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体会,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知识梳理】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文明产生的前提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表现 原始社会早期 (旧石器时代) 食物获取 采集和渔猎
社会状况 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
原始社会晚期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 培植作物 西亚地区 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
南亚 芋头
中国 水稻和粟
中南美洲 南瓜、玉米、甘薯
驯养动物 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
影响 ①生产方式变化: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②生活方式变化:从流浪到定居,且居住点由聚落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③社会分工出现:出现农业、手工业、管理和文化创造(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等分工。
文明产生的标志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自然条件 兴起过程 文明成果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①文明产生:公元前3500年左右 ②城市国家: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 政治制度 文化成就
①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 ②加强中央集权: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 ③《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合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利益和权威。 ①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②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③在与洪水的斗争中,诞生了洪水和方舟传说。 ④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 ①东北非的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①文明兴起:公元前3500年左右 ②初步统一:公元前3100 年左右 ①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②专制统治: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③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 ①文学: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 ②文字:象形文字。 ③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 ④代表性建筑:金字塔 ⑤主要的书写材料:莎草纸
自然条件 兴起过程 文明成果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①文明产生:公元前3千纪 ②国家出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政治制度 文化成就
种姓制度: ①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②社会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③影响;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宗教:婆罗门教和佛教 ②世界上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③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④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 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①文明产生:公元前2千纪,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诞生 ②公元前8——前6世纪,城邦发展起来 城邦民主制度 ①形成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②特征:小国寡民 ③典型代表: A.斯巴达: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 B.雅典: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在雅典,公民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④局限性: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①文学: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历史: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问题探究】
1.根据教材内容,概述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过程。
2.古代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 体现了怎样的唯物史观?
材料一: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材料二:看,这位伟大的君主,既不向我们征税,也不强迫我们服劳役,……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 ——均摘自《全球通史》
原因 两河流域易受外部势力侵略,河水上涨没有规律因而具有悲观和恐惧的色彩君主专制制度和利用法典治理,洪水和方舟的传说,楔形文字也是其环境影响的产物。尼罗河流域定期泛滥还提供交通条件,较早地实现了统一,太阳历的制定、金字塔的修建,莎草纸为书写材料等等
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