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一、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友善相待+文明有礼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理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与人彼此关爱,相互帮助道德修养:明确关爱弱势群体需要各方合力,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法治观念:明白建设和谐美好的公共生活,需要人们做到文明有礼健全人格:认识到平等友善的社会需要社会成员培养公共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树立公共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2018年8月21日,一段“乘客在G334次列车上遇座霸”视频热传,在济南开往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子在女乘客上车前,先坐在了属于女乘客的座位上,并拒绝与乘务人员的沟通,称“无法起身,不能归还座位”。2018年8月22日晚,当事男子孙先生也进行了回应:称自己当时态度不太好,现在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并向女乘客表示道歉。8月24日,济南铁路公安处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9月3日,孙先生被列入黑名单,限乘所有火车席别。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课前导入对于这种行为,从小处说是破坏规矩,有损公德;从大处说,是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文明的和谐社会,于情于理,都应重罚。我们不光要谴责这种行为,让失德者付出代价,更要引以为戒,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树立公共意识。课前导入1友善相待“友善”,本义是指朋友间的亲近和睦,后指友好待人、与人为善。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友善既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什么是友善?新知讲解扶危济困,与人为善,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一起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和友善、乐于助人有关的名言警句和感人事例。●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泛爱众,而亲仁。——《弟子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新知讲解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友善他人、相互帮助。新知讲解朱佳雨同学的一天1、观看情景剧后,请谈谈你的感受。2、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友善相待呢?家庭、学校、社会生活新知讲解中国共产和政治协制度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贫苦家庭里。1940年加入中国 人民解放军,任工程兵某部运输连班长。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是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事,他都积极认真地去做。1962年因公殉职,年仅22岁。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每年的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学雷锋的日子。继毛泽东为雷锋同志题词之后,许多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为雷锋题词。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新知讲解弘扬雷锋精神 二十中在行动新知讲解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传递过程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社会将会更加美好!新知讲解某社区居委会计划开展“爱心 衣物捐赠活动”,为此,居民们提 出了两种方案。让我们来帮助他们 从中选择一个更好的方案吧。新知讲解方案一每周六上午,在社区正门设置“爱心衣物捐赠、领取处”,号召社区居民把自己不穿的、质量尚好的干净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可以在周六上午到捐赠处领取衣物。方案一新知讲解在社区寻找一面普通的墙壁,画上漂亮的彩绘,安装好挂衣钩。大家可以把闲置的、干净的、没有破损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也可以从墙上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方案二新知讲解方案二更好地照顾到了受捐者的感受,尊重他们个人的尊严和隐私。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说说你的理由。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我们在帮助关爱他人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尊重被帮助的人,这样才能够将我们的爱心和关爱传递出去,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同样,接受帮助的人也要理解那些帮助关爱他人的人。新知讲解读一读阅读角《张大爷的爱心卡》这篇文章,想一想张大爷为什么要制作爱心卡?他的爱心卡的用途是什么?从张大爷的身上,我们能够体会到什么?新知讲解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有没有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和关爱,当时你是怎么做的?现在想一想,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该怎么做?新知讲解当别人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而应该为他人的这种关心帮助表示理解和感谢,这样帮助人和被帮助人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新知讲解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责任,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同时,我们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新知讲解(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我国保护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的法律新知讲解我们身边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保护未成年人关爱残疾人新知讲解2文明有礼阿姨,请您给我拿一本《爱的教育》喂!快给我拿本《射雕英雄传》1谢谢!这是你要的书。2你人到了,可礼貌没有到。我先到的,凭什么先给他拿?3新知讲解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美好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新知讲解请评价下列公共场所中人物的行为。自觉约束一言一行我发现的其他不文明行为:新知讲解小刚在公共场所的无礼举动会带来哪些影响?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新知讲解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践行文明准则?新知讲解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请使用礼貌用语,丢弃“语言垃圾”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读读周恩来总理的故事,你怎样理解“容止格言”?天津南开中学入门镜上,刻着学校创始人严修书写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曾在这里读过书的周恩来以此规范自己的衣着、仪表和一言一行,并贯彻一生。容止格言新知讲解“容止格言”不仅是对一个人仪容仪表的要求,更是对一个人精神修养的要求。新知讲解做一个友善的人,要懂得给予。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懂得给予,而不只会索取回报,会让那份友善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新知讲解2. 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中。1. 文明礼貌是每一个人的社会公德。课堂总结请课后在自己生活的小区里观察,是否有不文明的现象,和父母讨论如何帮助小区居民改进这些不文明的现象。课后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一课时 课件.pptx 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