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讲义——压强(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讲义——压强(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讲义——压强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1 压力
1.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 产生条件:只有相互接触且又发生挤压的物体之间才有压力。
3. 方向: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即指向被压物体。
4. 大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因此压力的大小并不一定与重力大小相等,有时甚至无关。在水平面时,F=G。
5. 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接触面上。
知识点2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 实验原理:物体受到压力发生的形变量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 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分别控制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
(2)转换法: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3. 实验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识点3 压强
1.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 公式:p=F/S。通常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Pa)。1Pa=1N/m2
4.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5. 对压强计算公式的理解
(1)定义式p=F/S普遍适用于任何求压强的情况。
(2)国际单位制中F的单位是N,S的单位是m2,p的单位是Pa,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性。
(3)公式中的受力面积S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那部分面积,而并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
知识点4 柱状固体的压强
放置在水平地面的柱状固体压力F=G,V=sh,所以p=ρgh。因此对于放置在水平地面的柱状固体,计算压强时出了用公式p=F/S外,还可以用p=ρgh,其中ρ为密度,h为高度。
知识点5 增大或减小压强
1. 增大压强的方法:(1)保持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2)保持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3)同时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2. 减小压力的方法:(1)保持受力面积不变,减小压力。(2)保持压力不变,增大受力面积。(3)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
提升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 D.拦河坝“下宽上窄”
2.下面对强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密度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B.物体体积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C.物体重力直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产生压强越小
3. 厨房中的抽油烟机能将油烟“吸走”。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饮料通过吸管被“吸”进嘴里
B.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
C.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
D.拔罐时,火罐能“吸”在人体上
4.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5.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2年6月30日成功挑战7000m深度.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关于“蛟龙号”在海面以下不断下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潜过程中所受海水压强不变
B.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
C.匀速下潜时,其重力大于浮力
D.下潜过程中没有被压扁,是因为舱内气体压强与舱外液体压强相等
6.如图是北美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它有两个出口,当风吹过隆起洞口A表面时,风速较大,吹过平坦洞口B时,风速较小,从而给洞中的犬鼠带去习习凉风.则下列有关洞内风向分析正确的是(  )
A.风总是B口吹入A口吹出
B.风总是A口吹入B口吹出
C.风总是AB口同时吹入
D.风有时从A口吹入,有时从B口吹入
7.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通常采用“前后”队形而非“左右并排”队形进行护航,下列现象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
B.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C.骆驼的宽大脚掌使其不易陷入流沙
D.列车进站时乘客应在黄线区域外候车
8.如图甲是总质量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惜景,图乙、丙、丁是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步行者对雪地的压力比较大
B.甲图中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相等
C.若要探究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应该选择乙与丙进行模拟研究
D.若要探究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应该选择丙与丁进行模拟研究
二、填空题
9.生活和生产中的很多物品都运用了物理学的知识。图(a)所示为紫砂茶壶,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   ;图(b)所示为注射器,用它抽取药液时应用了   的知识。
10.如图所示,小明用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痛,这是因为物体间   ,铅笔尖对手指的压力   铅笔对桌面的压力(铅笔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铅笔尖对手指的压强   铅笔对桌面的压强.(后两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底部用橡皮膜封住,放入水中,已知玻璃管底部距离水面,现向玻璃管中缓缓注入密度为的酒精,则玻璃管内注入的酒精高度为   时,橡皮膜恰好不发生形变。
12.如图所示,用50 N的水平力F将重10 N的物体A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静止,物体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100 cm2,则A对墙壁的压强为   Pa;增大对A的压力时,A与墙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会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3.如图一木桶壁上有一缺口,筒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缺口处的木板长为0.2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m2。当桶装满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N。(g取10N/kg)
三、计算题
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立方体A和立方体B,边长分别为4cm和2cm,材料的密度为10.0×103kg/m3,g取10N/kg。求:
(1)立方体B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2)当将立方体A叠放于立方体B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15.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的质量为120g,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如图所示。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装水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g取10 N/kg)
16.如图所示,质量不计、两端开口底部相通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80cm2,内装1.5kg水时,左侧水面距地面高10cm;右侧水面下容器长12cm,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17.小明放学回家,看见在面积为 1m2的水平桌面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茶壶。经测量发现,茶壶的质量为 400g,底面积为 40cm2内盛 0.6kg 的开水,水的深度为 12cm。(g 取 10N/kg)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四、实验探究题
18.物理课上,小王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小王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1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符号)。
A.从U形管向外倒出适量水
B.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2)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cm,此时探头受到水的压强为    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3)分析图2、图3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
(4)分析图3、图4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5)小王用图5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他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1
B.右侧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液=   (用测得量的字母符号和ρ水表示)。
19.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
(1)这个就是著名的   实验;
(2)往玻璃管中倒入水银时,要倒满是为了   ;
(3)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当地的大气压值为   Pa;
(4)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大气压值,则玻璃管长度   (选填“必须大于10m”或“可以略小于10m”)。
20.小莉在“悟理创新实验”社团活动中,看见如图甲的双探头压强计,该装置一次测量可采集多个数据,激起了她探究液体压强的浓厚兴趣。
(1)U形管A、B中装入同种液体,小莉用手轻压探头C、D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两侧液面都出现了明显高度差且保持稳定,说明压强计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如图甲,小莉先在装水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然后换用密度大于水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高度差
序号 液体种类 探头C深度 高度差格 探头D深度h 高度差格
1 水 3 6 5 10
2 水 4 8 6 12
3 硫酸铜溶液 3 9 5 15
4 硫酸铜溶液 4 12 6 18
①分析表中   (填序号)两次数据可知: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②分析表中1、3(或2、4)数据可知:深度相同时,液体   越大,压强越大;
③根据表中数据,小莉估算出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   ;
(3)①小莉受双探头压强计原理的启发制作出如图乙的器材(细金属管与浮筒相通),她将浮筒漂浮在水中后再使其竖直向下移动,感受到细金属管对手的作用力越来越   ;浮筒竖直浸没水中后,仔细观察其表面橡皮膜形变更明显,从而分析出   产生的原因;
(4)让浮筒浸没后继续下降,浮筒受到的浮力将   。
答案
1.D
2.D
3.B
4.A
5.B
6.A
7.D
8.D
9.连通器;大气压强
10.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于;大于
11.10
12.5×103;不变
13.2.0×103;80
14.(1)解:由题意可知,立方体B的密度是10.0×103kg/m3,边长是 ,B是一个立方体,则B的体积
B的质量
B的重力
立方体B对桌面产生的压力
立方体B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根据压强公式 可知,立方体B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立方体B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2000Pa。
答:立方体B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2000Pa;
(2)解:同理,A的体积
A的质量
A的重力
当将立方体A叠放于立方体B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力
立方体B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则根据压强公式 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强
由(1)的解析可知,原来立方体B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 ,则当将立方体A叠放于立方体B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量
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量是 。
答:当将立方体A叠放于立方体B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了 。
15.(1)解:杯子内水的深度h=12cm=0.12m
则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103Pa
答:水对杯底的压强是1.2×103Pa;
(2)解:装水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F=G总=m总g=(0.12kg+0.15kg)×10N/kg=2.7N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
答:装水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是2.7×103Pa。
16.(1)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压强为1.0×103Pa。
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0×103Pa;
(2)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压力为8N。
答: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8N。
17.(1)解:茶壶内水的深度为
水对壶底的压强为
答: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为1200Pa
(2)解:茶壶对桌面的压力为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
答:茶壶对桌面的压强2500Pa。
18.(1)不漏气;C
(2)800
(3)增加
(4)密度
(5)
19.(1)托里拆利
(2)排尽管中的空气
(3)9.52×104
(4)可以略小于10m
20.(1)不漏气
(2)12;密度;1.5
(3)大;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4)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