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共20张PPT)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共20张PPT)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986年,我国科学家在长白山地区发现了一种新的蛩蠊目昆虫,后被命名为中华蛩蠊(Galloisiana sinensis),它填补了我国蛩蠊目昆虫的空白,目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
1.中华蛩蠊看上去似乎毫不起眼,为什么要对它进行保护呢?
2.如果人类不进行保护,像中华蛩蠊这样的稀有物种就会灭绝吗?
中华蛩蠊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3.稀有物种的灭绝对人类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不一定。如果不进行保护很有可能会走向灭绝
问题探讨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
1、概念:
2、层次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基因)
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物种多样性:
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从而构成了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
多样性:
指的是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还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
例.(2021.广东)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资料1:红树林广布于东南沿海的潮间带,生存着多种生物,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由于人的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以及建筑、薪柴之需等,红树林的面积日益缩小。
资料3:家蝇会传播疾病,但也可以为植物传粉。模仿蝇眼可制成蝇眼照相机。
资料2:野生水稻产量低,抗病性强。它与种植水稻在基因组成上有一定的差别。
思考 讨论
1.红树林的消失对沿海陆地有哪些影响?又将影响那些生物的生存?
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红树林消失将会直接影响沿海陆地的生态系统,这对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
2.栽培作物野生种的基因库对育种工作者来说,有哪些利用价值?
育种工作者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将野生种中人类所需求的某些优良基因导入相应的栽培品种并使之表达,从而获得具有这些优良性状的栽培品种。
红树林消失会使潮间带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还会影响周围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更多生物生存。
3. 上述三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哪些价值?你还能举例说出更好的实例吗?
直接价值:食用,科学研究等;间接价值:红树林对海岸的防护作用;潜在价值:红树林、野生稻等生物很可能还有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重要功能。
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实用意义的价值
食用
药用
工业原料
2)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旅游观赏
科学研究(仿生)
文学艺术创作
制糖
割胶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植被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森林氧吧、固碳供氧
湿地 蓄水防洪、调节气候
丝兰与蛾、协同进化
三北防护林
不起眼的野草(过去)
潜在价值≠没有价值
对大量的野生生物,目前尚不清楚它们的使用价值,但是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用于各类疟疾治疗(现在)
3.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黄花蒿
小结:
直接价值:
间接价值:
潜在价值:
(生态功能)
非实用意义:
实用意义:
食用、药用、工农业原料
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固碳、放氧
植被防风固沙、水土保持
湿地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
促进生态系统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
目前尚不清楚的价值
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上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人类文明形成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例.(不定项)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
B.改造后的黄河河道岸边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一般略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E.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的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的潜在调节作用
F.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G.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H.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ACF
思考:稀有物种的灭绝对人类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主要从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方面回答
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成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呢?
二.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
2.在进化的历程中是否有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是否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现象?
3.那么,为什么要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感到担忧呢?
4.你能举出一些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实例吗?
阅读教材P93,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多样性是数十亿年生物进化的结果,进化中既有新物种形成,也有原有物种灭绝。人类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速度。
①生存环境破坏
②掠夺式的利用
③环境污染
④农林业品种单一化
⑤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
过度采伐、滥捕乱猎
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羊肚菌
雪域松茸
益母草
人类活动的影响
栖息地碎片化对生物的影响
栖息地碎片化:指大块的、连续的自然栖息地被人类活动分割为面积较小的多个栖息地碎片的过程。
(1)栖息地碎片化导致种群变小,种群的基因库随之变小不利于基因交流,也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2)一些需要几种类型栖息地才能生存的物种,因栖息地异质性减少而导致物种濒危或灭绝。
(3)一些需要季节性迁徙的物种可能会因碎片间的隔离而无法正常迁徙,导致物种濒危或灭绝。
拓展:
入侵种由于新环境缺乏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入侵种迅速蔓延,在短时间内种群呈“J”形增长,并逐渐成为优势种群,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和空间资源等,直接导致当地物种退化,甚至灭绝。
(1)外来物种入侵: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人们把在新侵入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称为入侵物种。
(2)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及其原因
①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并加速当地物种的灭绝。
原因:
②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土壤中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分,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如外来物种——薇甘菊,这种植物能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从而导致土壤极其干燥,对水土保持十分不利。此外,薇甘菊还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③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拓展: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引发的危机
①大熊猫有“国宝”之称。从种群增长规律的角度分析,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②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赖以生存的食物箭竹被破坏,我们采用哪种保护措施更有效
③生活在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因近亲繁殖,种群开始退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④人们欲在震后大面积种植箭竹,咨询后发现不可行,试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
就地保护
人类活动导致大熊猫的原栖息地碎片化,不同保护区的不同种群之间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大面积种植箭竹会造成林业品种单一化,会引起生物多样性丧失
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
科学思维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
2. 易地保护:
3、利用 利用生物技术 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例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
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
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最有效的保护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①关键:
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和利用,提倡“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②实质:
我国今年来规定禁渔区和休渔期,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措施,已经开始显现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成效。
休渔期停泊在港口的鱼船
保护生物
多样性
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
例.(2020年山东)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
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D
间接价值>直接价值
层次
直接价值
潜在价值
价值
保护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间接价值
就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
实用意义的价值
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生态价值
丧失原因
易地保护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