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常见妇产科、儿科疾病第二十章常见妇产科疾病 异常子宫出血 课件(共35张PPT)《临床疾病概要(第4版)》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篇常见妇产科、儿科疾病第二十章常见妇产科疾病 异常子宫出血 课件(共35张PPT)《临床疾病概要(第4版)》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B)
教学目标
掌握内容:功血定义、分类、临床表现。
了解内容:功血的诊断及治疗。
正常月经
月经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出现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初潮:13-14岁(11-16岁)
周期:28-30天(21-35天)
经期:4-6天(1-8天)
经量20-60ml(5-80ml)
异常子宫出血(AUB)定义
月经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出血量四要素之一出现异常,并源自于子宫腔的出血即为AUB.
月经的临床评价指标 术语 范围
频率 月经频发 <21d
月经稀发 >35d
规律性(近1年的周期之间的变化) 规律月经 <7d
不规律月经 ≥7d
闭经 ≥6个月无月经
经期长度 经期延长 >7d
经期过短 <3d
月经量 月经过多 >80ml
月经过少 <5ml
限定生育期非妊娠妇女。不包括妊娠期、产褥期、青春前和绝经后出血。
根据出血时间,AUB分为:
经间期出血(intermenstrual bleeding,IMB)
不规则子宫出血(metrorrhagia)
突破性出血(breakthrough bleeding,BTB)
出血较多者为出血(bleeding)
出血量少者为点滴出血(spotting)
根据发病缓急,AUB可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类:
慢性AUB:近6 个月内至少出现3次AUB,一般不需要紧急临床处理,但需进行规范诊疗的AUB。
急性AUB:发生了严重的大出血,需要紧急处理以防进一步失血的AUB,可见于有或无慢性AUB病史的患者。
AUB分类
—按发病原因的新分类系统PALM-COEIN系统
AUB
器质性改变AUB
子宫内膜息肉所致AUB(AUB-P)
子宫腺肌病所致AUB(AUB-A)
子宫肌瘤所致AUB(AUB-L)
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所致AUB(AUB-M)
现有影像学技术或组织病理学尚无法确诊AUB
全身凝血相关疾病所致AUB(AUB-C)
排卵功能障碍相关的AUB(AUB-O)
子宫内膜局部异常所致AUB(AUB-E)
医源性AUB(AUB-I)
未分类AUB(AUB-N)
说明
既往所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包括“无排卵性功血”和“排卵性月经失调”两类,前者属于AUB-O;后者包括黄体功能不足(LPD)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子宫内膜局部异常等涉及AUB-O和AUB-E。根据中华妇产科学会内分泌组2014年建议,不在使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改用现在的“异常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临床分类:
无排卵性功血(85%)
有排卵性功血(15%)
LH
FSH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
雌激素:
使子宫内膜增生
协同促性腺激素促使卵泡发育
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
LH
FSH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孕激素:
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
对下丘脑、垂体:
增强雌激素对LH排卵峰释放正反馈作用
黄体期有负反馈作用
兴奋体温调控中枢,排卵后期基础体温升高0.3~0.5℃
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
当机体受内部和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可通过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调节和靶器官效应异常导致异常子宫出血。
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
无排卵性AUB常见于:青春期、绝经过渡期,生育期也可发生。
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反馈尚未成熟,大脑对雌激素正反馈作用存在缺陷,FSH呈低水平,无促排卵性LH峰形成。
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不断衰退,卵泡近于耗尽,雌激素分泌量锐减,FSH常比LH高,不形成排卵前LH高峰。
生育期:因肥胖、应激、PCOS等因素,也可发生无排卵。
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
无排卵性AUB还与子宫内膜出血自限机制有关。
1.组织脆性增加
2.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
3.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
子宫内膜病理改变
单纯型增生
复杂型增生
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增生症
增生期子宫内膜
萎缩型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萎缩菲薄。
子宫内膜与正常月经周期中的增生内膜无区别,在月经周期后半期甚至月经周期仍表现为增生期形态,腺体少而小腺管狭而直。
※ 临床表现
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最常见:子宫不规则出血.表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度不一、经量不定或增多、甚至大量出血。
根据出血特点表现为:
1.月经过多
2.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
3.子宫不规则出血
4.月经过频
出血类型取决于血雌激素水平及其下降速度、雌激素对子宫内膜持续作用的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
诊断:
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一般情况
慢性病史
精神因素
发病经过;
异常子宫出血的类型:
全身检查
妇科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
凝血功能检查:
尿妊娠试验或血HCG测定:
盆腔B型超声检查:
基础体温测定
激素测定:
子宫内膜取样:
宫腔镜检查
鉴别诊断:
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流产、葡萄胎、异位妊娠
生殖器官肿瘤:内膜癌、宫颈癌、肌瘤、卵巢囊肿
生殖器官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药物使用不当:性激素药物使用不当、宫内节育器刺激
全身性疾病:血液病、肝功损害、甲功异常
练习题:
了解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最可靠诊断依据:
A.血清雌激素测定
B.宫颈黏液检查
C.尿雌二醇测定
D.基础体温测定
E.诊断性刮宫
练习题
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特点是( )
A.基础体温双相,月经周期长,经期正常
B.基础体温双相,月经周期短,经期正常
C.基础体温双相,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
D.基础体温单相,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
E.基础体温双相,月经周期正常,经期长短不一
D
治疗原则:
治疗:
不同年龄段的常见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多样,患者需求也不同,涉及发育、生殖和避孕等,治疗措施需全面考量。
青春期少女—止血、调整月经周期
生育期妇女—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
绝经过渡期—止血、调整月经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癌变
治疗:《2018年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指南》
治疗: 《2018年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指南》
治疗:
止血:
调整月经周期:
促排卵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刮宫术:
- 急性大出血
-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功血
子宫内膜切除术:
- 经量多绝经过渡期
- 经激素治疗无效且无生育要求的功血
- 术前必须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
子宫切除术:
- 无生育要求且经各种治疗效果不佳
练习题:
女,48岁,近2年月经不规律,未诊治。现
闭经3个月,阴道大量流血15天,首选治疗()
A.诊断性刮宫 B.子宫切除术
C.性激素治疗 D.维生素K止血药
E.促排卵药物
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较少见。多发生于生育期女性。
黄体功能不足: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和黄体缩短。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
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当AUB发生在有规律且有排卵周期,经排查未发现其他原因。
临床表现
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缩短。有时月经周期虽然正常范围,但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导致患者不易受孕或在妊娠早期流产。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长达9-10天,且出血量增多。
子宫内膜局部异常:月经量增多,经期间出血或经期延长,而周期、经期持续时间正常。
诊断
黄体功能不足:妇科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
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分泌期反应至少落后2日。
基础体温双相型,但高温小于11日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基础体温双相型,下降缓慢。在月经第5-7天行诊刮,仍可见分泌期内膜。
子宫内膜局部异常:有规律且有排卵周期,经排查未发现其他原因。
练习题:
黄体功能不足的体温特点()
A.基础体温单相,无低温相
B.基础体温双相,高温相下降缓慢
C.基础体温双相,低温相短
D.基础体温双相,高温相短
E.基础体温单相,无高温相
治疗
黄体功能不足导致AUB-O
观察、随访、不用药
出血不多、患者可以耐受、无治疗需求
有治疗需求,对于无生育要求者
短效COC
有生育要求者
氯米芬或来曲唑促排卵
推荐使用 3个周期病情反复者可酌情延长至6个周期
排除器质性病变
小结:
异常子宫出血定义
异常子宫出血分类
功血的定义
功血的分类
功血临床表现
课后复习题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概念?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分类?
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原则?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