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加强宪法监督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加强宪法监督 教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节
《加强宪法监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法治意识:通过观看《当监察法遇上孙悟空》视频和以案说法,了解我国的 宪法监督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参与意识和宪法意识, 自觉维护宪法
权威。
健全人格:通过“ 自由畅谈 ”和“宪法宣誓 ”活动, 自觉捍卫宪法的尊严,
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2.难点: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活动教学法、体验教学法。
评价设计
1.关于目标 1、2、4 的达成情况,主要由教师对学生的表情、语言、
观点论述及学习状态等进行观察判断。
2.关于目标 3 的达成情况,由教师和学生用量表进行观察。
维度 等级
声音洪亮、体态大方
准确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动作、语言、神态合乎情理)
认真倾听、观看
批判性思维
3.激励性评语。要准确,有感情,凸现学生特点。
4.项目评价。对各环节的合作活动开展针对性评价,将小组评价与 个人评价相结合。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评定,老师根据合作的过程和
结果评出优秀小组。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
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违反了“大规矩 ”谁来监督?
(学生充分表达交流)
师:宪法作为法律的法律,更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宪法 的监督和实施,就是维护我们的体制,维护我们的制度,维护我们大的
规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加强宪法监督
【设计意图】用《违反了“大规矩 ”谁来监督》视频导入,能给学 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
自主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
环节二: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版块一:分析案例情境 监督权力行使
活动一:观看视频《当监察法遇上孙悟空》
思考:
(1)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吗?为什么?
(2)为了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你
知道我国制定了哪些相关法律法规?
(3)在监督法律体系中,为什么宪法监督具有基础性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 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为了保证国家机关 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我们国家建立了监督公权力的制度体系,在
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活动二: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条文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第六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 法律; 第九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 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找一找:谁监督?谁解释?谁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实施职责?
教师总结: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 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
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活动三:以案说法 《一辆电动车引发的合宪性审查与监督》
案例追踪一:潘洪斌骑着一辆从老家湖州拖来的电动自行车经过杭州 一路口时,被执勤的交警拦下。根据当时的《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 例》,扣留了他的电动车并要求托运回原籍。而且根据条例规定,这笔托 运费,还要由潘洪斌来出。
思考:
(1)交警对潘洪斌进行处罚依据的是什么法律?
(2)如果你是潘洪斌,你会怎么做?
(
案例追踪二:潘洪斌查阅了《行政强制法》《道路
交通安全法》等有
关法律规定,都没有发现非机动车在此类情况下可
以被强制托运回原籍的
规定。
4月,潘洪斌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出审查建议,建议对《杭
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进行审查,请求撤销该条例中违反行政强制
法的行政强制措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及时了解情况,认为条例
关于扣留非机动车并
强制托运回原籍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的规定不一致,要求
杭州市人大常委
会对《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进行修改。
)
思考:
(3)潘洪斌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写信的行为说明他在行使什么
权利?
(4)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求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条例规定进行
修改?
(5)潘某“较真 ”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一位普通公民、一辆电动车惊动了全国人大,启动了备 案审查制度,潘某的行为一方面告诉我们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宪法的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外在监督),也需
要我们每一位公民增强宪法意识(内在约束)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宪法部分条文及以案说法活动的 引领,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监督制度,懂得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加强宪法
监督,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版块二:学习认同践行 增强宪法意识
活动一:观看视频【宪法与我们的一生】
完成连连看。
学生分享交流。
教师总结:宪法保护着我们的权利,从我们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一直 都伴随着我们,可以说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
开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丰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 增强宪法意识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的一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
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活动二:【自由畅谈】
出示王阳明先生的名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
学生尝试翻译。
总结: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学生自由畅谈:作为新时代的小公民,说一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和方式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活动要求:
1.注意运用你的经验(可从知、情、行三个角度来谈)
2.小组讨论 3 分钟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宪法与我们的一生》视频和自由畅谈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感悟到增强人们宪法意识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 一定的视觉冲击,造成心灵上的震撼,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一生和生 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为
增强宪法意识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
版块三:铭记宪法誓言 推动宪法实施
活动一:观看《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并向宪法宣誓》的视频。
学生现场模拟宣誓
活动二:朗读《宪法在我心中》
手捧宪法,我自信满满, 四个自信,呈现其中; 手捧宪法,我幸福满满, 广泛的公民权利,跃然纸上; 手捧宪法,我敬畏满满, 最高的法律权威,力透纸背。 我热爱宪法,信服宪法,尊崇宪法。 我更要用实际行动, 严格遵守宪法规定,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宪法宣誓的重大意义,体悟宪法的崇高地 位,从而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激励学生亲近宪法,从而自觉
捍卫宪法,积极推动宪法的实施。
(
板书设计
)
环节三:畅谈收获 拓展提升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我学到了: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你对宪法的理解:
)
学生自主谈收获,可以是知识层面的也可以是情感层面的,理论联
系实际,进一步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由学生谈收获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同时,提高学生概 括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认知,在认知中感悟,
在感悟中发展。
教师寄语: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希望同 学们能够增强宪法意识,践行宪法精神,让宪法精神在我们的心中生根
发芽,开花结果。
原因
宪法监督主体 宪法监督内容
宪法监督要求
监 增
督权力行 制 度 (
加强
宪法监督
) 强宪法意 公 民
使 识
学习宪法
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