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八课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道德修养: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感受革命果实的来之不易 法治观念:借助史料,学会辩证的看待辛亥革命 健全人格:学习辛亥精神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责任意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树立爱国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学习辛亥革命精神三、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四、评价任务 1.链接生活,感悟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历史影响。 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结合自身经验,列举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历史影响列举4个及以上得3星; 列举1-3个得2星; 能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说明得2星。( )分析案例,理解革命果实来之不易认真阅读,积极分析得1星; 能准确概括得4星; 概括不够全面得3星。( )2.讨论明晰,学会辩证的看待辛亥革命。 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通过课堂讨论,知道辩证看待辛亥革命,树立奋发图强志向积极参与讨论得1星; 能够说出1点得1星; 能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得2星。( )3.课时学习评价 第一课时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树立爱国情怀,奋发图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回忆在电视上看到演清朝的电视剧里面男人们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男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剪短发的呢 教师引领: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通过组织学生回忆电视剧中的情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引出本节课内容。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讲授新课 环节一:中华民国成立 1.看图思考: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亚洲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那究竟什么是民主呢 什么是共和呢?说说你的理解。 历史再现:甲午战争 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3.合作探究: 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亚洲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那究竟什么是民主共和呢?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引领: 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 4.活动园:你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吗?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资料 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迅猛发展,客观形势迫切要求革命党人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 1911年12月29日,已经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聚南京,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教师引领: 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知识小结: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17个省的45名代表,还有华侨革命党人列席会议。孙中山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读图识意 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很多法令,书中提到的是哪部法令?这部法令都提出了哪些规定?你能理解大概意思吗? 6.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条目, 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彰显了什么样的理念,与封建法规有何不同?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 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 许多法令。 约法第一次强调:“中华民国,由 中华人民组之。”“中华民国之主 权,属于国民全体。” 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 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 法律链接:资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资料分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许多法令。约法第一次强调:“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环节二: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资料分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 党人大力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 新风潮席卷一时。剪发辫、禁缠足、 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 倡女权、易服饰、禁止贩卖人口,倡 导自由婚姻等,逐渐称谓社会潮流,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有人说辛亥革 命是从“头”到 “脚”的革命,你 知道什么意思吗? 根据资料三尝试理 解这句话的含义。 2.同学们,请自主学习课文三份小资料,思考: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3.拓展总结: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訵,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他的丰功伟绩会将永载史册! 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革命先辈们的不断探 求救国救民之路,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牢记历史, 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榜样, 为 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4.想一想: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小贴士:(1)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只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 (2)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获得农民的支持。 (3)辛亥革命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重新建构社会结构。 教师引领: 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环节一: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中华民国成立的图片,使学生感染历史的同时,思考探究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考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民主共和的理解,使学生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科学的理解知识。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园”活动,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孙中山进行的积极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读图识意活动,借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条文,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思考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通过组织学生认真分析辛亥革命新风尚的展示,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 通过组织学生拓展总结活动,师生共同总结孙中山一生的追求和所做的贡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组织学生对“辛亥革命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的思考交流,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辛亥革命,升华主旨。 环节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于问题的了解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引导。完成评价量表1。 教师通过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及时做出评价与鼓励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程度,及时做出评价。 环节二: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问题的了解程度。 教师对学生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引导,同时完成评价量表2.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过程中的表情变化及回答的答案,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革命先辈们的不断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牢记历史,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榜样,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提出号召,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回顾课堂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报制作,来纪念中华民国成立,铭记历史。 通过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夯实知识。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第2课时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内容总览单元学习内容01单元教学情境02教学目标03新知导入04新知讲解0506目录课堂总结06板书设计作业布置07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内容一览表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历史警示 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9.中国有了共产党 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志向胜利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外交政策辉煌成就模范人物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 单元教学情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 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抗争精神的意义 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 归纳革命党人对中国所做贡献 感悟孙中山精神 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情感中国有了共产党 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 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 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 行动上培养对中国党的热爱意识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 分析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 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 日常行活中增强责任意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变化历程 感受建国的艰辛 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主人翁意识富起来到强起来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搜集祖国日益富强的事例,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归纳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意义 珍惜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感政治认同: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历史影响道德修养: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感受革命果实的来之不易法治观念:借助史料,学会辩证的看待辛亥革命健全人格:学习辛亥精神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责任意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树立爱国意识学习目标新知导入回忆在电视上看到演清朝的电视剧里面男人们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男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剪短发的呢 新知导入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亚洲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那究竟什么是民主呢 什么是共和呢?说说你的理解。新知讲解目标导学一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民主共和渐入人心。甲午战争中华民国的成立是亚洲建立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那究竟什么是民主共和呢?说说你的理解。新知讲解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新知讲解活动园你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吗?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资料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迅猛发展,客观形势迫切要求革命党人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1911年12月29日,已经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聚南京,商讨组织临时中央政府,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新知讲解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总统府新知讲解爱新觉罗 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新知讲解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17个省的45名代表,还有华侨革命党人列席会议。孙中山以绝对多数票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新知讲解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很多法令,书中提到的是哪部法令?这部法令都提出了哪些规定?你能理解大概意思吗?新知讲解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条目,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彰显了什么样的理念,与封建法规有何不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 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 许多法令。约法第一次强调:“中华民国,由 中华人民组之。”“中华民国之主 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 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资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彰显民主、平等理念新知讲解活动园你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吗?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资料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许多法令。约法第一次强调:“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新知讲解新知讲解目标导学二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有人说辛亥革 命是从“头”到 “脚”的革命,你 知道什么意思吗? 根据资料三尝试理 解这句话的含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 党人大力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 新风潮席卷一时。剪发辫、禁缠足、 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 倡女权、易服饰、禁止贩卖人口,倡 导自由婚姻等,逐渐称谓社会潮流,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资料: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知讲解同学们, 请自主学习课文 三份小资料, 思考: 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新知讲解剪发辫禁缠足新知讲解清末服饰民国服饰易服饰清末服饰民国服饰新知讲解废跪拜握手礼跪拜礼新知讲解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訵,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他的丰功伟绩会将永载史册!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革命先辈们的不断探 求救国救民之路, 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是分不开的, 让我们牢记历史, 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榜样, 为 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拓展总结新知讲解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想一想新知讲解1、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只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2、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获得农民的支持。3、辛亥革命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重新建构社会结构。小 贴 士新知讲解辛亥革命是 20 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虽然它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但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新知讲解同学们!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革命先辈们的不断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牢记历史,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榜样,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课堂总结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板书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报制作,来纪念中华民国成立,铭记历史。作业布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主题为《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聚焦国家复兴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国情教育”中“通过历史故事和模范人物事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想信念。”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单元内容一览表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历史警示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9.中国有了共产党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志向胜利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外交政策辉煌成就模范人物12.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本单元链接百年梦想、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本组教材以“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为主题,包括《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六课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走过的百年追梦历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本单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是一"段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欺凌与屈辱的历史,这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建设自己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党带领人民不断艰辛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梦。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表1《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抗争精神的意义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归纳革命党人对中国所做贡献感悟孙中山精神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情感中国有了共产党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行动上培养对中国党的热爱意识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分析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日常行活中增强责任意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变化历程感受建国的艰辛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主人翁意识富起来到强起来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搜集祖国日益富强的事例,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归纳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意义珍惜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感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进行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3.在收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的基础上,举办反映生活变化和祖国发展变化的小型展览。4.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三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能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在实际生活中能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初中小学五上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五下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八上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中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2课时 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整体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