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达标检测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题组一 生命健康俱可贵1.廖某在经过某建筑工地时,被掉落的一块水泥板砸伤,经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2 700余元。后因赔偿问题,双方协商未果,廖某将建筑公司告上人民法院。对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筑公司侵犯了廖某的人格权②建筑公司不必支付精神损失费③建筑公司侵犯了廖某的身份权④建筑公司应赔偿损失、消除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某初中生小明(14周岁)在同学小华(13周岁)的网络朋友圈留言,引发矛盾。小华遂纠集4名同学将小明约至某小区楼顶进行殴打,导致小明多处软组织挫伤,经鉴定为轻微伤。对本案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学生需要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自觉提高自我约束力②小华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构成侵权,故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③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小华,客体是小华殴打小明的法律事实④小华及其同学侵犯了小明的健康权,其监护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张某在自家小区花园散步,经过黄某家楼下时,黄某家7岁小孩从35楼的房屋阳台上抛下一瓶矿泉水,水瓶掉落到张某身旁,导致其受惊吓而摔倒,随后被送往医院救治,被鉴定为十级伤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黄某家的小孩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②张某可以向人民法院要求黄某承担赔偿责任③张某的生命权受到了侵害,影响了其生活质量④张某的健康权受到了侵害,属于民法调整范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年3月25日,某市公安局发布通报2例阳性人员隐瞒行程,被立案侦查。代某武、代某近日多次驾车从该市往返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刻意隐瞒行程,且未按要求报备、落实健康管理措施,造成多人被隔离或封闭管理。二人的行为( )①危害了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②维护了自身的隐私权③妨碍了他人身体权的行使④是对他人的人身权的侵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李某(女)因难产生命垂危,面对身无分文的孕妇及同来的丈夫,医院决定免费让她入院治疗,而同来的丈夫即胎儿的父亲肖某(男)拒绝在剖宫产手术单上签字。医生在用药物抢救3小时后,因救治无效,李某及腹中胎儿均失去生命体征。在“违法”与“救死扶伤”的两难之中,医生选择了不“违法”。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胎儿父亲肖某(男)拒绝在剖宫产手术单上签字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利,对此,他没有任何过错B.医生选择了不“违法”的做法,符合医生的职业道德C.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D.“违法”与“救死扶伤”在医院里始终是矛盾的,没有调和的余地题组二 姓名肖像受保护6.电视剧《楼外楼》中有一句台词红遍网络:“抓捕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幸好抓人的孙无忌是个文盲,不懂得什么是笔名,不然“鲁迅先生”怕是难逃一劫。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周树人这个名字受法律保护②鲁迅这个笔名受法律保护③因为鲁迅这个笔名更具有知名度,所以在正式文件上可以随意使用鲁迅这个名字④鲁迅和周树人这两个名字之间没有任何关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儿童游乐园经常给前来游玩的儿童拍照,在未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选择一些效果较好的照片制作游乐园宣传广告。有些孩子的家长发现后,随即向游乐园方提出停止此侵权行为。在该民事法律关系中,游乐园方( )①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②侵犯了孩子人格权中的姓名权③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客体④侵犯了孩子人格权中的肖像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肖像权是自然人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身权利。肖像权人既可以对自己的肖像权利进行自由处分,又有权禁止他人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其专有的肖像。下列行为中,侵犯了公民肖像权的是( )①某影楼未经杨小姐同意,将其个人写真用于影楼橱窗的装饰②报社在新闻图片中擅自使用某违法者的肖像③杨大姐遇到走失儿童小赵,未经其同意将其照片在朋友圈转发④摄影师甲私自将顾客刘某的照片卖给乙公司制作挂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小A作为小B的好友,未经小B允许便将其照片传播到某社交平台,其肖像用作商业用途,甚至出现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对小B个人的名誉造成负面影响。对此事正确的认识是( )①小A侵犯了小B的肖像权,应警告照片发布者删除照片②小B不能直接要求社交平台删除服务器内相关照片③小A侵犯了小B的名誉权,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④小B为报复小A,可以同样把小A的照片发布到社交平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题组三 名誉隐私不可侵10.李女士的宠物狗经常在小区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并且未及时处理,物业公司多次提醒无果,遂将李女士遛狗的背影照片发布在小区公告栏中,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谴责。这引起李女士的强烈不满,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业公司侵犯了李女士的肖像权,应赔礼道歉②物业公司未侵犯李女士的人格权,属正常监督③李女士的行为有悖公序良俗原则,应受到谴责④物业公司侵犯了李女士的名誉权,应停止侵害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1.《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提出,禁止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规定( )①完善了执法必严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为公民评价英雄划定了法律边界,能强化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③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能有效维护英雄烈士的名誉权和荣誉权④能有效维护公民各项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序良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某媒体未征得艾滋病孤儿小红的同意,发表的一篇关于小红的报道并将其真实姓名、照片和患病经历公之于众,导致隐瞒真实身份开始正常生活的小红再次受到歧视和排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媒体的行为不构成侵权B.该媒体侵害了小红的健康权C.该媒体侵害了小红的荣誉权D.该媒体侵害了小红的隐私权13.“40元买某歌星证件号加送演员证件号,再加50元还能打包送出当红组合某奥运会冠军证件……”类似的公开倒卖个人信息的内容在社交网络上屡见不鲜。这种提供、公开或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隐私权 B.名誉权C.生命健康权 D.受教育权14.2021年,人民法院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严惩窃取倒卖身份证、快递单、微信账号等各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审结相关案件4 098件,同比上升60.2%;依法从严惩治行业“内鬼”泄露个人信息;严惩利用恶意程序、钓鱼欺诈等形式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审理“颜值检测”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案;惩治网络黑灰产业链犯罪。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本人许可后,各类组织即可获取其个人信息②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③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④隐私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个人信息理应受到法律保护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以及法律责任作出了极为系统完备科学严谨的规定。可见,该法的出台( )①有助于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②有利于促进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③将根除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④提高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执法适用性与针对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王女士与T房地产公司签订房屋购买合同,房屋交付后王女士经常接到装修公司和房产中介公司的电话,烦恼不已。原来是T房地产公司将其电话、购房信息有偿透露给了其他公司。王女士得知后十分恼怒,在网上诋毁T房地产公司经营中存在大量欺诈行为,并大肆传播。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侵权行为,并说明理由。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张某与王某存在债务纠纷,人民法院已就双方债务关系作出判决,判令张某向王某偿还债务,并明确张某前妻不承担张某债务的还款责任。判决生效后,王某未通过法律程序主张权利,而是多次跟踪张某前妻到单位、围堵厂区门口,大声喊“老赖”“欠债还钱”,严重影响了办公秩序,也给张某前妻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王某还到张某孩子学校,在放学时威胁、恐吓孩子;更有甚者,王某到张某前妻和孩子居住的房屋进行骚扰,并损坏其家门口的门铃可视摄像头。张某前妻以人格权受到侵害为由,将王某诉至人民法院,认为王某的行为侵害了自己及家人的名誉,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严重困扰,要求王某停止侵权并赔偿精神损失。王某认为自己找张某前妻和孩子也只是为了联系张某,要求其履行还款义务,不存在侵权行为,不应该承担侵权责任。(1)张某前妻的主张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吗?说明理由。(2)张某前妻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达标检测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1.A [身份权主要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监护权)等,与本案不符,③不选;消除影响是名誉侵权时承担责任的方式,④不选。]2.B [小华是限制行为能力人,纠集同学殴打小明已经构成侵权,需要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②错误;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小华及其纠集的4名同学、小明,客体是小明的人身利益,③错误。]3.C [黄某家的小孩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①错误;张某的健康权受到了侵害,不是生命权受到了侵害,③错误;由材料可知,张某可以向人民法院要求黄某承担赔偿责任,张某的健康权受到了侵害,属于民法调整范围,②④正确。]4.B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其行程信息不属于隐私权的范畴,②不选。身体权是指身体完整和行动自由,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危害到他人的身体健康,③不选。]5.C [本案中胎儿父亲肖某(男)无视妻子及未出生孩子的生命安全,拒绝在剖宫产手术单上签字,对妻子及未出生孩子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A错误。医生选择了不“违法”,但违背了“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B错误。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肖某拒绝在剖宫产手术单上签字的做法和医生不“违法”的做法,均没有做到以生命为重,C符合题意。“违法”与“救死扶伤”存在矛盾,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调和,D错误。]6.A [依题意可知,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的姓名,包括笔名都受到法律保护,①②正确;周树人及其笔名鲁迅,受法律保护,③说法错误;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④错误。]7.B [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因此,在该民事法律关系中,游乐园方是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主体,①正确,③不选。姓名权是指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该游乐园未经过儿童家长同意,私自把照片用于宣传,侵犯的是孩子们的肖像权,而不是姓名权,②不选,④正确。]8.B [报社在新闻图片中擅自使用某违法者的肖像是正常的新闻报道,不构成侵权,②不符合题意;杨大姐在朋友圈转发小赵的照片,虽然未经小赵同意,但这是为了维护小赵的合法权益,并没有侵犯小赵的肖像权,③不符合题意。]9.B [社交平台侵犯了小B的肖像权,小B可以要求社交平台删除服务器内相关照片,②错误。小B应该采取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也要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④错误。]10.B [物业公司只是曝光了李女士的背影,而非正面照,而且没有营利行为,目的是警示小区住户,没有侵犯李女士的肖像权,①错误;物业公司没有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来进行曝光,没有侵犯李女士的名誉权,④错误。]11.C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是法律,而不是制度,①错误。我们要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不是各项利益,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出台旨在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④错误。]12.D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该媒体的报道公开了小红的隐私,构成了对其隐私权的侵害,A错误,D正确;材料中媒体对小红的报道并未侵害小红的健康权,B错误;材料不涉及荣誉权,C错误。]13.A [提供公开或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A符合题意;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B不符合题意;材料案例没有体现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C、D排除。]14.C [即使经本人许可,各类组织也应依法获取其个人信息,①说法错误;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④不选。]15.D [个人信息保护不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①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有利于促进个人信息的合理利用,提高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执法适用性与针对性,②④正确;③中“根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6.(1)T房地产公司侵犯了王女士的隐私权。理由: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不得非法买卖、提供个人信息。T公司却将王女士的电话、购房信息有偿透露给其他公司,故侵犯了王女士的隐私权。(2)王女士侵犯了T公司的名誉权。理由:法人依法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王女士在网上传播并诋毁T公司,已构成对T公司名誉权的侵害。17.(1)会。公民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2)①王某在公共场合散布不实言论,导致张某社会评价降低,侵害了其名誉权。②王某到张某前妻居住地骚扰,侵犯其隐私权。③王某威胁、恐吓张某孩子,侵犯了张某孩子的生命健康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