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生态工程(第二课时)(共27张PPT)课件-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生态工程(第二课时)(共27张PPT)课件-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3节生态工程
第二课时
第三节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重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工程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政府十分重视。
在某些研究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在实践上已应用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城镇建设等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生态工程的实例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一、 生态工程实例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我国有7亿人生活在农村,人多地少是突出的矛盾。
怎样才能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有较多的产出,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呢?
问题
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我国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
对策
第三节
生态工程
【思考.讨论】分析某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北京郊区的某村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该村实施了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作物秸秆用来产生食用菌和饲料(如下页图示);饲料用于喂养畜禽;人、畜粪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液用于水产养殖业;沼渣可用于为有机农产品——“无公害蔬菜”施肥和喂养禽畜,从而达到了物质循环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三料”(饲料、燃料、肥料)的缺乏问题,提
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同时禽畜、鱼、螺、谷物、饲料等加工品也可到市场上出售。总之,农业生态工程能创造多种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开发可以更新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节
生态工程
【思考.讨论】分析某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青贮:是指在玉米等作物没有完全成熟时,将果穗和秸秆一起收获切碎,通过厌氧发酵成为牛羊的青饲料。
氨化:是指利用氨水或氮素化肥处理稻麦秸秆,使之软化适口,提高其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
加工
种植业
谷物
秸秆
青贮、氨化处理,食用菌栽培
饲料
沼气池
鱼/螺池
厩粪
屠宰场
养殖业
沼液
沼渣
第三节
生态工程
【思考.讨论】分析某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讨论
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
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
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
生态系统中的各组分搭配合理,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实现了物质多级循环利用、能量充分利用,减少了废物排放与环境污染。
这一生态系统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这一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创造了多种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教材104~105页【思考·讨论】相关内容,讨论回答: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一、 生态工程实例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湿地的功能
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其他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一、 生态工程实例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湿地的缩小导致局部气候恶化、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等。
湿地的环境污染、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等,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问题
采用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动植物物种引进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在湿地的周围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对策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一、 生态工程实例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20世纪90年代,厦门市采取了引潮入湖、输送新鲜海水、西水东调等措施,湖水水质显著改善。
进入21世纪,通过清挖湖底淤泥,沿湖修建驳岸、导流提及环湖林荫步行道等措施,进一步改善了湖水水质,美化了湖区景观。
厦门筼筜湖生态恢复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一、 生态工程实例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矿藏开采造成山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
恶劣的土地条件会阻碍植被的生长。
对土地景观造成巨大的影响,产生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问题
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
其中,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首先通过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然后,在人造表土上,植树种草。
对策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一、 生态工程实例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矿区废弃地
植树、种草
社会、市场
畜牧养殖
牧草加工业


工业机械
措施
制造表土、
压实
环境
投入
就业投入
肉蛋奶
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一、 生态工程实例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围栏、排石整地、植树、种草等措施;
建立了饲料工厂及饲养场,进行肉牛的养殖和粪肥的利用。
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第三节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二、 生态工程发展前景
对生态工程的理解
在肯定生态工程的作用,特别是看到它在恢复、重建受损生态环境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不要忘记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的生态恢复力量;
更不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二、 生态工程发展前景
我国概况
1.生态工程的不足之处:如:
(1)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难以像“精确农业”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2)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尚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的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
2.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已经不单纯是环境污染问题,而是与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
解决办法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需要生态工程发挥作用。
第三节
生态工程
二、 生态工程发展前景
发展前景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承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古老的智慧融合了现代科学成就,生态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将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第三节
生态工程
课外时间
---参观庭院生态系统或生态园
如果对农村家庭生活用沼气、蔬菜种植和庭院养殖等进行整体设计,可以构建良好的庭院生态系统。在我国农村,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庭院生态系统在运行。途中所示为我国北方某个庭院生态系统。另外,在城市周边,往往有一些运转良好的生态园。
选择一处庭院生态系
统或者生态园前去参观。参观过程中注意观察、分析蕴含的生态学原理和经
济学原理。参观后,查阅资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庭院生态系统。
“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图
第三节
生态工程
思维训练
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又充满哲理的问题。概括、总结从细胞到生态系统多层 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对你认识生命的本质会有帮助。这个活动,需要你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内容,甚至需要查找资料获取更多信息,并用准确的术语表达。
1. 生命系统的结构。与一般的非生命系统相比,生命系统的复杂程度更高。生命 系统尽管结构复杂,但都是由各个组成部分 构成的统一的、有序的整体。生命系统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_ 。
【答案】开放性、复杂性、有序性、动态性、整体性
2. 生命系统的功能。生命系统不断从 外界环境获取物质或能量,形成新的组织结构,也不断排出物质、散失热能,等等。细 胞能形成新细胞,个体能产生新个体。生命系统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 。
【答案】能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维持自身的有序性,进行“自我更新”;细胞和个体等生命系统还能进行“自我复制”
3. 生命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命系统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又依存于非生物环境。从生态的视角看,生命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依存于环境,也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生命系统的历史。分析生命系统的 由来,追寻生命系统的历史,也是理解生命 是什么的关键。从历史的角度看,生命系统          。
【答案】由最原始、最简单的生命进化而来,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
(2)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原理是一样 的,各地均可按相同的模式建设。 ( )
(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主要是为了减少人类的干扰。 ( )
(4)在某矿区废弃地进行公园化建设时,需要考虑植被与土壤之间的协调。 ( )
2. 2017年,我国农业部启动了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其中要求提高农作物秸杆的利用率。下列对农作物秸秆处理不当的是 ( )
A.过腹还田
B.青贮、氨化处理
C.田间焚烧,留灰做底肥
D.利用作物秸秆培养蚯蚓
C
第三节
生态工程
×

×

练习与应用
二、拓展应用
莱茵河是欧洲大陆的一条大河,流经多个国家,曾是流域内几千万人的饮用水水源,也是鲑鱼等洄游性鱼的洄游河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度捕捞、河道的渠化、 工业污水的排放、繁忙的内河航运等人类活动导致莱茵河的水质严重恶化,因河道裁弯取宜,鱼类洒游受阻等问题日趋严重。
(1)针对上述问题,列举莱茵河的治理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提示】要解决过度捕捞、河道的渠化、工业污水的排放、繁忙的内河航运等人类活动带来的水质严重恶化等问题。要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严格控制流域内的污水排放并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拆除不合理的航道、灌溉和防洪工程;保护植被、加强绿化、恢复生态;保护洄游鱼类、保护鱼类产卵场、控制鱼类捕捞量;等等。
第三节
生态工程
练习与应用
(2) 莱茵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和沿河国家于 1987年提出了重塑莱茵河的生态修复计划,查阅资料,了解该计划的设计思路。
(3) 查阅最新进展,了解莱茵河的生态现状。
【提示】查阅资料后进行讨论交流。
(4)谈谈莱茵河治理给你的启发。
【提示】合理即可。提示一方面可以从人们对污染治理的观念转变,制订科学的治理方案,加强国际合作与公众参与等角度来谈;另一方面可以将菜茵河的治理与我国在河流治理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5)你家乡附近的河流是否也出现20世纪莱茵河遇到的问题?能否借鉴莱茵河治理的经验和 教训?提出你的想法。
【提示】可查阅资料,走访当地居民,咨询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进行交流。
第三节
生态工程
复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 植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
A.生物种类多样性
B.生态环境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基因)多样性
2.城市生态工程是指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下列措施,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
A.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
B.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C.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D.用法律手段禁止汽车上路,严禁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D
第三节
生态工程
D
复习与提高
3.本章章首页所示的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被盛赞为江河一森林一村寨一梯田四位一体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在这里, 山顶是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山坡上是层层梯田;半山腰上建有村寨;山脚下有江河。近些年来,哈尼梯田部分地区试行稻一鱼一鸭生态种养模式, 将种稻、养鱼、养鸭相结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1)维持哈尼梯田这一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
A.层层的梯田 B.山顶的森林
C.半山腰的村寨 D.山脚下的江河
(2)稻一鱼一鸭生态种养模式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 ( )
A.当地日照充足
B.当地土壤条件好
C.物质分层分级利用
D.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B
第三节
生态工程
C
复习与提高
二、非选择题
1.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草案)》。禁止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为什么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提示】(1)野生动物可能携带能够感染人的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在猎捕、宰杀、加工、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的过程中,病原体会发生扩散、传播,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2)每种生物在自然界中都有其地位与作用,禁止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可以有效阻止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猎捕,从而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善待野生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第三节
生态工程
复习与提高
2.有的科学家说,人类总是如下图所示,依靠科技的进步,使自身更加适应环
境。然而,人口也会随之明显增长,并使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如消耗更
多的资源、生物多样性锐减以及产生更多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从而形成一种恶
性循环。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你认为人口、科技进步和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不认同。世界近几百年来人口过快增长与科技进步有一定关系,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在许多人口增长控制得比较好、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资源和环境状况正在朝着好的方向转化,因此不能笼统地认同这种观点。
人口、科技进步、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科技进步特别是农业科技进步可以使地球养活更多的人口,但科技进步并不一定导致人口猛增,有些科技发达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下降的趋势;应用先进科技可以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绿色能源和防治污染。
因此,人类不仅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还要大力加强人口、资源和环境教育。此外,各国还要加强有关的法制建设和国际合作,使全球人口增长得到合理的控制,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使生态环境不再遭到破坏并且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总之,人类应当坚持走一条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生态工程
复习与提高
3.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
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
(1)请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柱形图,横轴表示每
类动物受威胁的原因,纵轴表示数值。
(2)分析这两类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哺乳动物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和偷猎;鸟类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
4.学完“生物与环境”模块,你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有哪些体会和见解?
【提示】请学生结合自身体会来谈。
第三节
生态工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