请各小组出战队员。) (择自板块题。推选)学生活动:各小组队员出战。教师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点拨,同时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畅所欲言,我们知道:我国宪法的构成, 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接着让我们进入连线题环节,同学们可以随抢答。学生活动:各小组队员抢答。教师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点拨,同时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抢答,我们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评价方式:组员互评和教师评价。活动二:观看视频 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通过知识竞赛,我们了解了宪法,知道宪法尤为重要,下 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请谈谈习总书记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观看视频《习总书记宪法宣誓》)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提取信息。师生交流:习总书记进行宪法宣誓,体现了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 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 习中书记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宪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通过我国宪法序言的规定,我们能够看出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 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则,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表现,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与成效。【设计意图】活动一旨在通过“宪法知识竞赛”,设置了必答题和连线题, 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掌握宪法的构成和基本内容;互动二结合习总书 记宪法宣誓的视频,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释疑解惑,感受到宪法的权威。在此环节中,充分起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交流,主要由学 生讲解,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拓展,并让学生观看 视频,并随着视频共唱国歌,由班长表演国歌手势舞,以便达到对学生 情感教育的目的。此环节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表现,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与成效。达到教学目标一和二。版块二:〖弘扬宪法〗 (预设时间12-15分钟)活动三:宪法知识竞赛(问答题和抢答题)教师:同学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那么,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呢?让我们来看以下几幅图片回答问题。学生活动:带着问题,独立思考,提取信息,达成共识。教师活动:进行交流点拨、释疑,并且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总结:(1)从地位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从内容看: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3)从法律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从制定和修改程序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5)从国家法制统一看: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评价方式:通过组内互评和组间展示的评价方式。【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结合图片掌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设置 了比较典型且问法较为灵活的问题,让学生探究释疑,通过师生交流, 主要由学生讲解,充分起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拓展, 以便达到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目的。此环节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行为表现,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状态与成效。达到教学目标三和五: 敢于并善于发表观点,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三】回思生活,拓展升华(预设时间 8-10 分钟)活动四: 构建思维导图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共同构建思维导图。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首先了解了宪法的构成和基本内容,感受到 宪法的权威,其次掌握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分别体现在地位、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和国家法制统一方面。评价方式:教师观察全班展示时学生参与互动的表现。【设计意图】构建思维导图,将知识的整体呈现给学生,可以提高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目标四。【五】课堂小结,践行价值观(预设时间1分钟)活动五: 宪法宣誓仪式教师:同学们,请举起右手,让我们共同宣誓。【设计意图】在课堂小结环节,设置宪法宣誓仪式,意在引领学生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为建设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