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49张PPT)-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49张PPT)-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宪法专册
第一单元
“宪法原则”
第二单元
“权利和义务”
第三单元
“国家机构”
第三单元
“政治经济制度”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宪法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宪法保障公民权利,规定公民义务,确立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设置我国的国家机构。最终是为了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
法制教育专册
0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 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P3
2. 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与根本制度。P4
★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
★4.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4
5. 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P5
阅读课本3-5页正文部分,将下列各题答案找到并将问题写在课本相应位置,重点词语进行圈点。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3)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与根本制度
《宪法》第一章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国家性质
根本制度
事迹回顾:2021年7月2日,在阿克陶县木吉乡牧民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帮游客推车谢绝报酬,并亮出胸前的党员徽章,这一温暖瞬间冲上热搜榜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亮出党员徽章大叔”
“ 亮出党员徽章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作出庄严承诺:“我将继续为祖国守好边疆,为群众、为家乡、为祖国去做更多的事情!”
你还记得那位亮出党员徽章的新疆大叔吗?
思考:结合材料说一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4)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的性质决定
党的优势决定
★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2年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会议指出,治理好我们这个拥有9500万党员的大党、这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一切的?
(1)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3)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4.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只遵守党章就可以了,不必遵守宪法,党纪高于国法!
辨析
VS
坚持宪法至上,党纪严于国法,而不是党纪高于国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5、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02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5-8
★2.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5-6
阅读课本5-7页正文部分,将下列各题答案找到并将问题写在课本相应位置,重点词语进行圈点。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为什么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人民
公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公民
公民
人民
明晰“公民与人民”
人民
公民
敌人
具有中国国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和人民的敌人)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爱国者
法律概念(与国籍有关)
政治性概念(与敌人相对)
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藏独、疆独和台独势力、邪教、极端仇视社会主义的人等)
易混易错
人民≠公民
明晰权力 VS 权利
国家权力(公权力)
政治概念。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多用于国家政权方面,与服从相对应。
权责统一(掌握公权要为人民服务)
通常搭配:国家权力,人民权力
公民权利(私权利)
法律概念。与义务相对应。
权责统一(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的)。
通常搭配:公民权利。
易混易错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宪法》第六条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区别各种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如:
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如:
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
美国、英国、欧洲国家……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解读第六条,可以看出来国家在哪方面保障权力属于人民呢?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土地、道路、河流、原材料等
思考: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否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代表人民行使
人民
人民代表
产生
国家权力
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人民行使
属于
行使
间接
直接
直接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有哪些呢?
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第一章 总 纲
第二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的武装力量主要为谁服务?
我国的国家安全主要靠谁去维护呢?
人民军队
人 民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归根结底
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负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目的)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03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 我国最大的人权和人权的显著特点是什么?P8
★2. 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P8-9
3. 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8
★4. 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8-P10
阅读课本7-11页正文部分,将下列各题答案找到并将问题写在课本相应位置,重点词语进行圈点。
什么是人权?
人权就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即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村书屋
开展再就业培训
以下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受教育权
生命健康权
文化权利
劳动权
★1.什么是最大的人权?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1.我国人权的显著特点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思考: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是否只有中国公民?
(1)主体广泛: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3.人权的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内容广泛:
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3.人权的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人权的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人权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1)人权主体广泛:
首要的基本人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我国公民
外国人
个 人
群体
《宪法》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4.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立法
执法
司法
普法教育
监察
我国具体从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保护无人照料的被监护人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4.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思考:民法典的修改说明了什么?
(2)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构筑全方位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
近年来,我国及时修改刑法,取消9个死刑罪名,提高对死缓罪犯执行死刑的门槛;
通过特定的单行立法来对人权进行保障。现阶段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针对特定群体规定的保障措施,如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另一种是针对特定事项作出规定,如制定反家庭暴力法、慈善法等。
思考:构筑全方位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体现了国家通过何种方式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4.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图片说明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3)执法:行政机关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图片说明监察机关对哪些人员进行监督?
★4.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图片说明监察机关对哪些人员进行监督?
(4)监察: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某县一领导之子殴打他人触犯法律,公安机关将他拘留,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在即将开庭审理前,该领导委托他人向法官贿赂,贿赂不成又用权势相压。法官不为所动,秉公处理了此案。
1.该领导的行为,如何评价?
2.你支持法官的做法吗?说明理由。
干预司法公正;违背公平正义;违反道德、触犯法律等。
★4.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5)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结合以上图片,要把人权理想变为现实,国家应该怎样做?
(6)宣传: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立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3)执法:行政机关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监察: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6)宣传: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4.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国家机关: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如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监察机关要依法监督、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等。
(2)法治教育: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4.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简洁版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如何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课堂小结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最大的人权和人权的显著特点?
★2.我国为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
★3.人权的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随堂练习
1.2023年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周强指出,全国法院依法惩治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2018年至2022年,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3万件4.6万人,严惩利欲熏心的造假者、滥用职权的渎职者,对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分子依法宣告从业禁止,守护百姓餐桌安全、用药安全。这说明国家在 方面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A.立法 B.执法 C.监察 D.司法
D
2.2023年3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牢记人民政府前面的“人民”这两个字,扎扎实实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这体现了( )
①公民是国家的主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②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基本原则
③我国政府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下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和法律
②中国共产党要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③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行政兴国的重大职责
④中国共产党可以超越宪法治国理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执政兴国
不可以
4.“城市更新项目在哪里,临时党支部就建在哪里。”2023年4月7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街城市更新项目临时党支部正式挂牌成立,借力“红色引擎”加快完成该区域内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城市更新项目任务。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哪里任务最重,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这表明( )
①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
②党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④共产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政府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无关
5.奋进“十四五”启航新征程2022年必将载入史册,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二十大)将于2022年秋季在北京召开。材料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在这段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中披荆斩棘,引领着中华民族一路奋勇向前。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好制度”的保障下,中国才能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才能成功克新冠、抓脱贫、化危机、应变局,这也不断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材料三 “十三五”期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应当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结合材料二,为了保证人民“坐牢江山”、创造美好生活,请谈谈你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解。
【答案】(1)①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④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⑥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等。
(2)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中国共产党始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