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家畜类原料【教学目标】1.了解家畜类原料的品种及产地;2.理解常见的家畜类原料的营养特性及烹调应用。任务一:猪品种小香猪:体小早熟,肉嫩味鲜,闻名全国小香猪又名“迷你猪”,其中有巴马香猪最为著名,还有环江香猪、从江香猪、藏香猪等品种,都属矮小猪种。民猪:体型中等大小,全身被毛黑色,有鬃毛,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体躯扁平下垂,乳头七对,背腰狭窄,臀部倾斜,尾粗长,四肢粗壮,冬季密生绒毛。藏猪:主产于青藏高原,包括云南迪庆藏猪、四川阿坝及甘孜藏猪、甘肃的合作猪以及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昌都等地的藏猪类群。还有新淮猪、长白猪、金枫猪、苏太猪、湘白猪、荷包猪、雅南猪、莱芜猪、梅山猪、内江猪、荣昌猪等分档取料猪头:包括眼、耳、鼻、舌、颊等部位。猪头肉皮厚,质老,胶质重,宜用凉拌、卤、腌、熏 、酱腊等方法烹制。如酱猪头肉、烧猪头肉。猪肩颈肉:也称上脑、托宗肉。猪前腿上部,靠近颈部,在扇面骨上有一块长扁圆形的嫩肉。此肉瘦中夹肥,微带脆性,肉质细嫩。宜采用烧、卤、炒、熘,或酱腊等烹调方法。叉烧肉多选此部位。颈肉:也称槽头肉、血脖。猪颈部的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此外是宰猪时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发红,肉质绵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饺、面臊或用于红烧、粉蒸等烹调方法。前腿肉:也称夹心肉、挡朝肉。在猪颈肉下方和前肘的上方。此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水性强。宜做馅料和肉丸子,适宜用凉拌、卤,烧,焖、爆等方法。前肘:也称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胶质重、瘦肉多,常带皮烹制,肥而不腻。宜烧、扒、酱、焖、卤、制汤等。如红烧肘子、菜心扒肘子、红焖肘子。前足:又名前蹄。质量好于后蹄,胶质重。宜于烧、炖、卤、凉拌、酱、制冻等。里脊肉:也称腰柳、腰背。为猪身上最细嫩的肉,水分含量足,肌肉纤维细小,肥瘦分割明确,上部附有白色油质和碎肉,背部有薄板筋。宜炸、爆、烩、烹、炒、酱、腌。如软炸里脊、生烩里脊丝、清烹里脊等。正宝肋:又称硬肋、硬五花。其肉嫩皮薄,有肥有瘦。适宜于熏、卤、烧、爆、焖、腌熏等烹调方法。如甜烧白,咸烧白等。五花肉:又称软五花、软肋、腰牌、肋条等。肉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故名。其肉皮薄,肥瘦相间,肉质较嫩。最宜烧,熏、爆、焖,也适应卤、腌熏、酱腊等。如红烧肉,太白酱肉。奶脯肉:又名下五花、拖泥、肚囊。其位于猪腹底部,质呈泡状油脂,间有很薄的一层瘦肉,肉质差。一般做腊肉或炼猪油,也可烧、炖或用于做酥肉等。后腿肉:也称后秋。猪肋骨以后骨肉的总称。包括门板肉、秤砣肉、盖板肉、黄瓜条几部分。门板肉又名无皮后腿、无皮坐臀肉。其肉质细嫩紧实,色淡红,肥瘦相连,肌肉纤维长。用途同里脊肉。 秤砣肉又名鹅蛋肉、弹子肉、免弹肉。其肉质细嫩,筋少,肌纤维短。宜于加工丝、丁、片、条、碎肉、肉泥等。可用炒、煸、炸收、氽、爆、溜、炸等烹调方法。如炒肉丝、花椒肉丁等。 盖板肉连接砰砣肉的一块瘦肉。肌纤维长。其肉质、用途基本同于“砰砣肉”。 黄瓜条与盖板肉紧相连接的一块瘦肉,肌纤维长。其肉质、用途基本同于“秤砣肉”。后肘:又名后蹄。因结缔组织较前肘含量多,皮老韧,质量较前肘差。其烹制方法,和用途基本用于前肘。后足:又名后蹄。因骨骼粗大,皮老韧、筋多、质量较前足略差,其特点和烹饪运用基本同于前足。臀尖:又称尾尖。其肉质细嫩,肥多瘦少。适宜用卤、腌、酱、熟炒、凉拌等烹调方法。如川菜回锅肉、蒜泥白肉多选此部位。猪尾:也称皮打皮、节节香。由皮质和骨节组成,皮多胶质重,多用于烧、卤、酱、凉拌等烹调方法。如红烧猪尾、卤猪尾等。营养价值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猪肉含蛋白质较高,每100克可含高达29克的蛋白质,含脂肪6克。经煮炖后,猪肉的脂肪含量还会降低。猪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使身体感到更有力气。猪肉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猪肉性味甘成,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排滋阴,猪肚补虚损、健脾胃。猪脑:猪脑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食用后对人体大有裨益,一些人将猪脑弃之不用实在可惜,其实猪脑只要将其表面的血筋除去即可食用。方法是:将猪脑浸入冷水中浸泡,直至看到有明显的血筋粘在猪脑表面时,只要手抓几下,即可将血筋抓去。食用猪脑时,蒸、炖均可,也十分美味。猪肚:性味甘、微温,入胃经。功能健脾胃,补虚损,通血脉,利水,除疳。《别录》里说它“补中益气,止渴、利”。《本草图经》记载它能治“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补羸助气”。《日华子本草》里还说用猪肚酿黄糯米蒸捣为丸,可治劳气以及小儿疳积黄瘦病。可以有煲猪肚汤,红烧猪肚,炒麻辣猪肚,蒸猪肚,麻辣猪肚丁,白切猪肚等做法。猪腰:富含蛋白质、脂肪,另含碳水化合物、核黄素、维生素A、硫胺素、抗坏血酸、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益气的作用。人参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烹饪应用猪肉是中式烹饪中运用最广泛、最充分的原料之一,既可做菜肴主料,又可作菜肴辅料,还是面点馅心的重要原料之一。猪肉及骨骼又是制汤的主要原料。总之,猪肉适宜所有的烹调方法,猪肉也适合多种刀法,可加工成丁、丝、条、片、块、段、泥茸及多种花刀形。在口味上猪肉适合各种调味,并可制成众多的菜点,既有名菜小吃,又有主食。作为面点馅心,可制成包子、饺子、馄饨;作为面条辅料,如炸酱面、肉丝面等。清炖蟹粉狮子头:猪肉刮净、出骨、去皮。将肥肉和瘦肉先分别细切粗斩成细粒,用酒、盐、葱姜汁、干淀粉、蟹粉75克拌匀,做成6个大肉圆,将剩余蟹粉分别粘在肉圆上,放在汤里,上笼蒸50分钟,使肉圆中的油脂溢出。2、将切好的青菜心用热油锅煸至呈翠绿色取出。取沙锅一只,锅底安放一块熟肉皮(皮朝上),将煸好的青菜心倒入,再放入蒸好的狮子头和蒸出的汤汁,上面用青菜叶子盖好,盖上锅盖,上火烧滚后,移小火上炖20分钟即成。食用时将青菜叶去掉,放味精,连沙锅上桌。东坡肉:将猪五花肋肉刮洗干净切成10块正方形的肉块,放在沸水锅内煮5分钟取出洗净。2、取大砂锅一只,用竹箅子垫底,先铺上葱,放入姜块,再将猪肉皮面朝下整齐地排在上面,加入白糖、酱油、绍酒,最后加入葱结,盖上锅盖,用桃化纸围封砂锅边缝,置旺火上,烧开后加盖密封,用微火焖酥后,将近砂锅端离火口,撇去油,将肉皮面朝上装入特制的小陶罐中,加盖置于蒸笼内,用旺火蒸30分钟至肉酥透即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