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1课 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阅读第一单元和第一课的导言圈画出表述宪法地位和重要性的句子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宪法的地位/重要性(导言P.1-2)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对公民权利)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维护宪法权威(对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保障人权设置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核心价值追求(宪法原则)宪法精神领会第一课 知识框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Part 0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第一部分近代以来,为实现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人民进行了艰难探索。1851年1860-1894年1911年失败失败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辛亥革命1921年失败1921年1949年1956年1978年201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成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党的十九大新时代站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富起来强起来思考:以上大事件说明了什么?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1954年9月20日,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1975年1月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1978年3月5日,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思考: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确保奋斗成果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②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宪法》第一章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国家性质: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请同学们,阅读宪法第一章第一条内容,完成以下问题:★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党的性质决定:②根本宗旨:③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④地位:④党的初心使命:★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22自贡)法治之路。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我国宪法第一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① ;(2021 四川自贡)(节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各地学校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形式载体,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眼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根据材料一,我们之所以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主要理由是: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 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随堂练习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023自贡)材料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 根据材料二,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中国奇迹。随堂练习①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④中国共产党是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领导地位等。有人说,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只遵守党章就可以了,不必遵守宪法,党纪高于国法!辨析VS坚持宪法至上,党纪严于国法,而不是党纪高于国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2.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拓展:交流感悟 明理导行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党和国家。2)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提高自身素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3)相信党、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坚定拥护党的领导,以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贡献。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应该如何拥护党的领导?Part 0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问?你答!我国国名的全称是什么?我国的法定货币叫什么?我国最主要的武装力量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我国的国名、法定货币、武装力量的名称中都有“人民”二字?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思考: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大会堂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权力属于人民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为什么不能说“国家权力属于公民”?那“人民”和“公民”有什么关系呢?权力和权利又有什么关系呢?人民---公民?权力---权利?公民人民明晰“公民与人民”人民公民敌人具有中国国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和人民的敌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爱国者法律概念(与国籍有关)政治性概念(与敌人相对)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藏独、疆独和台独势力、邪教、极端仇视社会主义的人等)易混易错人民≠公民练一练: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是?正在上初中的小花留学中国的外国学生退休在家的教师小刘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监狱服刑的张某公民人 民国家权力(公权力)政治概念。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多用于国家政权方面。与服从相对应。如: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权利(私权利)法律概念。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或行使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如:公民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明晰“权力与权利”易混易错权力≠权利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基本原则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宪法 第六条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4.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有哪些呢?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4.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支援抗疫: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勇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神和捍卫者,与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同抗疫。抗洪抢险:人民解放军闻“汛”而动、勇挑重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我国宪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4.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目的: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4.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5-6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Part 03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P7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笔记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最大的人权:人民幸福生活主体广泛内容广泛①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②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有哪些?P8人权的特点:广泛性笔记区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实现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炉,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联合国大会上,世界各国代表表示:消除贫困是最核心的人权课堂练习1.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规定的是( )A. 我国的经济制度B. 我国的根本制度C. 我国的政治制度D. 我国的国家性质D课堂练习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 )A.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C.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课堂练习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说明 ( )A.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B. 公民享有的人权内容很广泛C. 尊重和保障人权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D. 我国的人权保障工作已经全部到位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