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时1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或查阅资料,指出我国功能区的划分依据,结合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地理特征,说明其背景及发展方向。(区域认知)2.以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例,结合专题地图综合分析其发展条件及战略措施。(综合思维)3.根据我国国情,指出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人地协调观)目标一 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中,最主要、最________的功能。(2)规划目的:促使区域发展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________。(3)规划依据: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________、生态环境的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等。2.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及现状地理背景 我国现状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 适宜开发的土地____自然资源的丰富度 自然资源分布________生态环境的脆弱度 生态环境比较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________3.主体功能区的类型主体功能区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典型地区________开发区域 ________地区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开发区域 兰州—西宁地区________ 开发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 提供农产品 东北平原农产品主产区重点______ 提供生态产品 长白山森林区禁止开发区域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提供______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判断1.我国国土辽阔,适宜开发的面积大。( )2.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备多种功能。( )3.一个主体功能区只有一个功能。( )4.主体功能区规划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5.各类主体功能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很重要,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同。( )西安新闻网2021年3月28日讯 11座智慧化保护站建成、秦岭范围矿权全部退出、智慧化管控全面铺开、管控手段不断升级……记者从3月11日召开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作现场会议上获悉,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主线,纵深推进秦岭北麓生态环境整治到位、修复到位、保护到位。1.[区域认知]分析秦岭自然保护区属于何种主体功能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区域认知]分析秦岭自然保护区主要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地理实践力]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秦岭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为“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关于图中生态功能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低山丘陵区B.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C.都位于省区交界处D.地势三级阶梯上均有分布2.图中序号代表的生态功能区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A.①地位于青、藏之间B.②地跨陕、甘、宁、晋地区C.③地主体位于川、渝地区D.④地跨粤、桂、黔地区3.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D.吸烟除尘,净化空气(2023·河南郑州联考)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按照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等因素,我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如图1)。图2示意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读图,完成4~6题。4.①功能区的主体类型为( )A.荒山矿区 B.经济开发区C.农产品主产区 D.国家森林公园5.福州、泉州、厦门三城区应属于(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6.为扩大农产品生产范围,福建省打算建设100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较适合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目标二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主要目的:逐步缩小我国区域________。2.典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发展背景:横跨我国________三大区域,覆盖____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2)发展的优势条件条件 具体体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以________为轴线,是承东启西的纽带,多条南北________在此交会,配合建设较完善的高速公路网,接南济北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________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区,是高度发达的________地带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城市分布密集,数量超过全国城市数量的1/3,人口众多,______________高,市场广阔(3)规划目标:形成“________、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建立区域________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4)发展重点判断1.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面积占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接南济北,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3.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4.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5.长江经济带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6.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2023·山东青岛期中)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①交通运输建设 ②生态环境保护 ③经济协同发展 ④自然灾害防御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3.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2023·福建南平期末)某区域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可反映该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下图示意1999~2017年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圈第三产业占比情况。据此完成4~5题。4.与京津冀经济圈相比,长江经济带第三产业占比更低的原因可能是( )①科研人才较少 ②农业、副业生产发达 ③私营工业比重较大 ④资金投入不足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5.京津冀经济圈中北京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功能定位 B.科研人才集中C.名胜古迹众多 D.金融行业发达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时1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一)目标一 建设主体功能区新知预习1.(1)核心 (2)有序开发 (3)丰富度 脆弱度2.少 不均 脆弱 不平衡3.优化 城镇化 限制 生态功能区 生态判断1.× 2.√ 3.× 4.√ 5.√核心探究1.禁止开发区域。2.无证或证照不齐全非法生产、违法采石采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措施落实不到位;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等。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等。对点落实1.D 2.B 3.C [第1题,根据图示分析,图中生态功能区在地势三级阶梯都有分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第2题,图中①位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②地跨陕、甘、宁、晋地区;③位于湖北、陕西、四川、重庆交界处;④地跨桂、黔地区。第3题,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不尽相同,有些是保持水土,有些是防风固沙,但共同的目的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吸烟除尘,净化空气是城市绿化带的作用。]4.D 5.A 6.D [第4题,①功能区主要位于武夷山东侧附近地区,主要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应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结合区域特点,划设为国家森林公园可能性最大,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D正确;保护区不能随意开矿、发展农业,建设经济开发区等,A、B、C错误。第5题,福州、泉州、厦门城区位于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国土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减弱的趋势,且这三个区域均属于城镇化地区,应属于优化开发区域,A正确;B、C、D错误。第6题,①功能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域,②功能区属于优化开发区域,A、B错误;农产品主产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占地面积大,④比③面积更大,同时限制开发区域表现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条件不够好,④比③更适合,D正确,C错误。]目标二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知预习1.发展差距2.(1)东中西 11 (2)长江 铁路干线 地表水 农业 综合性工业 居民收入水平 (3)一轴 协同合作 (4)绿色生态 立体交通 城镇化判断1.× 2.√ 3.× 4.× 5.√ 6.√对点落实1.B 2.C 3.B [第1题,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①正确;长江上游经济圈矿产资源丰富,②正确;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正确;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相对滞后,交通不便,④错误。故选B。 第2题,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今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②正确;长江经济带各经济圈有各自的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应该加强经济协同发展,③正确;交通运输和自然灾害不是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主题,①④错误。故选C。第3题,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B符合题意;长江经济带发展应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并且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A、C、D不符合题意。]4.C 5.A [第4题,农业、副业属于第一产业,私营工业属于第二产业,长江经济带由于农业、副业生产发达,私营工业比重较大,第一、第二产业比重比京津冀经济圈比重大,因此第三产业比重更低,②③正确;长江经济带科研人才较多,资金投入多,①④错。故选C。第5题,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由于城市功能定位使北京第三产业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占GDP比重最大,A正确;科研人才集中、名胜古迹众多、金融行业发达说法正确,但不是北京第三产业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占GDP比重最大的主要原因,B、C、D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