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新课导入为什么我们刚刚入学,练习写字时需要用田字格呢?对汉字的书写起到了规范、引导的作用由这个“格”字,你想到了什么?做任何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就不能成功。青春年少的我们,需要奋斗,但也需要遵守规则,不做出格的事情,让自己青春无悔!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那么用什么来规范和引导青春呢?行己有耻止于至善青春需要规范和引导01行己有耻行己有耻什么意思呢孔子曰: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1.什么是“行己有耻”(P28)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乱闯红灯插队乱丢垃圾随地吐痰除此之外,请你列举一些在校园里你看到的可耻的行为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哪些你认为“行己有耻”的行为和现象?对于这些可耻的行为,我们要怎么做呢?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行己有耻的要求)垃圾随手扔考试作弊校园欺凌大家假期观看电视剧《欢乐家长群》了吗?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思考:1.请你评价这群大妈的行为。2.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女子的的行为不正确,而且是可耻的。她缺乏知耻之心知耻之心,可以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③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这些“可耻”的行为已经触犯社会规则的底线。乱闯红灯插队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作弊校园霸凌景区乱涂乱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刑法》诽谤罪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③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针对网络暴力,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中都有相关的规定。以下是两条相关的法律条款:在减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⑤“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1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2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3方法与技能:增强自控力课堂笔记(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3)我们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和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4)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行止有耻”对我们的要求★p28青春有格首先要行己有耻,知耻是自尊、自爱的表现,行己有耻才能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人一定要自尊才能被人所尊,一定要自爱才能被人所爱,这样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其实就是修身。那接下来我们一起第二部分:止于至善)02止于至善你知道吗,很多高校的校训中都提到了“止于至善”。大学为什么要以“止于至善”作为校训,怎么理解“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止于至善”,不是好高骛远。“止于”,告诉了我们奋斗目标的终点,“至善”,是“最好”的境界,不是满足于较好、更好,而是努力达到最好。做学生,就要力争成为最优秀的学生;做老师,就要成为最优秀的老师;做管理者,就要达到最佳的管理;做人,当然要力争做一个至善的人。3.“止于至善”的含义?★互帮互助尊老爱幼遵纪守法孝亲敬长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你在生活中能做到哪些“至于至善”的小事情呢?抗疫英雄张定宇公益校长张桂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我们的榜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4.榜样的作用 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对个人: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对社会: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课堂笔记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问题问题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自省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没能严守道德准则。解读“慎独”探究与分享:“止于至善”是先“独善其身”还是先“兼济天下”?“独善其身”指修身,是“止于至善”的前提和根本;但“止于至善”是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两者并不矛盾,都是追求至善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 “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③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5.如何做到止于至善?p29-p31课堂笔记课堂小结认识自己课堂练习1.下列做法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 A.小明总是用各种借口为自己不完成作业开脱B.小静总是对周围的同学指指点点,评头论足C.小强总是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D.小刚为了买手机和父母大吵大闹C课堂练习2.“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这句话启示我们,“止于至善”要( ) A.学会自省 B.学会慎独C.关爱他人 D.寻找榜样B课堂练习3.“羞耻之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可见羞耻之心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在以下极为同学的表现中,有羞耻心的是( )A.小明弄坏了同桌的铅笔盒,因害怕被骂而不敢说出实情。B.小玲因在书法比赛中发挥失常而失利,她为自己辜负了老师和同学的期望,感到十分愧疚。C.身为英语课代表的小刚,在这次英语考试中没有考好,受到老师批评,他认为老师不给自己面子,心里很不服气。D.小亮家境贫困,但为不损颜面,要求父母给自己买名牌衣服。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