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测量方法及其误差测量方法:①累积法:以多求少或以少求多例: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先测100张纸的厚度例:测一座楼的高度,可以先测一层楼中一个台阶的高度②配合法:用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测量长度③例: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测量硬币的直径化曲为直:测量弯曲物体的长度例:将细线与被测部分轨迹重合,再将细线拉直,最后测量细线长度练习题1:(2021江夏一中)李阳同学为了测量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采用了以下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_mm.练习题2:(2021一初慧泉10月考)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时的情形,则相比较而言最佳的测量方式是( )A B C D练习题3: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小明想测量第五套人民币1元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中最佳的是练习题4:用一根直尺和一把三角尺测量球的直径,如图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考点:错误与误差知识点四:误差与偏差(测量错误)1、误差是 测量值 和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误差产生原因: ①与测量时估读有关; ②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③受环境等因素影响2、测量错误产生原因:① 不遵循测量和仪器使用规则 ;②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3、减小误差方法:①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采用具有更高 精确度的测量工具 ;③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 4、误差与错误:误差只能 减小 不能消除,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典例1: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错误)将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紧贴被测物体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错误)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练习题1:(2023武汉市武珞路中学)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者操作错误而产生的,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B.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者估读而产生的误差C.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D.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练习题2:(2023武汉市华一寄宿中学)生活中经常要测量,测量的结果会产生误差,误差会影响测量精度。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 25.70c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避免误差练习题3:(2021六中上智)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量结果和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B.误差的产生跟测量工具有关系,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小C.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随着精密仪器的不断出现,测量方法不断改进,误差不仅可以减小,而且可以避免练习题2: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 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练习题3: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导致的C.读数时估读数字越多,误差越小 D.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典例1: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23cm、18.65cm、18.24cm、18.25cm、18.22cm。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 D )相差太多,需要去除 (18.23+18.24+18.25+18.22)÷4=18.235 需要四舍五入,精确度保持一致A.18.318cm B.18.32cmC.18.235cm D.18.24cm练习题1:(2023武汉市武珞路中学)某同学用分度值为 1cm 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共测量了 8 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 )A.5.236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练习题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图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练习题3:某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出同一木板的长度,记录结果如下:①17.82cm,②17.83cm,③17.81cm,④17.28cm,⑤17.81cm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接近于( )A.17.8175cm B.17.71cm C.17.82cm D.17.81cm练习题4:某同学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43cm、2.40cm、2.42cm,这个球的直径是( )A、2.415cm B、2.42cm C、2.420cm D、2.43cm练习题5: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宽度,在不同位置先后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 2.36cm,2.83cm,2.37cm,2.37cm。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A.2.37cm B.2.367cm C.2.36cm D.2.48cm2023~2024武汉市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测量及其误差测量方法:①累积法:以多求少或以少求多例: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先测100张纸的厚度例:测一座楼的高度,可以先测一层楼中一个台阶的高度②配合法:用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测量长度③例: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测量硬币的直径化曲为直:测量弯曲物体的长度例:将细线与被测部分轨迹重合,再将细线拉直,最后测量细线长度练习题1:(2021江夏一中)李阳同学为了测量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采用了以下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1_____mm.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2.36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0.59_____mm.练习题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时的情形,则相比较而言最佳的测量方式是( C )A B C D:练习题2: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小明想测量第五套人民币1元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中最佳的是( D )练习题3:用一根直尺和一把三角尺测量球的直径,如图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B )A. B. C. D.考点:错误与误差知识点四:误差与偏差(测量错误)1、误差是 测量值 和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误差产生原因: ①与测量时估读有关; ②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③受环境等因素影响2、测量错误产生原因:① 不遵循测量和仪器使用规则 ;②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3、减小误差方法:①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②采用具有更高 精确度的测量工具 ;③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 4、误差与错误:误差只能 减小 不能消除,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典例1: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C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错误)将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紧贴被测物体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错误)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练习题1:(2023武汉市武珞路中学)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误差是由于测量者操作错误而产生的,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B.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者估读而产生的误差C.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D.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练习题2:(2023武汉市华一寄宿中学)生活中经常要测量,测量的结果会产生误差,误差会影响测量精度。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 25.70c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避免误差练习题3:(2021六中上智)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测量结果和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B.误差的产生跟测量工具有关系,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小C.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随着精密仪器的不断出现,测量方法不断改进,误差不仅可以减小,而且可以避免练习题4: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 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练习题5: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确导致的C.读数时估读数字越多,误差越小 D.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典例1: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23cm、18.65cm、18.24cm、18.25cm、18.22cm。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 D )相差太多,需要去除 (18.23+18.24+18.25+18.22)÷4=18.235 需要四舍五入,精确度保持一致A.18.318cm B.18.32cmC.18.235cm D.18.24cm练习题1:(2023武汉市武珞路中学)某同学用分度值为 1cm 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共测量了 8 次,记录的结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则该物体长度是( C )A.5.236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练习题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图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长度应记为( C )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练习题3:某同学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出同一木板的长度,记录结果如下:①17.82cm,②17.83cm,③17.81cm,④17.28cm,⑤17.81cm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接近于( C )A.17.8175cm B.17.71cm C.17.82cm D.17.81cm练习题4:某同学测量小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2.41cm、2.43cm、2.40cm、2.42cm,这个球的直径是( B )A、2.415cm B、2.42cm C、2.420cm D、2.43cm练习题5: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宽度,在不同位置先后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 2.36cm,2.83cm,2.37cm,2.37cm。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A )A.2.37cm B.2.367cm C.2.36cm D.2.48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