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动物的运动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1 动物的运动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鲁科版五四制八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7.2.1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鲁科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在本章教材中,包括了 “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三节内容。“动物的运动”这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前一章节“动物的主要类群”的动物基础生理学知识的进一步总结和提升,也为后面动物的行为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内容包括了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的产生”和“各系统协调运动”“运动的意义”四个子课题,并通过“初识”“再识”一步步探究形成关于运动系统学习的知识架构,并利用实物和模型去探究动物运动产生的原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热爱运动、追求健康的意识,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世界观。
【学习目标】
1.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利用物理学杠杆原理说明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协调配合关系;
3.认识运动产生的原理,理解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习重点】关节的结构及功能
【学习难点】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导入】:观看视频,分析视频中有多少类动物,并分析其运动器官与方式。
[学习任务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需要依赖_____系统,观看视频分析“立定跳远”中身体的哪些结构参与了运动。
小结:运动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 背诵 30s 对查 30s 抽查[探究 1:初识骨] 独学课本 49页观察与思考家兔的骨骼,小组合学讨论“立定跳远“中,都运用到了哪些骨?
[探究 2:初识关节] 思考若立定跳远中手臂套上硬纸筒,纸筒会限制什么结构的活动? 小结:骨和骨之间通过____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___。
[探究 3:初识骨骼肌]在“立定跳远”中,我们会屈肘和伸肘,请感受上臂的肌肉,推测骨骼肌具有________的特性。
[探究 4:再识关节] 观看猪的膝关节视频,认识关节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独学识记课本 p49页观察与思考关节示意图,1min。
______,包括( )______和( )______,表面覆盖_______
关节 ______,有滑液
______,分泌滑液,外有韧带。
关节的特点:即______又_________。
【探究 5:再识骨骼肌】 观看视频,肌肉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_________绕过____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附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学习任务二】:运动的产生小组合学进行实验,解决以下问题:4min
1.老师提供的模型各部分相当于运动系统的哪些结构?
2.如果验证肌腱必须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必需附着在两根骨头上才能牵引骨进行运动?
3.要想完成一组完整的动作(动作的发生和复位),至少需要几组骨骼肌的配合?
小结:
一组骨骼肌只能____(收缩或舒张)牵拉骨改变位置,而____(能否)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______骨骼肌的收缩牵引,可见骨的运动需要____组骨骼肌相互配合。
独学记忆逐渐完善的思维导图 30s,对查 30s,抽查进阶探究:
如何利用模型探究屈肘、伸肘时二头肌和三头肌的状态?
屈肘 伸肘肱二头肌______,
肱二头肌______ 肱三头肌______。
肱三头肌______。
【学习任务三】:各系统协调运动合学:“立定跳远”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哪些系统的协调配合?1min 运动并不是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__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配合。
【学习任务四】哺乳动物强大的运动对于生存具有什么意义?有利于____、避敌、_____和______,以适应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测学 5分钟)(1-4必做,5 6选做)
1.“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师要求同学们在家坚持跳绳,该运动的完成必须依靠关节作为支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A.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B.关节面、关节腔、关节软骨
C.关节囊、关节面、关节头 D.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
2.戴口罩是防控疫情的有效措施。戴口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舒张、收缩 B.收缩、舒张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3.速度滑冰运动能使肌肉收缩力增强,骨密度增大。速滑运动员的运动系统主要包括(  )
A.骨、肌肉、韧带 B.骨骼、心脏、血管
C.骨骼、肌肉、心脏 D.骨、关节、肌肉
4.如图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②③⑤
B.结构②分泌的滑液使关节运动十分灵活
C.结构①④一凸一凹相互吻合,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D.结构③非常坚韧,把相邻的两骨连在一起,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5.慢跑有利于身体健康,关于这项运动分析错误的是(  )
A.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B.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C.每个动作需要一块骨骼肌完成
D.还需要循环、呼吸等系统协调配合
6.北京即将在 2022年举办第 24届冬季奥运会,其中滑雪是人们喜爱的运动,也是本届冬奥会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关于滑雪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
B.滑雪动作由关节活动带动下肢运动产生
C.大脑中有协调滑雪动作平衡的神经中枢
D.运动系统的结构基础是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动物的运动课后反思
本节课不仅遵循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是统一的整体”学科思想,充分运用了实物、实验、自制模型、视频、动画等,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律动,而且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做法,把课堂的主体让给学生,使之在教师引导下,在合作中探究、学习和提升,不断培养了其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具体地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就是在探究实践中主动建构的过程,如利用自制模型,设置有梯度的连续追问,学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等手段,理解运动产生的原理;利用学生触摸、拉拽猪骨骼,探究总结得出关节的特点。这节课,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建构和完善相关的知识体系,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创设问题情景,丰富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如“初识运动系统”中利用学生刚刚经历的体育测试中的立定跳远的动作,结合人体透视动图来得出结论;“初识关节”活动中利用自制硬纸筒来限制学生关节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做出动作体验、探究关节的作用等,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尝试从生活中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重新应用于生活。除此之外这节课中还设计中有大量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三、关注学生,快乐课堂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得出结论后,绝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给更多的学生展示的机会,40分钟的课堂中有十几名同学积极上台展示自己,对每一位回答问题的学生都给予激励性评价,并引导他们继续思考内化知识,使之学有所乐,学有所成。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本节课容量较大,整节课过于紧凑,课堂留白不足,教师语速略快,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录制设备有局限,前十五分钟录制声音效果不好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做进一步的改进,以期教学相长,不负社会和家长的期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