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高教版《计算机网络》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二高教版《计算机网络》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灵活思考的能力
德育目标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提问
教学重点 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复习提问 二、新授教学 教师讲解 幻灯片展示 学生阅读 分组讨论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网络有哪些功能? 2、什么是对等网?有什么特点?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一、信息和数据 1.信息 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是对物质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表示物质与外部的联系。信息有各种存在形式。 2.数据 信息可以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数据可以分成两类: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二、信道和信道容量 1.信道 信道是传送信号的一条通道,可以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物理信道是指用来传送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由传输及其附属设备组成。 逻辑信道也是指传输信息的一条通路,但在信号的收、发节点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与之对应的物理传输介质,而是在物理信道基础上,由节点设备内部的连接来实现。 2.信道的分类 信道按使用权限可分为专业信道和共用信道。 信道按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信道、无线信道和卫星信道。 信道按传输信号的种类可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3.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最大能力,通常用数据传输率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比特数越大,则信息的传输能力也就越大,表示信道容量大。 C=Blog2(1+S/N) B为信道带宽,S为接受端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噪声平均功率,C为信道容量。 三、 码元和码字 在数字传输中,有时把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是构成信息编码的最小单位。 计算机网络传送中的每一位二进制数字称为“码元”或“码位”,例如二进制数字10000001是由7个码元组成的序列,通常称为“码字”。 四、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比特率:比特率是一种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单位用比特每秒(bps)或千比特每秒(Kbps)表示。 2.波特率:波特率是一种调制速率,也称波形速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线路上每秒钟传送的波形个数就是波特率,其单位为波特(baud)。 3.误码率:误码率指信息传输的错误率,也称误码率,是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衡量传输可靠性的指标。 Pe=Ne/N 4.吞吐量:吞吐量是单位时间内整个网络能够处理的信息总量,单位是字节/秒或位/秒。在单信道总线型网络中,吞吐量=信道容量×传输效率。 5.通道的传播延迟:信号在信道中传播,从信源端到达信宿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叫做传播延迟(或时延)。 五、 带宽与数据传输率 1.信道带宽 信道带宽是指信道所能传送的信号频率宽度,它的值为信道上可传送信号的最高频率减去最低频率之差。 带宽越大,所能达到的传输速率就越大,所以通道的带宽是衡量传输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2.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是指单位时间信道内传输的信息量,即比特率,单位为比特/秒。 一般来说,数据传输率的高低由传输每一位数据所占时间决定,如果每一位所占时间越小,则速率越高。 S=Blog2N B为波特率,N为调制电平数 熟记以下概念: 通信容量 比特率 带宽 误码率 吞吐量 2、对于一个ASCII码来说,一个二进制位叫( )。 书后习题:P20 二、1 2 3
课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