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说明某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条件、目的、原则及变化趋势。(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求及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综合思维)。3.通过案例,分析某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变化的原因。(综合思维)4.调查家乡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选择。(地理实践力)目标一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1.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________效益和社会效益。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质、地貌、________、水文等。(2)人文因素:________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等。(3)其他因素: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还要预测________、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3.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原则 具体内容依据____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其他 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4.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发展变化连线 将交通线“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进行连线。判断1.交通运输布局主要考虑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不需要考虑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 )2.交通运输布局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3.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乡村聚落。( )4.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目的。( )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2019年,贵州建成15个高速公路项目(路段),至201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7 000千米,总里程跃升至全国第四位、西部第二位。新增3座世界级大桥,累计达50座,成为世界级桥梁最多的省份,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1.[区域认知]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综合思维]分析贵州省高速公路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理实践力]说明贵州省规划高速公路网应遵循的主要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米,该公路限速30千米/时。据此回答1~2题。1.图示环形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 )A.沙特阿拉伯 B.日本C.荷兰 D.孟加拉国2.该环形特色公路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有( )①节省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②使环形公路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④减小线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3·四川绵阳期末)有研究显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的线路选择,影响最大的是地理因子。不同的地理因子,对丝绸之路的道路密度增加存在正向或负向的影响。在中亚复杂的山地地形中,商贾们主要选择低坡度、高起伏度的地区行走。据此完成3~5题。3.对丝绸之路线路密度的增加影响力为正向的因素是( )A.农牧用地的占比B.距最近海岸的距离C.距最近城市的距离D.距最近河流的距离4.商队在中亚地区穿行时选择沿地势起伏巨大的山麓行走,主要是为了( )A.缩短路程 B.避开盗寇C.获得补给 D.躲避灾害5.推测在空间上丝绸之路道路密度最大的是( )A.东部农耕区 B.农牧交错地带C.中北亚牧区 D.内陆荒漠区目标二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线和场站的标准与规模(2)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点和线的布局(3)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4)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与分布特点决定交通运输布局特点2.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交通建设的资金来源及交通布局发展阶段 资金来源 交通布局工业化初期 政府一般无力全面、快速解决交通运输问题,需要________ 建设急需的交通线、站点发展至一定水平 政府拥有足够的资金 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水平(2)不同地区交通线、站点密度及质量的差异交通线、站点密度 交通线、站点质量经济较为落后地区 较低经济较发达地区 密集(3)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间接影响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主体工程长约29.6千米,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截至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2018年10月通车后,从珠海、澳门到香港原来3小时的路程,现在只需要45分钟。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意义深远。下图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示意图。1.[综合思维]指出港珠澳大桥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理实践力]说明港珠澳大桥中段以海底隧道代替桥梁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综合思维]分析工程宏大的港珠澳大桥得以实施的社会经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河南洛阳联考)整个冰岛是个碗状高地,四周为海岸山脉,中间为高原,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台地海拔大多在400~800 m之间,个别山峰海拔可达1 300~1 700 m。冰岛最高峰是华纳达尔斯赫努克山(海拔2 119 m)。低地面积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岛的7%左右。无冰川流过的海岸线不规则,多峡湾、小海湾。其他沿海地区主要为沙滩,岸外的沙洲形成潟湖。下图为“冰岛区域图”。据此完成1~2题。1.从整体上看,冰岛国内的交通线分布特点是( )A.呈网状分布B.呈“之”字形分布C.呈线状分布D.呈环状分布2.影响冰岛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C.水源 D.土壤(2023·重庆渝中期中)城市下穿隧道是在城市中某些路段地面以下开凿的立交隧道。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路段下穿隧道景观。结合材料完成3~5题。3.城市下穿隧道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立体美感B.提高通行效率C.减少城市内涝D.节约城市土地4.下穿隧道在使用维护中要做好( )A.通风 B.采光C.排涝 D.美观5.在城市平坦路面下修建下穿隧道,在纵向延伸上,一般设计为( )A.“U”弧形 B.“V”字形C.“一”字形 D.“S”字形目标三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 优点 缺点 运输对象 发展铁路 运量大,运速较快,运价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宗、笨重、长途货运(如矿石、煤炭、金属等)及客运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高速化公路 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长途运输成本高,运费高 短途货运和客运,承担集散转运任务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运价低(尤其是海运)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及客运 历史最悠久,目前国际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大型化、专业化航空 速度快,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以客运为主,货运多轻型、贵重、急需的物品 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管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且只能单向运输,受气温影响较大 长时间向一个方向大量输送气体、液体或粉末状固体 用新材料替代钢管铺设管道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经济方面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选择,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判断1.客、货运输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 )2.高铁站布局在远郊是为了确保乘坐高铁出行便利。( )3.公路运输的最大优点是机动灵活。( )(2023·四川遂宁期中)2018年8月31日,穿越群山、河流,把上百摄氏度高温的水泥熟料通过胶带输送机,从20多千米外“空运”至水运码头的“空中运输走廊”项目在浙江省长兴县正式运行。据此完成1~2题。1.与“空中运输走廊”项目最为接近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铁路C.管道 D.航空2.“空中运输走廊”的优点是( )①机动灵活 ②污染小 ③运输效率高 ④建设成本低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2023·福建宁德期末)下图为“非洲北部地区简图”。据此完成3~4题。3.该区域内陆地区陆路交通运输网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城镇 B.矿产资源C.地形 D.淡水资源4.该区域原油出口宜采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先管道运输,后海洋运输B.先公路运输,后海洋运输C.先公路运输,后铁路运输D.先海洋运输,后管道运输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目标一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新知预习1.经济2.(1)气候 (2)经济 (3)客流3.运输 适度超前4.改建 衔接 快速化连线判断1.× 2.× 3.× 4.×核心探究1.线路分布比较均衡;交织形成网络;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方格放射式格局。2.山地多,平地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地质构造复杂;河网密布,多地下暗河;线路勘察困难,桥梁、涵洞里程长;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投资大。3.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对点落实1.B 2.D [第1题,该环形特色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目的是降低线路坡度,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特阿拉伯、荷兰和孟加拉国地势起伏小,且沙特阿拉伯境内沙漠广布。故选B。第2题,该环形特色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可降低线路坡度,增加行车的安全性,④正确;采用高架桥的设计,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①正确。故选D。]3.A 4.C 5.A [第3题,丝绸之路多经过内陆,沿线农牧用地占比越大,说明周边人口和聚落越多,商贸需求越大,则丝绸之路的线路密度越大,A正确,B、C、D错误。第4题,中亚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山麓地带通常地势较低,易形成绿洲或河流,商队沿此行走主要是为了获得食物和水源的补给,C正确;刻意选择在地势起伏巨大的山麓行走,可能会增加路程,A错误;山麓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商队多在此经过,盗寇可能较多,B错误;山麓地带也有可能发生滑坡等灾害,D错误。第5题,东部农耕区主要位于我国,自然条件优越,分布有较大规模的聚落和较多的人口,能够产出更多的商品,从而有更多的商贸需求,使得丝绸之路道路密度最大,A正确;农牧交错地带、中北亚牧区、内陆荒漠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人口分布相对较少,贸易量较小,丝绸之路道路密度不是最大,B、C、D错误。]目标二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新知预习1.(1)较低 较小 较高 较大 (3)运输2.(1)借助外力 (2)稀疏 较高 (3)快速化 自然条件核心探究1.海域宽阔,桥梁跨度大;桥、隧结合,海底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多台风活动(气象条件复杂);海水腐蚀性强,对建筑材料要求高等。2.保持航海通道畅通;保障航空安全。3.资金充足;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支持;科技先进;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高。对点落实1.D 2.B [第1题,读图可知,冰岛国内的交通线大致沿岛屿边缘呈环状分布,D正确。第2题,冰岛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交通线受地形影响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平原地区,呈环状分布,B正确;气候、土壤和水源并非主要制约因素,所以不是主导因素,A、C、D错误。]3.B 4.C 5.A [第3题,在城市某些车流量较大路段修建地下立交隧道,是为了提高车辆通行效率,B正确;下穿隧道并不能增加美感,A错误;下穿隧道位置较低,易积水,增加城市内涝,C错误;下穿隧道也会占用城市土地,D错误。第4题,下穿隧道位置较低,易积水,在使用维护中更需要做好排涝工作,C正确;通风、采光、美观对下穿隧道使用的影响较小,A、B、D错误。第5题,平坦路段为了更好地修建隧道,需要在地面下一定的深度,进出隧道口一般较浅,中部相对较深,一般下凹成“U”弧形,B、C、D错误。故选A。]目标三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新知预习判断1.√ 2.× 3.√对点落实1.C 2.B [第1题,“空中运输走廊”是全封闭、全架空、耐高温自动化传送带,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但是运行成本较低,运量较大,与“空中运输走廊”项目最为接近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C正确。第2题,“空中运输走廊”是固定的,运输方式不灵活,①错误;采用“空中运输走廊”全封闭运输水泥熟料,污染小,②正确;“空中运输走廊”使用自动化传送带,运输效率高,③正确;“空中运输走廊”穿越群山、河流,全封闭、全架空,采用自动化传送带,建设成本高,难度大,④错误,故选B。]3.B 4.A [第3题,读图可知,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位于公路沿线,公路主要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修建的,B正确;图中内陆地区城镇分布稀疏,城镇分布的地区交通线并不密集,A错误;该区域地形平坦开阔,地形对交通运输网布局影响不大,C错误;该区域内陆地区为撒哈拉沙漠,淡水资源的分布没有太大差别,D错误。第4题,该区域原油多在内陆地区开采,管道运输能实现从开采地直接输送到地中海沿海港口,连续性强,且损耗小,在港口装船后采用海洋运输,运输成本低,方便将原油用海运送往世界各地,A正确;该区域油田多分布在内陆地区,在内陆地区开采原油后出口,不能先海洋运输后管道运输,D错误;原油出口运量大,不适合采用公路运输,B、C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