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时《木兰诗》:美读涵咏识木兰 学习活动单(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时《木兰诗》:美读涵咏识木兰 学习活动单(学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8课时 《木兰诗》 学习活动单
活动要点:美读涵咏识木兰
目标定位
1.反复涵泳诗歌,了解“互文”手法,理解诗意。
2.通过朗读和比读,理解木兰品质,感受人物的传奇魅力。
3.感知诗歌的语言魅力,体会北朝民歌的独特风格和情味。
4.梳理故事情节,理解诗歌详略得当的构思匠心。
课时内容
《木兰诗》、学习活动单
活动准备
课前欣赏尚雯婕的《木兰诗》歌曲mv
学习活动
活动一:参与活动,清晰目标
“褪红妆/辞爷娘/买骏马/乘风浪/无所思/无所忆/扮男装/十余载/英勇相/把热血/洒战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是歌唱谁的吗?花木兰。对,咱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伟丈夫,但也不乏许许多多的奇女子。木兰就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奇女子。今天,我们走进《木兰诗》,去欣赏木兰精彩的传奇人生。
活动二:美读涵泳,初识木兰
1.补充资料。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也是一首乐府诗。“乐府诗”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乐府”最初是采集歌词、整理民间歌谣和民间文学、训练乐工、制定乐谱的音乐机构,后经历代演变,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称“乐府诗”。《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历代文人合称为“乐府双璧”。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3.拍掌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朗读指导: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朗读诗歌,读出诗情。
朗读指导:
(1)读木兰叹息时,要显得低沉、忧愁。
(2)决定代父从军一段要读得坚决。
(3)出征准备片段要读得急速。
(4)征途思亲片段要读得深沉,读出眷念。
(5)奔赴战场片段要读出紧张豪迈。
(6)辞官片段要读得从容急切。
(7)回家团聚一段要读出轻松愉悦。
(8)最后一段要读出赞美骄傲之情。
活动三:疏通文句,理解诗意
1.借助注释,理解诗句。
(1)我们通过刚才的朗读,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诗韵,读懂了情感。那如何读明诗意呢?
(2)可根据注释理解诗句,同时圈出不理解的词,一起释疑。
(3)互文句的理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解析】这个句子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可理解为—将军经过很多次战斗后最后战死了,壮士十年后胜利归来了。这样的理解显然不符合逻辑,那该怎么理解呢?其实,这是古文中常见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修辞手法,叫互文。
互文:一组句子的上下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的,说的是一件事,即上下文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解析】理解互文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应该理解为“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即真正的意思是: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许多人战死在了沙场,而木兰等幸存者最后胜利归来。
(4)以同桌合作的方式找出文中其他的互文句并加以理解。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看图配诗句,检查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2
3 4
5
活动四:概述情节,知木兰事
1.师引导:《木兰诗》既然是一首叙事诗,那所叙的是何事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四张邮票。
1 2
3 4
2.2000年,邮政部门发行了一套名为《花木兰》的特种邮票,共四张。这四张邮票的空白处原是有名字的,分别概括了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一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现在老师把名字去掉了,请你各用一个四字词语给这四张邮票命名。
3.除了这四个情节,《木兰诗》中还有哪些情节?请你仿照邮票的命名方式予以概括。
4.把这些情节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列,然后同桌之间互相复述故事。
5.在理清情节的基础上,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我来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感知了木兰的形象。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不只是我们中国人喜欢她,国外的很多人也喜欢她。早在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就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木兰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呢?这个问题留待我们下节课去思考。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