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合理消费 第二课时 课件(35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合理消费 第二课时 课件(35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五、合理消费
第二课时:学会合理消费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合理消费的好处与过度消费的危害,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开支。
道德修养:通过小组讨论、讲故事等方法分析出合理消费与过度消费的后果,能够合理安排、合理消费。
法治观念:养成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坚持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健全人格:避免过度消费,提高勤俭节约的意识。
责任意识:能够区分自己的购物行为是否合理,能够合理控制购物欲。
少年派:妙妙请客钱不够
课前导入
想一想,妙妙请客,钱却不够的原因是什么呢
课前导入
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
课前导入
1
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
有计划的消费 —— 量入为出
按实际需要采购日常用品
饮食适量,按需就餐
有储蓄,可以进行头次理财
新知讲解
过度的消费 —— 入不敷出
买东西不知节制,超过预算
暴饮暴食,不知约束
不仅没有储蓄,还可能到处借钱
新知讲解
想一想,说一说
请你想象一下,这两类不同的消费方式结果会有什么不同?你更支持哪种消费方式,为什么?
新知讲解
[消费分析师]
合理消费的好处
过度消费的坏处
新知讲解
你听过关于合理消费或过度消费的小故事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新知讲解
苏轼之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新知讲解
贫困大学生挥霍父母血汗钱 家里靠举债生活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名全家年收入仅2000多元的贫困大学生,在家人为让他读书到处举债时,他却因为虚荣心作祟,将父母辛辛苦苦赚来或借来的钱随意挥霍,不但高档手机时髦服饰应有尽有,甚至还要求父母借钱买冰箱DVD充门面……这种种不正常的虚荣行为,引起高校师生的反思。
新知讲解
不同消费方式产生的结果
合理(有计划)消费 好处 过度消费(入不敷出) 坏处
按实际需求购买 能物尽其用 购物不知节制,超出预算 浪费物力财力
饮食适量,按需就餐 有利健康 暴饮暴食,不知约束 浪费财力,有损健康
有储蓄,可进行投资理财 生活有规划 没有储蓄,到处借钱 影响正常生活
货比三家,只买对的 性价比更高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盲目、攀比
购买适合保险 抵御意外 多购买消遣娱乐产品 无法有效抵御意外开支
新知讲解
         由奢入俭难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古人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自
勉、警世之语,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关于消费习惯的研究,再一次证
明了这一古老智慧的有效性:人们的消费习惯易于向上调整,难于向
下调整,而且,消费习惯一旦形成,短期内是不可逆转的。这就解释
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即当人们获得意外之财时,往往会毫不珍
惜,挥霍使用。一段时间后,即使再没有收入进账,他们依旧会保持
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结果往往是入不敷出。
新知讲解
  谈谈你对“由奢入俭难”的体会。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
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新知讲解
合理消费
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不攀比,不盲从,不浪费金钱。
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经济实用、物有所值的商品。
1
2
3
新知讲解
2
学会合理开支
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需要自备午餐。请到超市看看,了解一下食品的价格,计划你的开支,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
新知讲解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午餐计划表,看看大家都是怎样选择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新知讲解
小桂
新知讲解
小燕
新知讲解
小平
新知讲解
从营养、花费、便利性等方面互相评一评,看谁的计划比较合理,并说说理由,也可以请同学给自己提出改进建议。
新知讲解
小桂
小嘉
新知讲解
小燕
小曾
新知讲解
小平
小语
新知讲解
3
实践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放学后,方明和陈培一起到超市买饮料。站在货架前,方明指指点点:“你看,这几种都是进口矿泉水,喝起来和国产的没什么不同,价钱却要高上三四倍呢。”
  陈培说:“我才不买呢,同样的东西,进口矿泉水由于运输和其他方面的成本高,价格高得多,没必要浪费。”
  方明却拿了几瓶放进购物车:“这有什么!又不是买不起。自己家的钱,还不是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他转过头对陈培说:“你家也买得起啊。”
  陈培摇摇头:“父母收入都是他们辛苦劳动所得,
我觉得无论何时都该注意节约,合理消费。”
新知讲解
  以“生活水平提高了,是否需要勤俭节约”为题,组织辩论会。同学自愿分成两组,阐明观点说服对方。



新知讲解
辩论焦点
  方明和陈培到底谁对谁错?辩论的重点不是能不能买,而是该不该买。方明和陈培都是未成年人,在消费时,不要养成“任性”的习惯,要考虑购买的物品是否实用,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对于父母辛苦赚来的钱财,不能肆意浪费,要懂得体贴父母的不易,不去攀比和盲从,做到合理支出、合理消费。
新知讲解
与勤俭节约有关的名言警句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新知讲解
勤俭节约的毛泽东
  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多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诸多礼仪,毛泽东曾找人做了两套衣服,买了一双圆头的黄皮鞋,一直穿到与世长辞。当时典礼局长曾要他再买双尖头的黑皮鞋,在接见外宾时穿,他没有理睬。再问,毛泽东反问他:外国人是要来见毛泽东还是要看黑皮鞋?对方无言以对。
新知讲解
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货要比三家,性价比要高。既要考虑实际需求,还要体谅家庭承受力。不攀比不盲从,合理消费你最行。
课堂总结
1、负责家庭一周支出管理。
2、盘点一下一周支出中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
课后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