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提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提高卷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提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40分)
1.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写到:“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A.拿破仑执政 B. 一战爆发 C. 希特勒上台 D. 二战爆发
2.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法。表格反映了英、法、德、美四国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项 目 英 法 德 美
1870年-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倍 1.9倍 4.6倍 8.1倍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第三 第四 第二 第一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殖民扩张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3.对于第一次世纪大战的看法,错误的是 ( )
A.战争是残酷的,但它对人口的优化却产生了积极作用
B.战争是野蛮的,但它却孕育了战后的一些文明成果
C.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劫难
D.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的,战争双方都没有正义感。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次原因是英德矛盾成 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瓜分世界,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D、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5.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巴黎和会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和会的 ( )
A.时间 B.性质 C.内容 D.影响
6.下列《凡尔赛和约》的规定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
A.军备问题    B.殖民地问题 C.德国边界问题  D.成立国联
7.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军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它又加入协约国对德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不守信用        B.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协约国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D.同盟国内部不团结
8.科技的进步使大量新式武器运用于战争,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对科技与人类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 ②科技对人类生活只有促进作用 ③科技的发展毁灭着人类 ④科技发展本身无害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9.20世纪初,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最大的经济领域是(  )
A.铁路   B.棉纺织业   C.水上运输业  D.钢铁
10.20世纪初,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下列与张謇实践这一主张有关的是 ( )
A.创办大生纱厂 B.修建京张铁路
C.撰写《制碱》一书 D.翻译《天演论》
11.下列关于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 )
A.清朝湖北当局兵力空虚 B.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准备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革命党人策划周密完善
12.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原因是 ( )
A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B 未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 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 D 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13.下列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范围是广泛的
B.能够享受到近代中国社会诸多变化带来的便捷的只是少数人
C.新生事物的出现像暴风骤雨般将传统的习惯势力涤荡一清
D.民国政府改变社会陋习的举动是反动势力仇视革命政府的根本原因
14.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在1850年当时的中国的是 ( )
A.军队在训练拉弓射箭 B. 传统纺织场景
C. 贵族乘火车出行 D. 官员按等级就坐
15.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杈。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  )
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
A.都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7.1912年成立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8.帝国主义先支持清政府,后又支持袁世凯破坏中国革命,其根本出发点是(  )
A.维护中国统一  B.巩固在华利益  C.与袁世凯的好朋友  D.社会制度不同
19.跨入20世纪后,悄然之中,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主要原因是(  )
A.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 B.工业文明的洗礼
C.科举制度的继续推行 D.军阀割据和混战
20.孙中山(1866-1925)曾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活动是(  )
A.上书清政府,反对立宪    B.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
C.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D.开展革命活动,准备武昌起义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而自己只剩下纯粹在理论上主宰着天空,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阳光下的地盘。
材料二: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在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世界大战中,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在战场上使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材料二提到的是哪一次世界大战?请写出此次大战的起止时间。(2分)
(2)请写出两种在此次战场上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说说人类应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4分)
(3)分析材料一,说说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2分)
(4)阅读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材料二:列宁说:“《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这不是和约,而是拿着钢刀的强盗,逼迫手无寸铁的受难者接受的条约。”
两种观点有何一致性?请试着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论证。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2:我们革命的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的内容,介绍孙中山对实现三民主义的基本思路。(2分)
(2)孙中山提出的民族革命的含义是什么?他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3分)
(3)结合两段材料,说明“民权革命”的内容是什么?主张这些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用哪十六个字概括的?(2分)
24.(10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4分)
(2)请简要回答与图6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突出的历史功绩。(4分)
(3)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2分)
25.(10分)19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
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4分)
(2)图2反映出这场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2分)
(3)图3反映的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有哪些?(4分)
26.(10分)材料一:1915年12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25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共和之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1917年孙中山广州演讲
材料三:“民国初期若干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1)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这样运动的名称是什么?(4分)
(2)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此共和之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4分)
(3)《全球通史》称这时期是最糟糕的时期之一的,主要历史依据是什么?(2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提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D B B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C A A A B B B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至1918年。
(2)坦克、飞机等。如果把科学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用于战争,将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难。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应用于造福人类、推动社会发展上,而不是应用于战争中。
(3)两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
(4)珍惜和平,发动战争;发展、壮大爱好和平的力量;提高综合国力。
22.这两种观点都预见到凡尔赛体系不能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久。(2分)原因: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和约,虽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但其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2分):其一,和约的掠夺性必然加深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例如巴黎和会刚一结束,德国国内就喊出“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这成为日后法西斯德国撕毁条约的口实。(2分)其二,这是战胜国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由于分赃不均,使它们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消除,反而随着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激化。(2分)其三,重新瓜分殖民地,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解放运动日益兴起。(2分)
23.(1)先推动民生革命成功,带动政治、社会革命一举成功。
(2)推翻满族政权的封建专制统治。汉族。
(3)民权革命的内容是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目的在于“为中国谋幸福”。
(4)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24.(1)图4洋务运动;图5戊戌变法;图6辛亥革命;图7新文化运动(每图1分,共4分)
(2)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1分)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
(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或“中国有识之士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酌情给分)(2分)
25.(1)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 、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变法)(2分);思想启蒙(其他与题意相符的答案也可给分)(2分)
  (2)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3)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2分,答出一点不得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
26.(1)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运动。
(2)中国依然是专制统治,北洋军阀(或袁世凯)。
(3)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