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课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道德修养: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学习,能够体会全民抗战的无畏精神 法治观念:能够运用合作讨论、查阅资料的方式还原历史、尊重历史 健全人格: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 责任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责任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 难点:从历史事件中领会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四、评价任务 1.链接生活,感悟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 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结合自身经验,列举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件列举4个及以上得3星; 列举1-3个得2星; 能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说明得2星。( )分析案例,理解尊重历史,勿忘国耻认真阅读,积极分析得1星; 能准确概括得4星; 概括不够全面得3星。( )2.讨论明晰,学会体会全民抗战的精神。 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通过课堂讨论,体会全民抗战的精神积极参与讨论得1星; 能够说出1点得1星; 能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得2星。( )3.课时学习评价 第一课时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树立抗战精神,增强责任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图片解读: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2005年5月19日上午10点45分,卢沟桥上一位来自日本的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桥面。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 为什么日本老兵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 教师引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一话题。 通过组织学生读图片,结合教师出示的相关材料,了解历史,思考并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成功的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讲授新课 环节一:勿忘国耻 读图答题: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结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里的文字和图片,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 教师引领: 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历史再现: 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将永远被历史铭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惨遭日本铁蹄践踏,而我三千万东北同胞从此沦为奴隶,更有成千上万人家破人亡。 3. 公祭日是为了让我们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找回那段沉痛的回忆,学习中国人民奋勇抗争的精神。下面,让我们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相关书籍、纪录片、战犯日记等,了解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的资料,铭记那段历史。 (1)学生将在课前收集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全班交流。 4.活动园: 17岁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上月)14日大约有1万名年龄在15-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战炮,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抛进了江里,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幸地逃脱了。 《罗伯特·威尔逊日记》(1938年1月3日) 教师引领: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记录片、战犯日记等还有很多。查一查相关资料,铭记那段历史。 国土沦丧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对东北开始了长达14年的统治,这是国土沦陷之辱,是家破人亡之殇,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一天,永远记得回顾历史,为自己敲响警钟。 环节二:众志成城 历史再现: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至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 材料分析:材料:到1941年底,日军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回想自己在家中的表现,看看你在家中是否做到了自理、自立。 卢沟桥上的抵抗 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雕塑,你能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 活动:抗日热潮 (1)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2)解读“铜墙铁壁”: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雕塑,(出示雕塑)你能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 5.活动园: 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雕塑,你能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 教师引领:“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千百万爱国将士们在战场上溶血奋战,顽强抵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著名战役 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 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歼敌10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 八路军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了大规模攻击,攻克据点近3000个,歼灭日伪军400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体麟阁,赵登禹……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壮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6.中国军民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说说你知道的抗日英雄的故事吧! 7.革命先烈们的铮铮誓言 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 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朱德 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 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 8.看了这些英烈的抗战故事和铮铮誓言,最感动你的是什么?你学习到这些抗日英烈身上的哪些精神? 同学甲:最感动我的是抗日 英雄们宁死不屈的气节, 八女投江最小的女战士 只比我们大几岁,她们 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学习。 同学乙: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 段英勇抗争、不怕牺牲的悲 壮故事。有他们,才有我们 今天的幸福生活。 同学丙:在民族危亡关头, 这些抗日英雄挺身而 出,视死如归守卫国 家,这种爱国热情需 要我们继续传承。 同学丁:他们用生命和热血 守护了祖国,我们要感 谢、缅怀和纪念他们, 也要传承他们的革命精 神。 教师引领: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如火山般爆发,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点燃起抗日的烽火。 环节一:通过组织学生读图答题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相关材料,拓展历史知识视野。 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解决教师的思考题,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园”活动,借助17岁男孩讲述的故事,使学生理解南京大屠杀的相关材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环节二:通过“历史再现”活动,生动的展示“七七事变”的相关材料,了解历史真情。 通过多媒体展示卢沟桥上的抵抗相关历史事实,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通过“活动园”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铜墙铁壁”材料,使学生感受到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通过进行“著名战役”活动,向学生展示“血战台儿庄”和八路军的百团大战两则历史战役,使学生再现历史的同时,更深刻的感悟和培养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通过组织学生抗日英雄故事会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积极性。 通过组织学生大声朗读革命先烈们的铮铮誓言,感悟积累的基础上,归纳分享抗日英烈身上的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环节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于问题的了解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引导。完成评价量表1。 教师通过认真观察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做出点评。 环节二: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问题的了解程度。 教师对学生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引导,同时完成评价量表2. 教师通过认真观察学生研读材料的积极性,结合对问题的理解准确程度,及时做出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过程中的表情变化及回答的答案,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堂总结 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 提出号召,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回顾课堂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作业布置 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革命故事,你想说些什么?把要说的话整理出来,下节课交流分享。 通过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夯实知识。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课时内容总览单元学习内容01单元教学情境02教学目标03新知导入04新知讲解0506目录课堂总结06板书设计作业布置07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内容一览表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历史警示 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9.中国有了共产党 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志向胜利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外交政策辉煌成就模范人物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 单元教学情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 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抗争精神的意义 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 归纳革命党人对中国所做贡献 感悟孙中山精神 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情感中国有了共产党 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 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 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 行动上培养对中国党的热爱意识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 分析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 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 日常行活中增强责任意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变化历程 感受建国的艰辛 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主人翁意识富起来到强起来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搜集祖国日益富强的事例,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归纳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意义 珍惜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感政治认同: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道德修养: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学习,能够体会全民抗战的无畏精神法治观念:能够运用合作讨论、查阅资料的方式还原历史、尊重历史健全人格: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责任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责任意识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2005年5月19日上午10点45分,卢沟桥上一位来自日本的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桥面。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为什么日本老兵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新知导入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了中国大好河山。人民生灵涂,国土惨遭蹂躏,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目标导学一 勿忘国耻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结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里的文字和图片,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 新知讲解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新知讲解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将永远被历史铭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惨遭日本铁蹄践踏,而我三千万东北同胞从此沦为奴隶,更有成千上万人家破人亡。新知讲解 公祭日是为了让我们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找回那段沉痛的回忆,学习中国人民奋勇抗争的精神。下面,让我们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相关书籍、纪录片、战犯日记等,了解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的资料,铭记那段历史。(1)学生将在课前收集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2)学生全班交流。新知讲解活动园17岁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上月)14日大约有1万名年龄在15-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战炮,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抛进了江里,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幸地逃脱了。《罗伯特·威尔逊日记》(1938年1月3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记录片、战犯日记等还有很多。查一查相关资料,铭记那段历史。新知讲解国土沦丧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人对东北开始了长达14年的统治,这是国土沦陷之辱,是家破人亡之殇,我们应该永远铭记这一天,永远记得回顾历史,为自己敲响警钟。新知讲解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至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目标导学二 众志成城新知讲解回想自己在家中的表现,看看你在家中是否做到了自理、自立。材料:到1941年底,日军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新知讲解卢沟桥上的抵抗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雕塑,你能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新知讲解抗日热潮1.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2.解读“铜墙铁壁”: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雕塑,(出示雕塑)你能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 新知讲解活动园在位于北京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厅里,有一座名为铜墙铁壁”的雕塑,你能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吗?“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千百万爱国将士们在战场上溶血奋战,顽强抵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铜墙铁壁》雕塑新知讲解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歼敌10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1940年8月,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了大规模攻击,攻克据点近3000个,歼灭日伪军400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八路军百团大战新知讲解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体麟阁,赵登禹……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壮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新知讲解抗日英雄中国军民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说说你知道的抗日英雄的故事吧!新知讲解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新知讲解钢铁将士 —— 赵一曼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到东北,领导工人斗争,多次领导工人反日罢工。此后,赵一曼又发动群众,组建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成绩显著,受到当地民众的积极拥戴。1935年,赵一曼被日军俘虏,她强忍着日寇的酷刑,疼得几次昏死过去,却表现出一个中国人民保卫民族的决心,忠贞不渝,没有说出任何有关抗联的内容。次年,日军将赵一曼押送到珠河,面对无情的机枪,赵一曼大无畏地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1岁,赵一曼慷慨激昂的故事,让人感动得不禁落泪。新知讲解1938年10月上旬的一天夜里,东北抗联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主动吸引敌军火力,英勇抗击,最后在弹尽被围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毅然集体投江,壮烈殉国。她们牺牲时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她们的壮举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八女投江新知讲解抗日英雄赵登禹是第二十九军将领。在喜峰口战役中,他率部与敌军展开肉搏战。他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在镇守北平南苑的战役中,他虽身负重伤,但仍指挥作战,不幸壮烈殉国。临终时他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赵登禹新知讲解革命先烈们的铮铮誓言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 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朱德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 党员的信仰!——赵一曼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 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方志敏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戴安澜新知讲解看了这些英烈的抗战故事和铮铮誓言,最感动你的是什么?你学习到这 些抗日英烈身上的哪些精神?在民族危亡关头, 这些抗日英雄挺身而 出,视死如归守卫国 家,这种爱国热情需 要我们继续传承。他们用生命和热血 守护了祖国,我们要感 谢、缅怀和纪念他们, 也要传承他们的革命精 神。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 段英勇抗争、不怕牺牲的悲 壮故事。有他们,才有我们 今天的幸福生活。最感动我的是抗日 英雄们宁死不屈的气节, 八女投江最小的女战士 只比我们大几岁,她们 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学习。新知讲解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如火山般爆发,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点燃起抗日的 烽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新知讲解铭记历史永保和平新知讲解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课堂总结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勿忘国耻众志成城板书设计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革命故事,你想说些什么?把要说的话整理出来,下节课交流分享。作业布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主题为《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聚焦国家复兴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国情教育”中“通过历史故事和模范人物事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想信念。”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单元内容一览表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历史警示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9.中国有了共产党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志向胜利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外交政策辉煌成就模范人物12.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本单元链接百年梦想、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本组教材以“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为主题,包括《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六课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走过的百年追梦历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本单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是一"段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欺凌与屈辱的历史,这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建设自己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党带领人民不断艰辛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梦。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表1《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抗争精神的意义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归纳革命党人对中国所做贡献感悟孙中山精神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情感中国有了共产党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行动上培养对中国党的热爱意识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分析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日常行活中增强责任意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变化历程感受建国的艰辛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主人翁意识富起来到强起来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搜集祖国日益富强的事例,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归纳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意义珍惜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感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进行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3.在收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的基础上,举办反映生活变化和祖国发展变化的小型展览。4.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三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能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在实际生活中能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初中小学五上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五下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八上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中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10.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课时 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整体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