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食品营养与健康模块七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营养治课题一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心血管和血液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课题二课题三泌尿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的营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营养治疗其他疾病的营养治疗课题四课题五课题六课题七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的营养治疗课题五能力目标01能分析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的营养代谢变化。02能分析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营养失衡的原因。03能对内分泌系统和代谢疾病的营养失衡情况进行调控。一、痛风(1)病因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大类。原发性痛风由先天性或特发性嘌呤代谢障碍引起,与糖脂代谢异常、肥胖、高血压等密切相关。继发性痛风可由血液病、药物、慢性肾脏病及高嘌呤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诱因有寒冷、疲劳、酗酒、摄入高蛋白和高嘌呤食物、关节受伤等。1. 临床特点一、痛风(2)临床表现典型痛风的自然病程如下:1)无症状期:部分人仅有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增高。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表现为单个、偶尔两个或多个关节受累,以第一跖趾关节多见,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3)痛风石与慢性关节炎期:痛风石是尿酸盐沉积于结缔组织所致,以关节内及关节附近与耳郭多见,痛风石增多变硬可致局部破溃、关节肿胀僵硬畸形。4)肾病变期:主要表现为痛风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石病。1. 临床特点一、痛风(3)营养代谢变化痛风的生化指标是高尿酸血症,而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食物中的蛋白质常与嘌呤共存,高蛋白饮食可导致内源性嘌呤合成增加。此外,痛风患者常伴肥胖及高脂血症,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对尿酸的排泄有抑制作用。1. 临床特点一、痛风痛风营养治疗应控制能量摄入,限制嘌呤食物摄入,选择低盐、低脂、低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戒烟限酒,足量饮水,一般不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 营养治疗原则一、痛风(1)限制嘌呤食物摄入痛风急性期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 150 mg/d 以下,宜选择低嘌呤食物,缓解期可适量选择中等量嘌呤的食物,但均须避免进食高嘌呤的食物。建议选择细粮、奶类、蛋类、蔬菜、水果等,避免进食动物内脏、鱼虾、蛤蜊、肉汤、火锅汤等高嘌呤食物。(2)能量控制总能量的摄入,维持适宜体重。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摄入能量 20 ~25 kcal/(kg·d),同时合理安排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比例。3. 营养治疗方法一、痛风(3)蛋白质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 10% ~ 15%,或控制在 1 g/(kg·d),不宜过高,以免诱发痛风发作。建议选择植物性蛋白质、牛奶、鸡蛋等低嘌呤食物。(4)脂肪脂肪提供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 30%。建议控制畜肉、动物内脏、煎炸食品等高能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5)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 50% ~ 60%。3. 营养治疗方法一、痛风(6)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摄入须充足,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可使组织沉积的尿酸盐溶解,有利于尿酸排出,因此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痛风伴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 6 g。(7)水供给充足的水分,每日饮水不少于 2 000 mL,促进尿酸的排出。建议以淡茶水、白开水等为主。(8)碱性食物碱性食物可减少尿酸盐的沉积,建议选择各类蔬菜、柑橘类等。(9)限制饮酒乙醇可造成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泄。此外,酒精性饮料含有嘌呤,会引起尿酸增多,因此须限制饮酒。3. 营养治疗方法二、糖尿病(1)病因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年龄增长、病毒感染、营养因素、肥胖、妊娠及应激、化学毒物、体力活动不足等。(2)临床表现常见“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皮肤瘙痒、四肢麻木等,也可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等急性并发症。长期疾病还可出现心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1. 临床特点二、糖尿病(3)营养代谢变化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等能量摄入过多会引起血糖增高,摄入过少会引起脂类代谢紊乱,产生过多酮体,出现酮症;脂类代谢异常会出现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蛋白质代谢紊乱时肌肉及肝中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多,易出现负氮平衡;糖异生时 B 族维生素消耗增多,若平时水果摄入量受限制易发生维生素缺乏;此外,多尿会引起一些矿物质的丢失。1. 临床特点二、糖尿病糖尿病营养治疗应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摄入,限制脂肪及胆固醇摄入量,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及膳食纤维、适量的矿物质;合理分配餐次,定时定量,一日三餐按总能量的 1/3、1/3、1/3 或 1/5、2/5、2/5 的比例分配。对易出现低血糖者可在正餐之间加餐 2 ~ 3 次,但加餐不加量,由正餐中匀出主食作为加餐用。糖尿病者经口进食即可,若摄入量不能满足营养需要的 75%时可增加口服营养补充剂,不能经口进食或吞咽困难者可经管饲提供肠内营养支持,一般无须肠外营养支持。2. 营养治疗原则二、糖尿病(1)能量能量摄入以维持或接近理想体重为宜,能量摄入量结合身高、体重、体形、体力劳动、病情等进行计算,具体见表 7-5-1。此外,合理安排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比例也是至关重要的。(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 50% ~ 60%。建议选择含多糖的食物,如荞麦、燕麦、玉米、红薯等,可用山药、土豆、芋头等根茎类食物代替部分主食,限制单糖、双糖及其制品的摄入。3. 营养治疗方法二、糖尿病(3)蛋白质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 15% ~ 20%,或按 1.0 ~ 1.5 g/(kg·d)给予,孕妇、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者可增加至 1.5 ~ 2.0 g/(kg·d)。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虾、大豆蛋白等。(4)脂肪脂肪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 25% ~ 30%。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猪油、牛油、奶油等,可选择橄榄油、玉米油、花生油等。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限制在 300 mg 以下,合并高脂血症者每日低于 200 mg,避免摄入过多的动物内脏、蛋黄、蟹黄等高胆固醇食物。3. 营养治疗方法二、糖尿病(5)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建议增加维生素 C、维生素 E 等抗氧化剂及 B 族维生素的摄入。膳食纤维可减少糖类食物在肠道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进食后有饱腹感,利于控制体重;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故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40 g 左右。建议选择粗谷物、豆类、木耳、绿叶蔬菜、海带、含糖分低的水果等。(6)矿物质限制钠盐的摄入,适当增加钾、镁、钙、铬、锌的摄入,建议选择谷类、虾、鱼贝类、坚果等食物。3. 营养治疗方法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病因甲亢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对甲亢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如精神创伤、细菌感染、应激、性激素、锂剂的应用等。(2)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及眼征,如乏力、怕热、多汗、多食、消瘦、易怒、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震颤、心悸、胸闷、心率加快、排便次数增多、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周期性瘫痪,多数人还有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等症状。1. 临床特点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营养代谢变化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基础代谢率增高,蛋白质分解加强致负氮平衡,肠道糖吸收增多加速肝糖原分解,糖耐量降低或使糖尿病加重;加速脂肪分解、氧化,加速胆固醇的排泄,使胆固醇降低;有利尿作用,易发生低钾血症;骨骼更新加快,易导致脱钙;肠蠕动增强及多汗,易引起低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在甲状腺中的浓度是血浆中的 25 倍以上。1. 临床特点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营养治疗应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矿物质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饮料如浓茶、咖啡等,忌用含碘高的食物。无并发症者一般经口正常进食即可,不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2. 营养治疗原则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能量能量摄入比正常人增加 50% ~ 70%,每日能量可供给 3 000 ~ 3 500 kcal。可适当增加餐次,避免一次摄入过多。(2)蛋白质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 15% ~ 20%,建议摄入量 1.5 ~ 2.0 g/(kg·d),不宜摄入过多动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 1/3 左右。建议选择牛奶、蛋类、豆制品等。3. 营养治疗方法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脂肪脂肪供给量与正常人相同。(4)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 60% ~ 70%。可选用各种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面条、土豆、南瓜等。3. 营养治疗方法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增加维生素 A、维生素 B、维生素 C、维生素 D 的摄入,建议选择绿叶蔬菜、水果、蛋黄、牛奶、谷类等,适量减少食物中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减少排便次数。增加钾、钙、锌的摄入,建议选择柑橘、牛奶、坚果等食物。避免进食含碘高的食物,如紫菜、海带、海虾、海鱼及含碘盐等。(6)水给予充足的水分,以补充腹泻、出汗等原因丢失的水分,每日饮水 2000 ~3000 mL。3. 营养治疗方法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