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课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道德修养: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法治观念:能够运用合作讨论、查阅资料的方式还原历史、分析历史 健全人格:学习抗战精神,树立远大理想 责任意识:培养革命精神,树立爱国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抗战胜利的意义及中国共产党所做出的贡献 难点:学习抗战精神,树立远大理想三、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四、评价任务 1.链接生活,感悟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结合自身经验,列举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列举4个及以上得3星; 列举1-3个得2星; 能结合自身经验进行说明得2星。( )分析案例,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认真阅读,积极分析得1星; 能准确概括得4星; 概括不够全面得3星。( )2.讨论明晰,学习抗战精神,树立爱国意识。 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通过课堂讨论,体会抗战精神,树立爱国意识积极参与讨论得1星; 能够说出1点得1星; 能结合实例进行说明得2星。( )3.课时学习评价 第一课时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树立抗战精神,增强爱国意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导入新课 看图片,谈感受 教师引领:抗日战争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来共同探究这个胜利的取得经过了怎样艰辛的历程。 通过幻灯片出示抗日战争胜利的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感受的同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讲授新课 环节一:中流砥柱 1.合作交流: (1)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 (2)蒋介石的不抵抗导致了什么结果? 教师引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 2.知识链接: “中流砥柱”是什么意思? “中流砥柱”,见于《水经注》, 说的是古代大禹治水的一段传说。 3.想一想:阅读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教师引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4.深入探究:思考:什么是“兵谏”?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秘密软禁起来,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 教师引领: 抗日战争中,因敌强我弱,中国以持久消耗战略与日军拼斗。中国军队除在正面阻击日军外,还在敌人后方大力开展游击战牵制消耗敌军。敌后游击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5.小组讨论:从这些历史事件中,你发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引领:中国共产党有力地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引领和制定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正确方略。 6.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你知道这表现的是什么情景吗? 教师引领:地道战:抗日军民运用智慧和勇敢,充分发挥创造力, 把全村的地道连成一片,形成了消灭敌人的地下长城。 游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 7.合作探究:这样的游击战对抗击日本侵略者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引领:中国共产党因地制宜,在敌后根据地领导全民参战,出其不意,遍地开花,使日本侵略 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这是史无前 例的军事创举,谱写了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 光辉篇章。 8.读图说史: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 教师引领: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9.思考交流:了解了这段历史,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想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英雄们? 10.阅读角: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1.深入思考: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一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引领: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12.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师引领: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环节二:走向胜利 联系史实,交流感受: 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你能体会此刻全国人民是怎样的心情吗? 教师引领: 抗日战争结束后,饱受战争苦难的广大人民渴望和平。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于1946年6月悍然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挑起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 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迎来了最终胜利。 2.历史回顾 1945年8月15日,日寇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艰苦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全国人民还沉浸在胜利的欢笑与喜悦之中。但就在人民渴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却仍然妄想把中国变成由大地主、大资本家统治的国家。在美国的支持下,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了停战协定,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进攻,发动了全面内战。 3.情境探究:从这些内容中,你感悟到怎样的沂蒙精神? 情境一:“沂蒙六姐妹”:把青春奉献在支前第一线 情境二:“沂蒙母亲”王换于:用全部心血抚养革命后代 教师引领:沂蒙精神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精典史实: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 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 教师引领: 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和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 小组讨论: (1)聆听歌曲《南泥湾》。 (2)说一说,听了《南泥湾》这首歌,你了解了怎样的延安精神? 教师引领:革命圣地延安 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的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也是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许多爱国青年满怀革命热情,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参加抗战。 6.小小辩论会: 主题:今天是否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正方:要 反方:不要 教师引领: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 环节一:通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活动,组织学生思考交流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境遇。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学生了解“兵谏”的含义,同时拓展知识视野。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理解中国共产党有力地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意义,同时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和使命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读图说史”活动,使学生识别日本帝国主义在投降书上签字的场景,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组织学生仔细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使学生更深刻的感悟到人民英雄的事迹,升华主旨。 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使学生共同解决难点,同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环节二: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联系史实,交流感受”活动,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心情体会,渲染气氛,对学生有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历史回顾”活动,详细的展示日寇无条件投降的历史事实,让学生有效牢记历史,激发自立自强的意识。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探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并思考两则情境,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沂蒙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三大战役的历史图示,同时结合表格,共同完成内容,从而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三大战役及其相关内容。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小辩论会活动,引导学生自愿参与正方或者反方的辩论,并有理有据的进行辩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环节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于问题的了解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引导。完成评价量表1。 教师通过认真观察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教师对问题理解的正确与否,及时做出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及时鼓励并评价 教师通过认真观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及时评价与鼓励。 环节二: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问题的了解程度。 教师对学生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引导,同时完成评价量表2.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过程中的表情变化及回答的答案,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堂总结 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和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更加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提出号召,升华主题 教师通过回顾课堂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作业布置 了解有关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并以“今天我们已经丰衣足食了,是否还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题开展一次辩论活动。 通过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夯实知识。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8张PPT)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2课时内容总览单元学习内容01单元教学情境02教学目标03新知导入04新知讲解0506目录课堂总结06板书设计作业布置07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内容一览表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历史警示 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9.中国有了共产党 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志向胜利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外交政策辉煌成就模范人物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 单元教学情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 主题 学习目标 课前探究任务 课中实践任务 课后拓展任务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 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抗争精神的意义 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 归纳革命党人对中国所做贡献 感悟孙中山精神 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情感中国有了共产党 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 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 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 行动上培养对中国党的热爱意识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 分析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 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 日常行活中增强责任意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变化历程 感受建国的艰辛 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主人翁意识富起来到强起来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搜集祖国日益富强的事例,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归纳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意义 珍惜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感政治认同: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道德修养: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法治观念:能够运用合作讨论、查阅资料的方式还原历史、分析历史健全人格:学习抗战精神,树立远大理想责任意识:培养革命精神,树立爱国意识学习目标抗日战争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来共同探究这个胜利的取得经过了怎样艰辛的历程。新知导入看图片,谈感受1.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2.蒋介石的不抵抗导致了什么结果?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新知讲解目标导学一 中流砥柱中流砥柱“中流砥柱”是什么意思?新知讲解中流砥柱中流砥柱“中流砥柱”,见于《水经注》, 说的是古代大禹治水的一段传说。新知讲解些 有哪些 想一想阅读课文内容,思考: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新知讲解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中砥流柱新知讲解思考:什么是“兵谏”?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秘密软禁起来,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政策,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苏联所期望的抗日统一战线。新知讲解中砥流柱抗日战争中,因敌强我弱,中国以持久消耗战略与日军拼斗。中国军队除在正面阻击日军外,还在敌人后方大力开展游击战牵制消耗敌军。敌后游击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知讲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砥流柱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人民庆祝抗战胜利新知讲解中国共产党有力地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引领和制定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正确方略。中流砥柱从这些历史事件中,你发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新知讲解中流砥柱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你知道这表现的是什么情景吗?地道战:抗日军民运用智慧和勇敢,充分发挥创造力, 把全村的地道连成一片,形成了消灭敌人的地下长城。新知讲解中流砥柱游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新知讲解中国共产党因地制宜,在敌后根据地领导全民参战,出其不意,遍地开花,使日本侵略 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这是史无前 例的军事创举,谱写了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 光辉篇章。中流砥柱这样的游击战对抗击日本侵略者起到什么作用?新知讲解读图说史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正式宣告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新知讲解新知讲解中国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年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新知讲解了解了这段历史,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想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英雄们?新知讲解阅读角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水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每天都在欢迎地接受着人们的瞻仰,崇敬和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想一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新知讲解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新知讲解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新知讲解百年屈辱,百年抗争,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更要记住这些人民英雄!他们靠的是一种信仰,为的是一个理想,他们身上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新知讲解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你能体会此刻全国人民是怎样的心情吗?新知讲解目标导学二 走向胜利走向胜利抗日战争结束后,饱受战争苦难的广大人民渴望和平。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建国,但是国民党于1946年6月悍然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挑起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 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迎来了最终胜利。西柏坡,河北省百家庄市的一个小山村。1948年5月,毛降东领的党中央移驻此地。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还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为最后的大决战和新中国的成立离定了坚实的基础。新知讲解1945年8月15日,日寇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艰苦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全国人民还沉浸在胜利的欢笑与喜悦之中。但就在人民渴望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却仍然妄想把中国变成由大地主、大资本家统治的国家。在美国的支持下,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了停战协定,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进攻,发动了全面内战。新知讲解历史回顾美国用军机将国民党军队运送到内战前线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新知讲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新知讲解从这些内容中,你感悟到怎样的沂蒙精神?“沂蒙六姐妹”:把青春奉献在支前第一线“沂蒙母亲”王换于:用全部心血抚养革命后代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米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郎送战场。新知讲解沂蒙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新知讲解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新知讲解战役 时间 天数 结果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52天 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66天 共歼灭敌人55万多人,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平津战役 1948年12月5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 64天 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新知讲解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和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 民解放。新知讲解1.聆听歌曲《南泥湾》。2.说一说,听了《南泥湾》这首歌,你了解了怎样的延安精神?新知讲解革命圣地延安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的延安,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也是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许多爱国青年满怀革命热情,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参加抗战。新知讲解小小辩论会VS正方:要反方:不要主题:今天是否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新知讲解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新知讲解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和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更加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课堂总结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流砥柱走向胜利板书设计了解有关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并以“今天我们已经丰衣足食了,是否还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题开展一次辩论活动。新知讲解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主题为《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聚焦国家复兴主体。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国情教育”中“通过历史故事和模范人物事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想信念。”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单元内容一览表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虎门销烟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历史警示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渐入人心9.中国有了共产党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红军长征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志向胜利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外交政策辉煌成就模范人物12.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改革创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新时代 实现中国梦本单元链接百年梦想、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本组教材以“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为主题,包括《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六课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走过的百年追梦历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本单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是一"段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欺凌与屈辱的历史,这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建设自己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党带领人民不断艰辛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梦。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表1《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抗争精神的意义树立为祖国奋斗的意识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归纳革命党人对中国所做贡献感悟孙中山精神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国情感中国有了共产党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马克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现状分析无产阶级出现的必要性行动上培养对中国党的热爱意识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分析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响日常行活中增强责任意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变化历程感受建国的艰辛珍惜美好生活,树立主人翁意识富起来到强起来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搜集祖国日益富强的事例,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归纳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的意义珍惜幸福生活,培养爱国情感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进行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3.在收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的基础上,举办反映生活变化和祖国发展变化的小型展览。4.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三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多种实践探究活动,了解近代史,知道外国侵害对中国造成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学习孙中山精神。能明晰中共成立的重大意义,自觉培养热爱党的情感。借助资料,理解九一八事变及南京大屠杀事件,勿忘国耻。在实际生活中能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初中小学五上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五下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八上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九上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中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10.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课时 课件.ppt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整体分析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