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共价键 化学键 课件(共58张PPT)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2 共价键 化学键 课件(共58张PPT)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58张PPT)



第2课时 共价键 化学键
第三节 化学键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那么,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法
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
思考导引
1、试通过自学用自己的语言从理论上解释Cl 2、 HCl的形成过程
阅读课本P107-108,解答以下问题:
3、什么是共价键?构成共价键的微粒是什么?
共价键的实质是什么作用力?
6、你怎样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
2、用电子式表示Cl2 、HCl的形成过程
4、你认为什么类型的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你能列举由共价键构成的一些物质吗?
5、什么叫共价化合物?
谢 谢
共价键的形成: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
Cl2气体分子
H2 气体分子
分开后,她们为什么不高兴?让我们听听她们说些什么?
谢 谢
我只有一个电子,太少了
我也少一个电子
e
H 原子
Cl 原子
+17
8
2
7
+1
1
谢 谢
二位好!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每人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就象共同分享快乐一样共同拥有.行吗?
e








H 原子
Cl 原子
+17
8
2
7
+1
1
谢 谢
愿意
电子
电子
H原子,你愿意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吗?
Cl原子,你愿意拿出一个电子共用吗?
愿意
H
Cl
谢 谢
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1
不稳定
解决方法
共用电子对
Cl
H
H
Cl
+
共用电子对
如氢分子的形成:
H ·
又如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
· Cl
··

· H




H H
··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氯原子一边,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特点:
特点:
非极性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H
Cl
··
··
H
·
··
显正电
显负电
分类
所谓“极性”即电子对发生“偏移”
所谓“非极性”即电子对“不偏移”
(一).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
1.成键微粒:原子
2.成键的性质:共用电子对对两个原子的电性作用
二、共价键
归纳整理
3.成键过程: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使各自达到
稳定结构,形成共价键。
4.成键元素: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H2 、HCl、H2O、CO2)
或某些不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元素(AlCl3、BeCl2)
(二)、共价键的存在及表示方法
(1)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H
H
Cl
Cl
电子式
N
N
结构式
H—H
Cl—Cl
N ≡ N
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2)共价化合物
电子式
结构式
Cl
H
H—Cl
O=C=O
O
H
H
H O H
迁移练习:书写 H2S、NH3、CH4、CCl4的电子式、结构式
O
O
C
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N2
H2
Cl2
HCl
H2O
CO2
(二)、共价键的存在及表示方法
(3)复杂的阴阳离子
OH- :
O22- :
NH4+ :
(三)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型分子的形成过程
共用电子对
共用电子对
HCl
F2
×
H
Cl
+

×
H Cl
F
+

F
F
F
H + O + H → H O H
×
×
×
×
H2O
①首先考虑左方原子的摆放,并写出它们原子的电子式。
④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写,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尽量不合并)
②箭号右方写共价分子的电子式。
③不能把箭号改成等号
注意事项:
①不用弧形箭头表示电子的转移;
②右边相同原子不能合并在一起;左边可以;
③没有形成离子,不需要用[ ]。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 I
··
··

I ·
··
··

I
··
··

I
··
··


3 H ·


· N
··
·
·

H N



H
H
硫化氢
2H ·



H S H



··
· S ·
··
二氧化碳
:C :

··
2 :O
··








O C O

过氧化氢
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P108
直线型
直线型
直线型
V型或角型
正四面体型
空间构型
CO2
..
..
O C O
..
..
..
..
..
..
电子式:
结构式:
O=C=O
分子结构模型:
直线型
类似的:CS2
空间构型
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P108
H2O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结构模型:
V型或角型
H—O—H
类似的:H2S、SO2
空间构型
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P108
CH4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结构模型:
正四面体型
H
H
:
C
:
H
H
C
H
H
H
H
类似的:SiH4、CCl4、SiCl4等
空间构型
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P108
[补充]
三角锥型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结构模型:
空间构型
NH3

H N



H
H
H—N—H
H

类似的:PH3、PCl3、NCl3等
结构式 空间结构
CO2
H2O
H2S
NH3
CH4
N2
一、写出下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单质分子:H2 I2 O2 N2
共价化合物:H2O H2O2 CO2 HClO NH3 CH4
复杂离子的电子式:NH4+ H3O+ OH- O22-
物质的电子式:NaOH Na2O2 NH4Cl Ca(OH )2
二、分别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O2 N2
H2O CO2 NH3
说明(1)箭号左边写原子的电子式,相同可合并,不同“+”连接
(2)右边写物质的电子式,不可合并
思路:要使得每个原子尽可能形成8e—稳定结构[H原子2e-稳定结构]
D
迁移应用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N∶ B. H××H
C. H+[××]2-H+ D. Na+[∶∶]-
·
·
·
·
(四) 共价键的分类
非 极 性 键 极 性 键
定 义
存在范围
同种元素的原子间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
成键原子所带电荷
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成键原子带部分正电荷、部分负电荷。
δ+
δ-
H—Cl
键的极性
无极性
有极性
H—I H—Br H—Cl H—F
弱极性
强极性
成键两原子间吸引电子能力的差异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NaF
H—H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成键原子的共价键。
共用电子对偏向某一成键原子的共价键。
无极性
离子键
A-A 型
A-B 型
1、判断Cl2、N2、HCl、NH3、H2O2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
2(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分子内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
B、CO2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
C、SO2与H2O反应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
D、盐酸中含有H+和Cl—,故HCl为离子化合物
Cl2、N2非极性键; HCl极性键;
NH3极性键 ; H2O2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A B
(五) 共价化合物
不同原子间全部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物质类别)
非金属氢化物
HCl H2O NH3
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 SO3 NO

HClO HNO3 H2SO4 CH3COOH
大多数有机物
C2H5OH CH4 C12H22O11
少数盐
如:AlCl3 BeCl2
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 )
A.Na2O2 B.NaHSO4 C. HNO3 D.I2
练2、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
A. NaOH B. NaCl C. NH4Cl D. H2S
C
D
3.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 10与19 B. 6与16 C. 11与17 D. 14与8
C
5.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H2O B.CaCl2 C.KOH D.Cl2
4.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
A. NaOH B. NaCl C. H2 D. H2S
C D
C
共价化合物的性质
一般地,共价化合物熔、沸点比离子化合物更低。
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即液态)时,仍然是分子,不能导电。
在水溶液中有的能导电(如酸类)有的不能。
判 断:
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如:H2
如:NaOH Na2O2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全部为共价键

即,共价键可能存在非金属单质、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归纳总结:共价键存在物质:
非金属单质(除稀有气体外) H2、Cl2、N2、P4 、 C60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全部是共价键 H2O、CO2、 H2SO4、
CH4 、SiO2 、SiC
含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 NaOH、NH4Cl、Na2CO3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没有非极性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中可以有离子键
D.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E.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F.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G.第IA族和第VIIA族元素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AD
迁移应用
关于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的误区提醒
1)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H2、O2等单质。
2)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aOH、Na2O2等。
3)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只有共价键。
4)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H4Cl等。
5)由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因此,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但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肯定存在共价键。
共价键
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分子的空间结构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它们的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例如HCl。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在H2、Cl2这样的单质分子中,由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因此而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如:CO2是直线形, H2O呈V形,CH4呈正四面体形等。通过现代实验手段(如X射线衍射法等)可以测定某些分子的结构。
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或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化学键
离子键
金属键
共价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力叫共价键
三、化学键
(存在金属单质和合金中,目前不要求掌握)
特别提醒:稀有气体由单原子构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问 题:是否所有物质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不是
(一)概念: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强烈相互作用力
(二)化学反应的本质
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讨论
阅读课本P109
三、化学键
H-H
吸热
H
+
H
Cl-Cl
吸热
Cl
+
Cl
H
+
Cl
放热
H-Cl
化学反应的本质:
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的过程。
吸收能量
放出能量
如果只有键的断裂而没有键的形成,则不能称为化学反应。
反之亦然
例:氯化氢溶于水,电离成了H+和 Cl—,破坏了共价键,
但没有新键的形成,不是化学反应
再如:
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自由移动的Na+和 Cl—重新结合成离子键 ,
这个过程也不是化学反应
例题: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
 A.加热氯化铵     B.干冰气化
 C.食盐溶于水   D.氯化氢溶于水
B
干冰汽化破坏的不是化学键,
那么是什么作用力把CO2分子聚集一起的呢?
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能由气态变成液态或固态呢?
思考
请阅读教材P110 资料卡片
讨 论
什么叫分子间作用力?又叫什么?
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有何不同?它如何影响物质的熔沸点?
为什么冰能浮在水面上?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分子与分子间存在的一种微弱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
注意: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易被破坏。
2)影响分子间力的因素
对于组成与结构相似的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强。
例:熔、沸点 I2>Br2>Cl2>F2
3)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CF4< CCl4 < CBr4 < C I4
一般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卤素单质:
F2
Cl2
Br2
I2
F2
Cl2
Br2
I2
沸点
熔点
相对分子质量
0
-50
-100
-150
-200
-250
50
100
150
200
250
50
100
150
200
250
温度/℃
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与
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但注意:
HCl < HBr < H I
HF
H2O
H2SNH3
PH3<
<
<
-150
-125
-100
-75
-50
-25
0
25
50
75
100
2
3
4
5
×
×
×
×
CH4
SiH4
GeH4
SnH4
NH3
PH3
AsH3
SbH3
HF
HCl
HBr
HI
H2O
H2S
H2Se
H2Te


/℃
周期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2. 氢键
1)存在于分子间或分子内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
注意:氢键不是化学键,它弱于化学键, 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2)形成条件:
H原子与得电子能力很强、原子半径很小的原子形成的分子之间。如HF、H2O、NH3等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3)氢键表示方法及产生的原因









由极性很强的A—H键上的氢原子跟另一个键(可存在于同一种分子或另一种分子中)上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较小的B原子(如F、O、N等)的孤对电子之间相互吸引而成的一种键(A-H…B)。
2. 氢键
F
H
F
H
F
H
F
H
5)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氢键的本质:静电吸引作用。
①氢键的存在使得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相对较高,
如:HF、H2O、NH3的沸点反常;
② 使冰的密度小于水。
※④ 由于一般的糖、蛋白质、脂肪中都含有氢键,
因此氢键在生物化学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③ 溶解度:
低级醇易溶于水
(醇、甲酸、乙酸沸点较高)
2. 氢键
2. 氢键
在水蒸气中水以单个的H2O分子形式存在;无氢键
在液态水中,经常是几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起来,形成(H20)n
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是水的另一反常性质,也可以用氢键来解释。
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因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正确理解分子间作用力
在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化学键,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由共价键形成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和绝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分子之间,及稀有气体分子之间,如:二氧化硅、金刚石等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微粒之间不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有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为共价化合物
原子
分子
离子
宏观
物质
或范德华力
得失电子
范德华力
氢键
共价键
金属键或共价键
离子键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小结:
有几种形成方式?
→下列物质中,
1.含离子键的物质( );
2.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 );
3.含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     )。
A. KF B. H2O C. N2 D. F2
E. CS2 F. CaCl2 G. CH4
H. CCl4 I. Br2 J. PH3
A、F
B、E、G、H、J
C、D、I
【归纳强调】
化学键概念“六澄清”
1)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
2)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可能含共价键。
3)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一定无离子键,含共价键的也可能是非金属单质。
4)含活泼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5)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铵盐。
6)化学键破坏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但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1、能画出水分子的氢键
2、标况下,1摩尔的HF的体积约为22.4L?
3.下列物质的熔点沸点大小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H2O> H2S> H2Se> H2Te B. H2OC.H2O> H2Te> H2Se> H2S D. H2O< H2Te< H2Se< H2S
4.已知乙醇分子内含有C—C键,则固体乙醇中不存在的作用力 (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范德华力
A
C
错 误
注意:标况下,H2O HF SO3 CCl4都不是气体!
5. 指出下列过程中被破坏是微粒间的哪种相互作用:
A. 碘升华 B. 溴蒸气被木炭吸
C. NaCl溶于水 D. HCl气体溶于水
E. 干冰熔化 F. CO2溶于水
G. Na2O2溶于水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离子键、共价键
共价键
离子键
6.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是满足最外层8e-结构的是( )
A. BeCl2 PCl5 B. PCl3 N2 C. HClO BF3 D. H2O CCl4
B
共价化合物中8e-稳定结构的判断规律:
原子序数≤5(H、Li、Be、B)一般不可能为8e-稳定结构
如,BeCl2、BF3、H2O
原子序数>5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
例: CO2 PCl3 满足
PCl5 不满足
元素化合价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则为8e-稳定结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