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免疫学的应用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免疫学的应用课件-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第4章 免疫调节
新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通过讨论说明疫苗的作用,解释其作用机理。 2.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关系,解释器官移植的原理和其所面临的问题。 1.强化崇尚科学的意识,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2.关注生物科技前沿成果,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免疫学的进步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2
器官移植
3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
1
疫 苗


CONTENTS
4
习题巩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免疫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
公元16世纪,中国人首先用人痘疫苗预防天花,为后来英国的外科医生詹纳(Jenner)发明牛痘疫苗奠定了基础。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有关疫苗的研制,开创了科学地进行免疫接种的新时期。
主要成就:
疾病的病菌说 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说
巴氏杀菌法 研制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
(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5日),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什么是疫苗? 疫苗的作用原理是什么?疫苗的种类有哪些呢?
巴斯德简介
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疫苗的概念:
1
灭活疫苗 减毒疫苗
定义 又称 ,将病原体经过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 制成 用 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保留生长繁殖能力
优点
缺点
易保存、运输;
毒力 恢复,不具备繁殖能力
需要 接种
免疫效果持久,一般只需接种 ;
毒力 恢复;
不易保存、运输
死疫苗
灭活
减毒或无毒力
不能
可能
多次
一次
第一代疫苗:
第二代疫苗:
第三代疫苗:
第一代疫苗
“打”病原体
第二代疫苗
“打”蛋白
第三代疫苗
“打”核酸
疫苗的肌肉注射
指的是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又称为亚单位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原理获得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病原特异性结构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是核酸疫苗,比如腺病毒载体疫苗
真正的病原体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清除病原体
灭活疫苗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APC
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和 ,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接种疫苗的作用:
2
抗体
记忆细胞
天花疫苗:
卡介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麻疹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我国研制的预防某个亚型的禽流感疫苗:
百白破三联疫苗
实例:
3
根除了天花
预防结核病
预防麻疹
即: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预防由HPV引起的几种子宫颈癌
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
是我国首个人和动物的DNA疫苗
【问题探究1】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为什么?
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一般情况下,引起免疫反应的并不是整个病原体,而是病原体所含有的抗原(具有抗原性即可)。因此,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荚膜类)及其产物制备疫苗。随着免疫学、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 疫苗也已经在临床中使用。
【问题探究2】有人认为,接种多种疫苗很麻烦,应该设计一种用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这种想法可行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这种想法是可行的,理论上,制备联合疫苗时要保证其中含有不同的有效抗原成分。临床应用中已有不少联合疫苗,例如,百白破三联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还有麻疹、风疹二联疫苗等。
2
器官移植
3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
1
疫 苗


CONTENTS
4
习题巩固
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作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手段。
但器官移植依旧面临很多问题,其解决涉及免疫学的应用。
概念:
1
意义:
2
【思考.讨论】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及希望
5min阅读课本83页-84页资料1~4,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2、在进行器官移植或者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
3、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
可能主要是没有考虑免疫排斥问题。器官移植面临问题1
每个生物个体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其他个体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这类蛋白质在人体中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正常情况下,白细胞能通过识别HLA来区分自己和非己,不会攻击自身细胞。
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都要先进行配型,这是因为,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越一致,在进行移植时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就越低,移植的器官就越容易存活。如果配型不合适,发生排斥的可能性就大,就不适合移植。
因此,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似,研究表明,HLA的相似度达到50%以上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
免疫抑制剂(例如环孢素A)可以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器官移植面临问题2——供体器官短缺
3
2015年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来源。
据统计,我国每年需要肝移植的人数是20万-30万人,而2015年我国完成的肝移植手术仅仅2000多例。
2015年中国有2766人在生命终结之时,捐献出了自己的器官。
2
器官移植
3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
1
疫 苗


CONTENTS
4
习题巩固
根据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将免疫学技术和制剂用于临床诊断。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
2. 免疫诊断( 诊断措施 ):
1. 免疫预防:
接种疫苗
3. 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措施):
免疫增强疗法:对免疫功能低下者, 如输入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抑制疗法:如免疫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调节: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学等手段调节免疫功能
免疫重建:将正常个体的造血干细胞或淋巴细胞转移给免疫缺陷个体,以恢复其免疫功能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通过讨论说明疫苗的作用,解释其作用机理。 2.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关系,解释器官移植的原理和其所面临的问题。 1.强化崇尚科学的意识,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2.关注生物科技前沿成果,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认识到免疫学的进步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1)器官移植时供者与受者主要HLA要完全一致才可以 (   )
(2)免疫学技术和制剂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等 (   )
(3)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免疫增强疗法,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
(4)注射过流感疫苗后,就不会再患感冒 (   )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2.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下列关于DNA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DNA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
B
3.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应考虑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一致或相近,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白细胞抗原简称为HLA,属于抗原的一种
B.人类中不存在HLA完全相同的个体
C.为保证移植后的肾脏成活,应增大免疫抑制剂的用量
D.器官移植,只要供体和受体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移植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