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问学:【课标要求】
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
2.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导学:【自主探究】
1.人口迁移原因、表现、影响 (划书)
2.物种大交换原因、表现、影响 (划书)
3.疾病传播的原因、表现、影响(划书)
4.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特点 (划书并写出)有哪些贸易线路?(划书)
5.拉开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的是 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划书并写出)
6.殖民扩张对亚非欧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划书并写出)
互学:【合作探究】
探究一:物种交换
材料一 由于有了玉米,原本在17世纪下半期出现人口衰退的法国和意大利,到18世纪人口开始回升……另一方面,猪、马、牛、羊等牲畜被欧洲人引入美洲,为生活在美洲的人们提供了肉食、奶类、皮毛和畜力。
材料二 从1519年开始,天花伴随着其他疾病的流行(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毁灭了阿兹特克帝国,不到一个世纪,墨西哥的土著居民由1700万锐减到130万。
——选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明朝后期,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也大大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产量,对明清两代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玉米)、洋芋、荞麦、燕麦或者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依据材料分析物种交换所带来的影响。
探究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阅读教材41-43页第二版块相关内容,绘制出“三角贸易”示意图、葡萄牙主导的贸易路线图、西班牙主导的贸易路线图。
1.三角贸易
2.葡萄牙主导的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
路线1:
路线2
3.西班牙主导的太平洋贸易
探究三:早期殖民扩张
材料四 哥伦布远航美洲的成功,一方面,以科尔特斯、皮萨罗为代表的一批欧洲殖民者,以征服性的战争把特诺奇蒂特兰和库斯科等著名古都洗劫一空,在印第安古文明的废墟上构筑起殖民主义大厦。另一方面,大授地制、大地产制、黑奴制在美洲的推行,加重了对印第安人的超经济剥削,却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美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殖民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强化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民族压迫,却为拉美走向相对的政治上的统一创造了前提。从哥伦布远航开始先后移植到美洲的各种农作物,带去的农具、家畜,以及为解决劳力缺乏而贩运来的黑奴,都为美洲的开发和各民族的交融开辟了道路。然而,在殖民统治时期逐渐生成的这些新的社会因素,绝不是殖民者恩赐给美洲人民的,而是在经济规律支配下,欧、美两种生产方式冲撞的结果。
——摘编自洪国起《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习学:【巩固练习】
1.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其陪嫁包括221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皇后高雅的品茶习惯,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这说明( )
A.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B.商业革命促使奢侈风气盛行
C.葡萄牙垄断了与中国的对外贸易 D.英国对茶叶的依赖日益增强
2.15-16世纪,世界很多地区出现族群混合现象。其中移民最为集中、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是( )
A.非洲 B.亚洲 C.美洲 D.欧洲
3.美国历史学者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在其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次提出“哥伦布大交换”的概念。以下为该书的目录节选,可知“哥伦布大交换”( )
章节 名称
第一章 发现新世界(新旧大陆,对比分明)
第二章 细菌战役(大征服者与夺命疫病)
章节 名称
第三章 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
第五章 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从生态和经济的视角着眼 B.呈现双向性和均衡性特点
C.范围涉及的是欧洲和美洲 D.不利于美洲经济社会发展
4.史籍记载了新航路开辟后天花在阿兹特克人中传播的惨状:“尸体的恶臭如此强烈,在我们的祖辈和父辈死于天花后,有半数的人逃向旷野。野狗和秃鹫贪婪地吞下他们的尸体”。这一现象( )
A.凸显了美洲原住民医疗水平落后 B.使欧洲人得以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C.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主观选择 D.打破了非洲大陆多元文明的平衡
5.下面是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国际贸易示意图,由此推断( )
A.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加速 B.欧洲人口迅速增长
C.美洲高产作物传遍世界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6.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班牙在浩渺的太平洋经营了一条“太平洋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马尼拉帆船贸易”。该贸易( )
A.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进行 B.使西班牙率先实现了社会转型
C.揭开了跨洲商业贸易序幕 D.刺激了中国东南地区经济发展
7.如图为某一历史事件影响的示意图。最切合的主题应该是( )
A.亚非拉之间物种交换 B.血与火的殖民与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8.公元11世纪至17世纪,葡、西、英、荷等西欧诸国纷纷开拓新航线,发现新大陆,展开贸易权争夺及殖民地建设。其中,扮演强大推手的竟然是香料。从此,世界上拉开了长达600年大航海时代的“香料战争”。这说明( )
A.价格革命降低了欧洲人的生活水平 B.美洲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
C.欧亚贸易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D.“香料战争”消除了不同阶级差别
9.《金融的逻辑》一书中写道:“新航路开辟后,航海贸易风险太大,可能有些船会沉没,船员沿途可能死去,如果由众多个人共同参股集资,每位股东的责任最多是损失掉所投入的股金,不承担更多的风险。”以上现象反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了(  )
A.海上贸易频繁 B.商品价格上涨
C.经营方式变革 D.商路中心转移
10.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 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
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 D.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1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  )
A.殖民掠夺残酷无情 B.先进思想观念传入美洲
C.世界走向整体发展 D.资本主义制度向外扩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