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二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3节 群落的演替1种蜘蛛202种动物621种动物880种动物几年后 小草小树林几 年 后1909年1919年1934年1883年火山爆发(裸岩)群落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另一个代替的过程。被群落的演替:植物繁茂阅读P38-39,思考p40讨论题,并思考:1、从裸岩开始的演替包括哪些阶段?2、每个阶段的优势物种及成因?3、动物变化?4、非生物条件变化?②地衣阶段③苔藓阶段⑤灌木阶段①裸岩阶段⑥乔木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1.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一、演替的类型阅读P38-39,思考p40讨论题,并完成以下表格演替阶段 优势植物 成因 土壤环境变化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无无任何生物繁殖体裸地,无土壤条件地衣分泌有机酸从岩石中获取养分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苔藓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草本植物较高,更利于争夺阳光土壤有机物越来越丰富,通气性越来越好灌木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遮阴、避风乔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土壤湿润,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在草本植物阶段还能找到地衣吗?1.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互利共生真菌菌丝P40:讨论1.地衣为什么先定居?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P40:讨论2.1.裸岩上的演替苔藓为什么能成为优势种?苔藓比地衣长得高,能获得更多阳光。葫芦藓 高3cm大金发藓 约10-30cm①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土壤有机物物种丰富度食物网群落结构越来越丰富逐渐加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复杂1.裸岩上的演替小结:②结果据表推测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依次经历哪些阶段?农田发生在弃耕农田的演替和发生在裸岩的演替过程完全相同吗?阅读课本p40思考:1、经历的过程2、与裸岩的不同点,相同点一年生杂草小灌木乔木多年生杂草弃耕农田→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2.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土壤条件改善灌木丛土壤有机物增多,保水能力增强P41 思考讨论3、演替都能发展为森林?水分、温度、土壤条件等 类型 项目 起点速度主要影响因素慢人类活动初生演替次生演替快裸岩、弃耕农田速度___,趋向_________经历阶段_____速度___,趋向_____________经历阶段_____多少P41 思考讨论1: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有什么不同?形成新群落恢复原来群落自然因素_________较为关键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火灾后的草原、砍伐后的森林、实例3.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的地方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___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土壤条件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两种演替的共同点简单→复杂→稳定增加并趋向于稳定两种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课后练习1.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物种的组成和数量会发生变化。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群落演替就是群落内原有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状态。 ( )(2)演替早期的种群可能在新形成的群落里出现。( )2.演替过程中乔木逐渐取代了灌木的优势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寿命较短B.乔木繁殖能力较强C.灌木生长极为缓慢D.乔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D6.下图表示两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处可表示发生特大火灾,原有生物彻底灭绝B.b 处可表示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岩C.甲、乙演替的起点均具备基本的土壤条件D.如果时间允许,甲、乙都会形成森林B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水分、温度、土壤条件等小本P16:2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3.某地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图甲、乙、丙表示退耕还林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阳光利用率与时间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图甲可表示演替过程中有机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B默写: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演替的哪种类型?依据是?2、地衣为什么可以作为先锋植物首先在裸岩定居?3、判:如果时间足够长,群落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且物种数目不断增加次生演替,保留了相应的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地衣可以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并从中获取养分受水分、温度、土壤条件等条件影响相对稳定评小本p17页阅读课本p41页,找出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原因和结果二、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① 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② 生物的迁入、迁出③ 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④ 人类活动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_______________。适应变化减少甚至被淘汰(如外来物种的入侵)(如气候条件、地形、土壤环境)外来物种:凤眼蓝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决定的。环境群落内的生物默写: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演替的哪种类型?依据是?2、地衣为什么可以作为先锋植物首先在裸岩定居?3、判:如果时间足够长,群落可以演替到森林阶段,且物种数目不断增加次生演替,保留了相应的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地衣可以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并从中获取养分受水分、温度、土壤条件等条件影响相对稳定评小本p17页阅读课本p41页,找出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原因和结果二、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p41① 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② 生物的迁入、迁出③ 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④ 人类活动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_______________。适应变化减少甚至被淘汰(如外来物种的入侵)(如气候条件、地形、土壤环境)外来物种:凤眼蓝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决定的。环境群落内的生物生物类群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水生 植物 种类 92种 68种占优势的物种 菱、竹叶眼子菜、苦草、黑藻 微齿眼子菜、菰、金鱼藻、黑藻鱼类 种类 74种 54种占优势的物种 鲤鱼、鲫鱼、 鳊鱼 鲫鱼、黄颡鱼、红鳍鲌人类活动环境改变群落__________降低;_____关系、____结构等更简单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改变思考:据资料和表格分析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物种丰富度种间空间方向和速度书P42思考.讨论题: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______演替的_______和________进行。(p42)方向速度自然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被砍伐的森林过度放牧的草原污水排入河流1、使群落演替朝着物种丰富度降低、结构简单的方向进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都是不良的吗?2、治理沙漠、封山育林、管理草原、建立人工群落等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朝物种增多、结构复杂的方向发展。库布齐沙漠: 植被覆盖度53%毛乌素沙漠:600亩沙地变成良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快未发生改变(3)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 (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判断:人类活动不一定同时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草本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对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的记录如右上表所示,据图回答:针叶林的植物分层为动物分层创造了更多的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我国南方某地的一个稻田群落,近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几乎绝迹。1.试分析该稻田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变化的原因。2.上述变化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对农民的收入会有影响吗 3.按此趋势发展下去,再过30年,稻田群落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人类活动的影响,如用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人类的捕捉等使得该群落丰富度与空间结构等发生变化。生产成本较高,因而影响农民增加收入。耐药性害虫、杂草数量会增多,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增强,土壤生态环境会被破坏,土质变差。稻田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稻田群落变得更为单一、脆弱。4.现在有些地区发展稻田养鱼,建设“稻-萍-鱼”立体农业。你认为这是人类的创造还是对大自然本来面貌的回归 这是人类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创造,其目的是借助自然群落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使人类的活动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有益于环境。这种做法体现了尊重自然的理念,因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作对大自然本来面貌的回归。3(1)干扰后林下阳生植物为什么会增多?(2)一定程度的人工干扰可能会增加防护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这给我们什么启示?(3)为什么重度人工干扰的防护林比自然林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启示?人工干扰后,林下阳生植物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水肥,有利于生长繁殖。适度砍伐成树,既可以增加防护林物种的丰富度而提高其稳定性,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重度人工干扰,导致防护林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结构简单,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弱,就更容易遭受外来物种人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