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21 信息与能源讲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21 信息与能源讲义(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21信息与能源
重点 电磁波、能源分类
难点 新能源的识别
认知要求 1. 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系。 4.列举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5.知道核能的特点和核能利用可能带来的问题。
考点1 信息的传递
考点精讲 一、电话 1.电话工作原理: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2.电话交换机 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1)模拟信号: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 (2)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学信号,使用数学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 模拟信号容易失真;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加工处理,可以加密。 在电话与交换机之间一般传递模拟信号,在交换机之间传递数字信号。 二、电磁波 1.产生:由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它是传递各种信息的载体。 2.分类:电磁波家族按波长由大到小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3.传播:(1)传播不需要介质。 (2)c=λf 4.作用:广播、电视及移动通信,都是靠电磁波传递声音、图像信息。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受: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信号的接受由收音机完成。 2.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电视用电磁波传送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电视信号的发射由电视台完成,接收由电视机完成。 3.移动电话: 移动电话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因此,它和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移,这种固定的电台叫基地台。 4.音频、视频、射频和频道: 由声音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跟声音相同,在几十赫到几千赫之间,叫做音频信号。 由图像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在几赫到几兆赫之间,叫做视频信号。 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在空间激发电磁波的能力很差,需要把它们加载到具有更好的发射能力的电流上,才能发射到天空中,这种电流的频率更高,这种更高频率的电流教做射频电流。 不同的电视台使用不同的射频范围进行广播,以免互相干扰;这一个个不同的频率范围就叫做频道。
【精讲1】(2023 柳州一模)2022年的世界杯上有很多“黑科技”,比如足球里装有芯片,该芯片可随时采集球的运动数据并发送到后台,以帮助裁判做出更精准的裁决。据此可以判断,芯片发射数据信号的形式是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答案】
【分析】(1)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2)红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热作用,可用于红外测温、红外遥感、红外遥控等。
(3)超声波、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但是需要传播的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传输速度较小。
【解答】解:足球里装有芯片,该芯片可随时采集球的运动数据并发送到后台,以帮助裁判做出更精准的裁决。据此可以判断,芯片发射数据信号的形式是电磁波,而不是红外线、超声波、次声波,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
【精讲2】(2023 青羊区校级模拟)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的频率越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小
C.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D.光纤通信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高抗干扰及光能损耗小等优点
【答案】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光纤通信的优点是:传输信息量大、高抗干扰及光能损耗小。
(3)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的。
【解答】解:、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正确。
、因为电磁波的速度一定的,如果频率小,那么波长会越大。故错。
、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的,这样可以使它转发的微波到达地球上很大的范围。故正确。
、光纤通信的优点是:传输信息量大、高抗干扰及光能损耗小等。故正确。
故选:。
【精讲3】(2022秋 千山区期末)关于信息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折射传递信息
B.手机通话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北斗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D.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答案】
【分析】(1)光纤通信是依靠激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反射来传递信息的;
(2)手机既是电磁波的发射台,也是电磁波的接收台;
(3)卫星通信实际上是微波通信的一种,是利用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
(4)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解答】解:.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传递信息的,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反射传递信息,故不符合题意;
.手机通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不符合题意;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并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北斗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故符合题意;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空气中的速度略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名师点拨 1.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为c,大小和光速一样, c=3×108m/s =3×105km/s 3.电磁波波速、波长λ和频率f的关系: (1)波长: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波长表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或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 (2)频率:一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交频率,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比赫兹(Hz)大的还有千赫(kHz)、兆赫(MHz)。1 MHz=103 kHz 1 kHz=103 Hz 1 MHz=106 Hz (3)波速:一秒内电磁波传播的距离,用c表示,单位是m/s。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c=λf λ= f =。 (5)电磁波的波长λ与频率f成反比。 4.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 无线电波特点:无线电波的波长从几毫米道几千米,通常根据波长或频率把无线电波分成几个波段,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等,各个波段的无线电波有各自的传播方式和用途。
考点2 能源与发展
考点精讲 一、能源 1.能源的种类 (1)化石能源: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2)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化学能源的一种,他可以理解成机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释放的能量。 (3)太阳能:由太阳辐射提供的能量。 (4)风能、水能:都属于自然界提供的机械能。 (5)地热能:由地球内部提供的能量。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像化石能源这样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能源,我们称为一次能源。我们使用的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这样的能源为二次能源。 常见的一次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见的二次能源有:电能、汽油、柴油等。 注意:辨别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依据 一次能源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得到的,如电能、煤气、焦炭、汽油、柴油等。区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关键是看其是否经过加工转换。 二、核能问题 1.核能: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2.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也属于新能源,释放核能的方式有两种:核裂变和核聚变。 裂变与聚变的比较 比较裂变聚变定义较大原子核分裂为较小原子核的过程质量很小的原子核结合成较大原子核的过程条件用中子轰击较大原子核超高温释放核能大小巨大更加巨大是否可控制可利用核反应堆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目前,核聚变速度还不能认为控制应用原子弹、核电站氢弹
3.核能的利用特点 核能的优点①核能十分巨大,它能极大的补充人类能源的不足,使用核能大大节约了常规能源 ②核能能够解决能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核能的缺点①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且会越用越少 ②核能存在核污染,产生核辐射,会对地球生物造成伤害 ③核反应堆中会产生核废料,在治理核废料过程中,代价较高核电站应用地域①核电站一般建在能源需求量大,而且能源十分缺乏的地区 ②核电站建在离人群较远的地区,避免对人畜造成伤害
三、太阳能问题 1.太阳的构造:从内到外一次是太阳核心、辐射曾、对流层、太阳大气。 2.太阳能的由来——氢核聚变。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因此可以讲,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所以说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 3.太阳能的传递——热辐射。太阳核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太阳核心释放的能量向外扩散可以传送到太阳表面。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就像一个高温气体组成的海洋。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开去。 4.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1)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所以说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2)化石能源的形式: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今天我们开采的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一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 5.太阳能的利用。利用太阳能的四个渠道 (1)绿色植物的“光化转换”。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植物、微生物吸收)将太阳能储存起来,再以草木、沼气、煤、石油、天然气等形式释放出来,实现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空气水分的“光机转换”。由于太阳的热辐射,使大气和水分升腾循环,再通过风、水等形式释放出来,实现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3)被海洋吸收,成为海洋内能。 (4)直接被人们利用。 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①集热器的“光热转换”,实现太阳能转化为内能;②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6.太阳能的优缺点 (1)优点: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它具有一些普通能源不可比拟的优点。 ①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足以持续50亿年,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的永久性资源。 ②太阳能分布广阔,不需要挖掘、开采和运输,投入少收益大。 ③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时不会带来任何污染。 (2)缺点:太阳能虽然具有传统能源所没有的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给利用上带来一些困难。 ①太阳能到达地球上非常分散,需要装置有相当大的接收面积,提高了接收装置的造价。 ②太阳能的利用受气候、昼夜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有贮存装置,这不仅增加了技术上的困难,也使造价增加。目前虽然已经制成多种贮存系统,但总是不够理想,具体应用也有一定困难。 ③太阳能转换效率很低。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节约能源:由于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正逐渐被消耗,所以节约能源,已成为紧迫的问题。 解决办法:(1) 形成市民节能意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2) 注重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利用核能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1)环境污染:燃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粉尘,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正常生长。 (2)环境影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3)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改进燃烧设备,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加装消烟装置,减少烟尘排放量;普及使用煤气和天然气,以代替家用煤炉;集中供热,以减少烟囱数目,既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又减少了污染;开发利用污染小的新能源。
【精讲4】(2023秋 甘井子区期末)如图是电风扇工作时的能量流向图(箭头粗细不代表能量的多少),括号的能量应该是  
A.电能 B.内能 C.化学能 D.机械能
【答案】
【分析】我们能判断出电动机在工作时,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转化为哪种形式的能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解答】解:电动机属于用电器,在工作时,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故选:。
【精讲5】(2023秋 农安县期末)热机的特点是将燃料燃烧获得内能,然后通过做功驱动机器。它们都是利用了储存在燃料中的  
A.势能 B.电能 C.化学能 D.机械能
【答案】
【分析】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通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再通过做功的方式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解答】解:所有的燃料都储存了化学能,而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通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做功的方式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故错误、正确。
故选:。
【精讲6】(2023秋 城关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中国空间站在太空飞行,太阳能帆板提供保证空间站正常工作需要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帆板相当于电源
B.太阳能帆板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C.太阳能帆板相当于用电器
D.太阳能帆板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
【分析】(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时消耗电能的装置;
(2)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其总量保持不变。
【解答】解:、太阳能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给电路提供电能,在电路中相当于电源,故正确,错误。
、太阳能帆板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错误。
故选:。
名师点拨 1. 能源的分类 分 类 标 准类型区别标准实例 产生方式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风能、地热能、核能、太阳能等。二次能源不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电能等。 是否可再生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后不可在短期内从自然界补充。化石能源、核能等。 构成化石能源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煤、石油、天然气等。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动植物体内存储的化学能等。
1.(2023秋 讷河市期末)如图所示是“风能太阳能互补”节能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腰插”蓄电池。关于节能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  
A.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电能
B.蓄电池储存能量的过程是将机械能和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C.节能灯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内能
D.小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分析】准确的判断出下面各个选项中,消耗了什么形式的能,进而产生了什么形式的能即可。
【解答】解:、太阳能电池板,消耗太阳能,产生电能,故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
、蓄电池储存能量的过程是充电过程,即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错误;
、节能灯工作时,消耗电能,产生光能和内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的过程,故正确;
、图中的小风扇工作时,消耗风能,产生电能,故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
故选:。
2.(2023秋 南岗区期末)生活中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下面四幅图从电能来源到利用,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答案】
【分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概念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进行排列。
【解答】解: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地球上大多数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太阳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自身的生物质能,再经过地壳变动在地质作用下,最终形成煤炭,发电厂将煤炭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做功的方式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家用电器再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四幅图中能量的转化顺序为:太阳树林发电厂空调;即序号为②①③④,故正确。
故选:。
3.(2023秋 宽城区期末)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背包。它的前面有一个太阳能电池板,里面有一个蓄电池,可以给手机、小风扇等电子产品供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给蓄电池充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蓄电池给手机充电时,手机相当于用电器
D.小风扇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
【分析】(1)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供电时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小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解:、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正确;
、给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错误;
、蓄电池给手机充电时,蓄电池是电源,手机是用电器,故正确;
、小风扇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故正确。
故选:。
4.(2023秋 德惠市期末)“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小明提出了节约用电的如下建议,其中科学可行的是  
A.楼道照明灯保持24小时常亮
B.夏季把空调的温度调得更低一些
C.家用电视机日夜处于待机状态
D.用电灯照明时,选新型节能灯
【答案】
【分析】“节能减排”指的是生产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灯楼道照明灯无人时,灯应熄灭,有人时自动亮,可以起到节电,照明的作用,如果保持24小时常亮,浪费电能,浪费能源,故错误;
、夏季把空调的温度调得应不低于,如果更低一些,人体会感觉不舒服,并且会浪费更多的电能,故错误;
、家用电视机日夜处于待机状态,这样浪费电能,故错误;
、用电灯照明时,选新型节能灯,可以节约电能,故正确。
故选:。
5.(2023秋 保定期末)2021年1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发射迎来2021年开门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C.火箭的燃料使用了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其密度小、热值大
D.火箭升空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
【分析】(1)分析能量转化过程中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产生了哪种形式的能,进而可以判断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大则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燃料燃烧时,消耗化学能,得到内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正确;
、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错误;
、火箭的燃料使用了液态氢,主要是因为液态氢的密度小且热值大,与其他燃料相比,在同样情况下,可以释放更多的热量,故正确;
、火箭发射升空时,发动机内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升空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动能没有转化为重力势能,故错误。
故选:。
6.(2023秋 榕城区期末)关于能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手机充电时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C.太阳能热水器将光能转化为内能
D.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
【分析】判断能量的转化,我们主要看它要消耗什么能量,得到什么能量,因为总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量。
【解答】解:.对手机充电时消耗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电池内能,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错误;
.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电能,消耗了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
.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对水加热,水吸收热量,将光能转化为内能,故正确;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
故选:。
7.(2023秋 武威期末)学习了内能及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后,同学们在一起梳理知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能量只有在忽略摩擦力和阻力时才能守恒
B.能的总量是不变的,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C.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D.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高度越来越低,说明能量丢失了,能量的总量减少了
【答案】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前者实际上是能的转化过程,后者实际上是能的转移过程;
(2)自然界中存在不同形式的能量,各种不同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同种能量也可在不同物体间进行转移,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答】解:
、只有机械能的守恒是在忽略摩擦和空气阻力时才成立,而能量的总量则始终是守恒的,故错误;
、能的总量是不变的,但由于能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可以利用的能源越来越少,因而我们需要节约能源,故错误;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如摩擦生热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正确;
、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高度越来越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没有丢失,能量的总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
8.(2022秋 邯郸期末)电磁波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向地球传递信息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微波炉是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D.光不是电磁波
【答案】
【分析】(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作为载波可以传递信息;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电磁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4)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射线、无线电波、微波等。
【解答】解:、“祝融号”火星车利用电磁波将信息传回地球,故正确;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正确;
、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故正确;
、光本身就是一种电磁波,故错误。
故选:。
9.(2022秋 灵寿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B.电磁波只能传播声音信号,不能传递图象信号
C.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
D.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只能发射电磁波,不能接收电磁波
【答案】
【分析】(1)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约为;
(2)电磁波既可以传递声音信号,也可以传递图象信号;
(3)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产生电磁波;
(4)卫星既可以发出电磁波,有可以接收电磁波。
【解答】解:、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约为,故错误;
、电磁波作为载波使用时,既可以传递声音信号,也可以传递图象信号,故错误;
、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这是电磁波产生的条件,故正确;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既可以发出电磁波,有可以接收电磁波,故错误。
故选:。
10.(2023 根河市校级模拟)关于能源、信息与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络所指的就是在移动通信网络发展中的第五代网络,经测试下载速度是的15倍,因为网络比网络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小
B.指南针是磁性材料制成的,其南极指向地磁北极附近
C.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二极管
D.光纤通信利用激光传递信息的
【答案】
【分析】(1)电磁波能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为;
(2)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且不重合.即: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3)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制作而成,具有单向导电性;
(4)利用携带信息的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经内壁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递到了远方,这种通信方式叫做光纤通信。
【解答】解:、网络和网络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快,故错误;
、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指南针是磁性材料制成的,其南极指向地磁北极附近,故正确;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二极管,故正确;
、激光属于电磁波,光纤通信利用激光传递信息的,故正确。
故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