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自主学习·探新知】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
(1)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说来,就是_______________。
2.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3.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年,生产资料 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 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 到 的转变,进入了 。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_______________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2 .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_____________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_______ ________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不能满足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 。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知识辨析·强思维】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
3、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的国际环境。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5、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前提。
6、社会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7、我国三次主要矛盾的变化共同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路线。
8、我国三次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经济基础要适应上层建筑的变化。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
【课堂检测·固双基】
1.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
年份 全国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前三项合计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21.3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92.9 0.1 7.0
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
A.私有经济已不存在 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
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3.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标语流行于新中国过渡时期的是
A.“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
B.“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好”
C.“大包干”、“试验田”、“联产承包好”
D.“总路线”、“合作社”、“一化三改造”
4.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土地改革胜利
C.改革开放起步 D.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内原因是
①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②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③中苏关系决裂
④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年),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关于这一时期说法错误的有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时期
③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时期
④取得了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开始富起来的时期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7.三大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这主要说明了
①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②生产力只有适应生产关系才能发展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决定性地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对这一飞跃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了第一次结合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
③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④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七十载风雨磨砺,七十年辉煌历程,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表明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我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我国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0.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费精神财富。下列选项中关于“两弹一星”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表明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B. 两弹的研制成功,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表明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D. 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科技成就的集中体现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之后,国内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观点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面两个观点的认识。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自主学习·探新知】
答案:一、
1.⑴社会主义改造
⑵工业化,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一化三改
3.1956,私有制,决定性,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
二、
1.历史课题
2.借鉴
3.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间,经济文化,人民需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知识辨析·强思维】
1、×【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解析】: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一化三改”。
3、×【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主要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解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5、×【解析】: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6、×【解析】: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后。
7、×【解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
8、×【解析】:我国三次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变化。
9、×【解析】:三大改造的成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0、×【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并未改变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
【课堂检测·固双基】
1.C 2.D 3.D 4.D 5.B
6.B 7.B 8.B 9.A 10.D
11.【答案】
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只要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就应先进行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再去发展落后的生产力。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