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分析 课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分析 课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爱国情怀 道德修养: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从事迹中感悟孙中山精神 法治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健全人格: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 责任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事迹与爱国情怀 难点:学习并领悟孙中山精神
三、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
四、评价任务 1.链接生活,感悟革命党人的爱国情怀。 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结合自身经验,列举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爱国事迹列举4个及以上得3星; 列举1-3个得2星; 能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说明得2星。( )分析案例,理解孙中山精神认真阅读,积极分析得1星; 能准确概括得4星; 概括不够全面得3星。( )
2.讨论明晰,学会奋发图强。 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通过课堂讨论,知道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积极参与讨论得1星; 能够说出1点得1星; 能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得2星。( )
3.课时学习评价 第一课时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学习爱国情怀,奋发图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在中国有这样一条路,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身影,南京的中山路、上海的中山路、广州的中山路、芜湖的中山路……有人这样说:有多少城市,就有多少中山路。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中山路吗?这个名字是怎么由来的? 通过引领学生观看中山路等图片,引出对本节课话题的思考。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
讲授新课 环节一:革命先驱孙中山 时局图分享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思考交流:清政策的态度及做法? 教师引领:在这个条约签订之后,慈禧太后说出了那句让她更加“名垂青史”的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同欢,也就是说,作为统治者,对于以上侮辱性的丧失国格的条约,内心是接受的,并且愿意与列强携手同进退。 3.活动园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我国很多城市都留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在他逝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在广州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他的家乡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南京的中山陵更是长年迎接着从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人们。 思考: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4.阅读感悟:立志报国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早年到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但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他很是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 5.合作探究: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的道路上最先是怎样做的呢?他第一次提出一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是什么? 教师引领: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6.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结合下面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查查它们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解。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孙中山 (1)结合以上内容谈一谈孙中山先生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 (2)查阅资料,了解孙中山先生革命的理念是什么。 (3)谈一谈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史中你学习到了什么精神,对你有什么影响。 7.归纳总结: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做出的贡献 教师引领:(1)创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政党。 (2)提出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影响了后面的武昌起义。是广泛意义的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4)建立中华民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领导捍卫共和的一系列斗争。树立民主革命的丰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6)转变思想,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发帝反封建目标。 (7)确定与共产党合作,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起步之功。 8.相关链接: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当年在 《建国方略》一书中构想的中国建设的蓝图在百年前因种种条件难以实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这个蓝图早已实现。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教师引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孙中山先生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环节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1.话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教师引领: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 2.故事交流会: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讲一讲我们收集烈士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 示例:革命英雄——喻培伦 喻培伦在广州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炸弹,为起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一边冲锋一边投弹,最后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不幸被俘。在敌人面前,他拒不吐露革命机密,最后英勇就义。 教师引领:革命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英烈们为国为民,敢于牺牲,书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诗篇。 阅读角: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率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进攻两广总督署。革命党人奋勇冲杀,与清军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后,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起义失败后,人们找到了在这次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的遗骸 72 具,将其合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4.思考交流: 武昌起义的结局是怎样的?有什么影响?历史上把这次具有伟大意义的革命称作什么革命? 教师引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环节一:通过幻灯片展示“时局图”,并向学生介绍当时的中国时局,引出学生对时局的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为革命先驱孙中山这一话题的探究做好铺垫。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园”活动,引导学生深刻思考人们为什么纪念孙中山先生,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孙中山的事迹材料,使学生交全面的了解孙中山,同时培养学生为国奋斗的情怀。 通过组织学生填写表格,共同完成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使学生条理清晰的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迹,使知识更系统化,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引导学生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三道思考题,同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做出的贡献,有效的落实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相关链接”活动,引导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孙中山的事迹,从而激励学生早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争光。 环节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话题探究,使学生初步了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通过组织学生“故事交流会”活动,引导学生大胆介绍自己所知的相关人物和事件,集思广益,共同感受革命英雄事迹。 通过组织学生认真阅读“黄花岗起义”的详细经过,使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教育 环节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于问题的了解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引导。完成评价量表1。 教师通过认真观察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及时做出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参与表格填写活动及对问题梳理的准确程度,及时引导并评价。 教师通过考察学生参与阅读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做出鼓励和评价。 环节二: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问题的了解程度。 教师对学生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引导,同时完成评价量表2.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过程中的表情变化及回答的答案,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孙中山的事迹和辛亥革命的成果,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是他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提出号召,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回顾课堂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作业布置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谈谈你的想法。 通过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夯实知识。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1课时
内容总览
单元学习内容
01
单元教学情境
02
教学目标
03
新知导入
04
新知讲解
05
06
目录
课堂总结
06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07
单元学习内容
单元内容一览表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
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历史警示 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9.中国有了共产党 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志向胜利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外交政策辉煌成就模范人物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 单元教学情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 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抗争精神的意义 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 归纳革命党人对中国所做贡献 感悟孙中山精神 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情感
中国有了共产党 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 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 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 行动上培养对中国党的热爱意识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 分析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 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 日常行活中增强责任意识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变化历程 感受建国的艰辛 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主人翁意识
富起来到强起来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搜集祖国日益富强的事例,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归纳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意义 珍惜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爱国情怀
道德修养: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等方式,从事迹中感悟孙中山精神
法治观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健全人格: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
责任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国有这样一条路,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它的身影,南京的中山路、上海的中山路、广州的中山路、芜湖的中山路……有人这样说:有多少城市,就有多少中山路。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中山路吗?这个名字是怎么由来的?
新知导入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一 革命先驱孙中山
新知讲解
清政府的作为
慈禧
在这个条约签订之后,慈禧太后说出了那句让她更加“名垂青史”的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同欢,也就是说,作为统治者,对于以上侮辱性的丧失国格的条约,内心是接受的,并且愿意与列强携手同进退。
新知讲解
中山大学
孙中山纪念公园
孙中山故居
新知讲解
南京中山陵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我国很多城市都留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在他逝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在广州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他的家乡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南京的中山陵更是长年迎接着从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人们。
活动园
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新知讲解
立志救国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早年到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但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他很是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
新知讲解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的道路上最先是怎样做的呢?他第一次提出一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是什么?
新知讲解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1911年
1905年
1894年
时间
主要事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革命目标
新知讲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新知讲解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结合下面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查查它们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解。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孙中山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1.结合以上内容谈一谈孙中山先生对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
2.查阅资料,了解孙中山先生革命的理念是什么。
3.谈一谈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史中你学习到了什么精神,对你有什么影响。
新知讲解
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做出的贡献
1.创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和政党。
2.提出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影响了后面的武昌起义。是广泛意义的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4.建立中华民国,建立资产阶级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领导捍卫共和的一系列斗争。树立民主革命的丰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6.转变思想,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明确发帝反封建目标。
7.确定与共产党合作,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起步之功。
新知讲解
相关链接: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当年在 《建国方略》一书中构想的中国建设的蓝图在百年前因种种条件难以实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这个蓝图早已实现。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知讲解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孙中山先生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新知讲解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临时参议院成员合影
孙中山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二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话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新知讲解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
新知讲解
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讲一讲我们收集烈士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
故事交流会:
新知讲解
革命英雄——喻培伦
喻培伦在广州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炸弹,为起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一边冲锋一边投弹,最后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不幸被俘。在敌人面前,他拒不吐露革命机密,最后英勇就义。
新知讲解
彭楚藩
杨洪胜
刘复基
革命党人彭楚藩、杨洪胜、刘复基三人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三人痛斥时政,慷慨不屈。
新知讲解
革命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英烈们为国为民,敢于牺牲,书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诗篇。
新知讲解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率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进攻两广总督署。革命党人奋勇冲杀,与清军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后,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起义失败后,人们找到了在这次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的遗骸 72 具,将其合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阅读角
新知讲解
武昌起义的结局是怎样的?有什么影响?历史上把这次具有伟大意义的革命称作什么革命?
新知讲解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们,是他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课堂总结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革命先驱孙中山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板书设计
我的纪念方式是:
我的活动感受是: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谈谈你的想法。
作业布置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主题为《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聚焦国家复兴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国情教育”中“通过历史故事和模范人物事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想信念。”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百年追梦,复兴中华”。
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单元内容一览表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历史警示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9.中国有了共产党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志向胜利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外交政策辉煌成就模范人物12.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本单元链接百年梦想、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
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本组教材以“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为主题,包括《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六课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走过的百年追梦历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本单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是一"段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欺凌与屈辱的历史,这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建设自己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党带领人民不断艰辛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梦。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表1《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抗争精神的意义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归纳革命党人对中国所做贡献感悟孙中山精神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情感中国有了共产党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行动上培养对中国党的热爱意识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分析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日常行活中增强责任意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变化历程感受建国的艰辛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主人翁意识富起来到强起来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搜集祖国日益富强的事例,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归纳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意义珍惜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感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进行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3.在收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的基础上,举办反映生活变化和祖国发展变化的小型展览。4.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
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三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能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在实际生活中能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初中
小学
五上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五下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八上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