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①(2)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气体A,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气体选择的收集装置是①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水下导管口有连续并比较均匀气泡冒出,其原因是: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且试管内③,气压变大,大于外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逸出。(3)要完成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需要补充一种新配制的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是(4)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通过盛有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的F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则该F装置的口(填①或②)与收集装置连接。(5)选择B装置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实验结束后,向B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从而可以确定的是,B装置内溶液中C+与C的个数比(选填“可能或“不可能”)为1:3。33.(4分)现有A、B、C、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黑色固体,组成B的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E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A、B、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部分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图中用两圆间的短线“一”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初中范围内的所有反应及转化关系均已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D物质的化学式:D(2)写出C转化为F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写出过量的B与E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4)上述的反应及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种:34.(6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100g稀盐政恰好完全反应后,加入95.4g水20g含纯破的氮化钠样品211g的不饱和液(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求解样品中发生反应的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3)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若配制实验中所用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5)工业上欲用上述样品100t制氯化钠,若不计损失,则最终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的质量为(6)通过海水晒盐也可以得到氯化钠,其大致过程如下,图A池是池。海水贮水池一A结品池多种化母液工产品35.(7分)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无色酚碳酸钠二氧化碳稀盐酸致溶液溶液甲(1)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①(2)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无色溶液变红。(3)试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4)请写出试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小松同学先将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后,再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缓慢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又出现了白色沉淀,从而确定混合前试管丁中溶液的溶质是③】(填化学式)。【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哪些离子?【进行猜想】猜想一:Na、C猜想二:Nat、C、CO32猜想三:Na*、C、Ca2+、CO子猜想四:④【讨论与交流】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⑤【活动与探究】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猜想二成立。【深入交流】小雷同学将试管丙和试管丁两废液混合时,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变化趋势的曲线绘制如图所示,其中曲线a可以表示⑥(填离子符号)。◆溶液中离子的数目【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在对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做出猜想时,可以结合离子间的反应关系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然后再针对可能存在的离子,选择与⑦的试剂,验证可能存在的离子是否存在即可。0试管丙废液质量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