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3.1 公民基本权利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3.1 公民基本权利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核心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理解与分析,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公民的密切关系,增强行使和维护权利的自觉性。 法治观念:通过小组分析,激励学生讨论交流,在合作互动中深度学习宪法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心,实现知行合一。 责任意识:通过情景分析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重点 知道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难点 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和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 新课 讲授 新课 讲授 新课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时事速递:2024年3月召开的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们齐聚北京,共同聚焦民生问题。 我国共有五级人大代表262万多名,包括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的代表。其中,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到代表总数的94%,是由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 思考:(1)中学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2)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知识小结—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判断他们是否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材料:两会评论区 议一议:网友可以跟帖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行使了什么权利?这一权利有何意义? 5、知识小结—政治权利:(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重要性:公民享有这些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6、材料分析:全国两会“捎句话”活动期间,社会各界群众可在“向部长献一策”“托书记省长捎句话”两个板块中,选择相应板块建言献策;也可以通过人民网与人民日报联合推出的《人民建议直通车》融媒体栏目参与活动,留下您的宝贵建议。 思考:(1)建言献策体现了我国公民拥有什么权利? (2)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注意些什么? 7、知识小结—政治权利:(3)监督权 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重要性: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拓展: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9、知识小结:公民的政治权利 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 二、人身自由 1、材料分析:小黑屋事件 说一说:以上行为中,你认为严某的哪方面权利受到侵犯? 2、知识小结—总述:人身自由 3、知识小结—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知识小结:人身自由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时事速递:两会我关心 (1)各民主党派公布了今年的党派提案目录,其中近50件提案涉及教育,接近全部提案总数的七分之一,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等话题备受关注。 (2)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次聚焦职场人的痛点,呼吁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 (3)近年来各种融入畲族元素的工艺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雷群芳表示,带上这些文创产品去北京,正是希望为传播畲族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思考:以上各党派、各代表的提案提要涉及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 知识小结—社会经济权利 (1)财产权 (2)劳动权 (3)物质帮助权 3、知识小结—文化教育权利 (1)受教育权 (2)文化权 4、知识拓展:我国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 思考、交流、分享 思考、回答 阅读、归纳 思考、回答 讨论、归纳、回答 通过两会代表材料,初步感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借助选民资格信息展开知识点讲解。 引导学生从宪法发展史的角度认识宪法,理解宪法为什么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初步感知,引导学生找出监督权的内容,进行详细知识学习,形成监督权的全面认识。 借助一个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身自由的基本内容。了解国家宪法对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规定,明确人格尊严内容。 借助提案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在对宪法条文的解读里把握每一项权利的全面认识。
课堂 小结 梳理 讲述 梳理本节课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