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 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4个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教学难点】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启动单元学习一、课前聊天,看图猜故事出示《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狐假虎威》小结:这些故事都是上学期学过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告诉我们很多的道理。二、任务驱动,明确新内容这节课起,我们将走进第五单元的课文,一起来读故事、谈看法,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挑战任务:那就是当当“小小劝说员”。活动一:读寓言,理情节1.读题目,知寓言(1)读准课题(读准“则”)(2)出示古文字,识记“寓”① 看“寓”的古文字。② 猜“寓”的意思。2.读寓言,理情节创情境:今天我们要读的第一个寓言故事就是《亡羊补牢》。我们知道故事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养羊人,另一个是——街坊。今天我们也要化身“街坊”去劝说这个养羊人呢?(1)带问题,初读课文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那个人为什么会丢羊?丢了几次羊?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猜猜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3)交流汇报,理清情节找一找养羊人的语言、动作,体验《亡羊补牢》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怎么说 怎么做 结果 想法第一次第二次小结:第一次丢羊以后,从养羊人的反问的话,看出他不听劝告,不愿意修养圈。第二次丢羊后,从关键词“后悔”赶紧”“再也没有丢过”等关键词看出养羊人很后悔,知错就改。两次丢羊后态度的截然不同。3.我当小演员。表演养羊人不听劝告和养羊人亡羊补牢的片段,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内容 评价1、能表现人物的说话语气 一颗星2、能增加对话表现人物的心情 两颗星3、能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心情 三颗星活动二:品寓言,寻因果1.朗读《揠苗助长》,整体感知(1)故事里的种田人遇到了什么“难题”,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结果呢?(2)同桌之间交流,根据问题,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大致内容2.晓原因:为什么要拔禾苗?(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呢?(2)聚焦“心急”,进行交流:小结:抓住“天天、转来转去”“我得想办法帮它们长”等词句,体会种田人“巴望” 的焦急心情;3.知经过:怎么拔?(1)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这个人是怎样苗揠苗助长的呢?(2)学生交流。出示: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小结:抓住“一边喘气一边说”“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体会到种田人在愿望“实现”后的喜悦心情;4.得结果:禾苗怎样了?(1)出示句子: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紧扣“都枯死了”,想象到当那个种田人看到禾苗都枯死时难过后悔的心情。(2)我有话想说。那个种田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高了一大截,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请点评点评他的做法,帮他想一想,应该用什么办法来帮助禾苗生长呢?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拔苗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明道理,得寓意1.讲一讲。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的故事。2.说一说。从这两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3.议一议。说说生活中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赞一赞知错就改的行为,讨论交流不当行为改进的办法。提供事例:树木被过量砍伐眼睛近视了学习成绩下降了草原被破坏,出现沙尘暴……板书设计: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知错就改 为时不晚 急于求成 违背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