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九课 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感受革命先辈勇于奋斗、无惧牺牲的革命精神 道德修养:通过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法治观念: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 健全人格: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 责任意识: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意识,树立家国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难点:感受革命先辈的牺牲精神,以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三、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四、评价任务 1.链接生活,感悟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 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结合自身经验,列举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列举4个及以上得3星; 列举1-3个得2星; 能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说明得2星。( )分析案例,理解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认真阅读,积极分析得1星; 能准确概括得4星; 概括不够全面得3星。( )2.讨论明晰,学会辩证的看待辛亥革命。 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通过课堂讨论,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意义积极参与讨论得1星; 能够说出1点得1星; 能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得2星。( )3.课时学习评价 第一课时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树立爱党情怀和家国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齐唱歌曲,谈感想:《义勇军进行典》 同学们,从这首歌曲中你能学到什么?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师引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有了共产党》 通过引导学生齐唱国歌,感受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讲授新课 环节一:新文化运动 1.活动:求索吧,我的国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灯,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各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2.中国近代史年代尺 思考:中国的希望之路到底在何方? 3.历史的记忆——五四运动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在这场由帝国主义操纵的会议上,日本要求把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一无理要求得到了英、法的支持。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 北洋政府屈服于列强的压力,准备在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 3.阅读角: 查一查,五四运动中都提出了哪些口号? 议一议,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如此不平等的待遇? 教师引领:五四运动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废除二十一条; 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抵制日货。 不平等待遇原因: 巴黎和会是一战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一次会议。为了保护所谓大国利益,会议将参加国划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英法美意日五大强国,中国被划在第二等。参会资格的不同决定了中国利益最终不被重视。这就是弱国无外交。 4.活动:探寻,黑暗中的一缕曙光 小组合作讨论: 打开课本,探索: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系统地传播呢? 交流提示: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 教师引领: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 ---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活动:谱写革命青春乐章 想一想,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 教师引领:李大钊内心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相信革命终会胜利,故而慷慨赴死; 李大钊想用自己的死唤醒中国人民,他是为中国革命而牺牲,故而无惧; 李大钊具有民族气节,坚贞不屈,不愿因反动军阀的迫害而背叛组织,便从容赴死。 6.借助插图和你查阅的资料,说说你的发现? 《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 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李大钊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7.交流发现: 《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我看到《新青年》目录上刊登的文章主要是当时爱国青年写的文章,其中胡适、鲁迅也在上面发表过一些新的思想。 环节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萌新芽,奠基础 阅读教材,了解一大召开过程。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会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其中包括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等等。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2.自主学习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活动:开天辟地大事件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读图解意:你知道“南湖红船”的来历吗? 教师介绍:1921年7月30日晚,会议正在进行时,一名陌生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他的举动引起大家警觉。会议被迫终止,大部分代表迅速搬离。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木船上继续进行。 4.党旗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镰刀、锤头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小启示:当代学生应如何 今天的学生,仍然要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坚定理想、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节一: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求索吧,我的国”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通过组织学生研读“五四运动”相关材料,较详细的了解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阅读角”活动,引导学生查找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并列举当时中国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谱写革命青春乐章”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对学生进行民族气节教育。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关于新青年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对《新青年》这一杂志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为祖国而奋斗的精神。 环节二:通过组织学生“萌新芽,奠基础”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过程,拓展历史视野 通过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单”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表格,条理清晰的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相关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归纳理解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认读党旗,解读党旗各组成部分的寓意,使学生更科学的认识党旗,更多的了解中国共产党。 通过“小启示”活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于问题的了解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引导。完成评价量表1。 教师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及时做出正确的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积极性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对学生做出鼓励和评价。 环节二: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问题的了解程度。 教师对学生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引导,同时完成评价量表2.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过程中的表情变化及回答的答案,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堂总结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提出号召,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回顾课堂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作业布置 让我们一起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为我的国点赞! 通过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夯实知识。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8张PPT)9.中国有了共产党第1课时内容总览单元学习内容01单元教学情境02教学目标03新知导入04新知讲解0506目录课堂总结06板书设计作业布置07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内容一览表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历史警示 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9.中国有了共产党 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志向胜利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外交政策辉煌成就模范人物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 单元教学情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 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抗争精神的意义 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 归纳革命党人对中国所做贡献 感悟孙中山精神 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情感中国有了共产党 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 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 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 行动上培养对中国党的热爱意识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 分析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 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 日常行活中增强责任意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变化历程 感受建国的艰辛 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主人翁意识富起来到强起来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搜集祖国日益富强的事例,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归纳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意义 珍惜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感政治认同:了解历史、铭记历史,感受革命先辈勇于奋斗、无惧牺牲的革命精神道德修养:通过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理解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法治观念: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健全人格: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责任意识: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意识,树立家国意识教学目标齐唱歌曲,谈感想同学们,从这首歌曲中你能学到什么?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知导入求索吧,我的国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灯,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各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知讲解目标导学一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年代尺中国的希望之路到底在何方?新知讲解历史的记忆——五四运动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在这场由帝国主义操纵的会议上,日本要求把德国在中国山东侵占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这一无理要求得到了英、法的支持。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北洋政府屈服于列强的压力,准备在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新知讲解阅读角查一查,五四运动中都提出了哪些口号?我查到:议一议,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如此不平等的待遇?我的理解:新知讲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抵制日货。五四运动口号弱国无外交巴黎和会是一战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一次会议。为了保护所谓大国利益,会议将参加国划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英法美意日五大强国,中国被划在第二等。参会资格的不同决定了中国利益最终不被重视。这就是弱国无外交。不平等待遇原因新知讲解活动:探寻,黑暗中的一缕曙光小组合作讨论: 打开课本,探索: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系统地传播呢?交流提示: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新知讲解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新知讲解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新知讲解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新知讲解广州代表陈公博包惠僧新知讲解活动:探寻,黑暗中的一缕曙光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7年被发动军阀杀害,时年38岁。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新知讲解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活动:谱写革命青春乐章想一想,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新知讲解李大钊内心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相信革命终会胜利,故而慷慨赴死;李大钊想用自己的死唤醒中国人民,他是为中国革命而牺牲,故而无惧;李大钊具有民族气节,坚贞不屈,不愿因反动军阀的迫害而背叛组织,便从容赴死。新知讲解《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李大钊是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借助插图和你查阅的资料,说说你的发现?新知讲解交流发现《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我看到《新青年》目录上刊登的文章主要是当时爱国青年写的文章,其中胡适、鲁迅也在上面发表过一些新的思想。新知讲解陈独秀李大钊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新知讲解十月革命暴发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目标导学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知讲解阅读教材,了解一大召开过程。萌新芽,奠基础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会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其中包括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等等。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新知讲解时间地点代表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自主学习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上海 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权,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和党徽新知讲解二、中国共产党成立活动:开天辟地大事件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一大”会址“一大”召开新知讲解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你知道“南湖红船”的来历吗?新知讲解二、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30日晚,会议正在进行时,一名陌生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他的举动引起大家警觉。会议被迫终止,大部分代表迅速搬离。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木船上继续进行。南湖红船新知讲解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新知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镰刀、锤头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知讲解红船精神不断延续新知讲解红船精神不断延续我想对党说......新知讲解努力学习敢于创造勤于实践今天的学生,仍然要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坚定理想、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小启示:当代学生应如何新知讲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课堂总结中国有了共产党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板书设计让我们一起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为我的国点赞!作业布置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主题为《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聚焦国家复兴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国情教育”中“通过历史故事和模范人物事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想信念。”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单元内容一览表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历史警示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9.中国有了共产党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志向胜利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外交政策辉煌成就模范人物12.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本单元链接百年梦想、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本组教材以“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为主题,包括《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六课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走过的百年追梦历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本单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是一"段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欺凌与屈辱的历史,这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建设自己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党带领人民不断艰辛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梦。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表1《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抗争精神的意义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归纳革命党人对中国所做贡献感悟孙中山精神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情感中国有了共产党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行动上培养对中国党的热爱意识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分析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日常行活中增强责任意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变化历程感受建国的艰辛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主人翁意识富起来到强起来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搜集祖国日益富强的事例,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归纳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意义珍惜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感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进行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3.在收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的基础上,举办反映生活变化和祖国发展变化的小型展览。4.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三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能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在实际生活中能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初中小学五上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五下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八上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中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9. 中国有了共产党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9.中国有了共产党 第1课时 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整体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