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浙江中考复习生物部分知识点默写归纳(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浙江中考复习生物部分知识点默写归纳(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生物知识点归纳
第1课____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__细胞____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的结构
①细胞膜 ②细胞核 ③液泡 ④细胞质
⑤细胞核 ⑥细胞质
3.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异同可用表格反映(“√”表示有相应结构,“×”表示无相应结构)。
细胞结构 生物种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动物 × √ √ √ × ×
植物 √ √ √ √ √ 可能有 叶绿体
细菌 √ √ √ 无成形 细胞核 × ×
真菌 √ √ √ √ √ ×
4.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结构 作用
细胞壁 ___保护___和___支持___功能(植物、真菌和细菌)
细胞膜 保护和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___物质___交换
细胞质 细胞进行___生命活动_________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 内含_____遗传物质_______(DNA),与遗传有关,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在___细胞质_____内,是进行__光合作用______的场所(绿色植物所特有)
液泡 内含__细胞液______
5.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
①安放:安放时,要使镜筒朝前,镜臂朝后,放在实验者前方_____略偏左_______的地方,便于___左_____眼观察,____右____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
②对光(二正对一调节):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_低倍____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___较大_____的光圈正对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___圆形_______。
③放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观察对象正对__通光孔______。
④调焦:先用眼睛注视_____物镜___,再向_____前___调节___粗准焦螺旋_________,使镜筒下降接近载玻片,然后左眼看___目镜_____,向___后_____调节____粗准焦螺旋________,使镜筒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再调节___细准焦螺旋_________,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⑤观察记录:绘制细胞图时,图的位置要适中;细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适当;线条要均匀一致;区别明暗要用铅笔点出___疏密不同_______的细点来表示,不能涂抹。
⑥收镜整理:把目镜放回镜盒,在镜筒的上方盖上塑料盖。然后两个物镜朝前放置,镜筒下降。反光镜要___竖放_____。
6.制作临时装片
基本步骤:①取载玻片,滴液;②取标本;③放标本在液体中;④盖上盖玻片;⑤染色。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可用这7个字来帮助记忆:“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事项:
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液体为__清水______。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液体为___生理盐水_______。滴液时液体不能过多。滴加不同的液体的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②盖盖玻片的方法:用____镊子____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能避免气泡的产生,从而防止影响观察。
③染色的方法: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1~2滴染色液,在另一侧用____吸水纸____吸水,吸收多余的水分并使染色均匀。
7.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
(1)像的性质变化: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____少____;②观察到的细胞物像变___大_____;③视野变____暗____且变___小_____。
显微镜的视野即人眼通过显微镜所看到的范围,在低倍镜下视野大,我们看到的范围大,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体积小;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小,看到的范围变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但细胞体积变大。
(2)操作步骤:
①移像: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移动规律:若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可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像便会移到视野中央。即:“像在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像就会到视野中央”。
②换镜: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③调亮:调节____反光镜____或____光圈____使视野变亮。
④调焦:调节____细准焦螺旋________使物像清晰。
第2课____生物与生物的结构层次
1.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是___营养方式_____的不同。
植物属于自养生物,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水和二氧化碳,通过__光合作用______制造有机物。动物属于异养生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____有机物____。
2.根据有无___脊椎骨_____,动物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五大类脊椎动物:
种类 生活环境 生殖方式 体温 呼吸器官
鱼类 终生水生 卵生,体 外受精 不恒定 鳃
两栖类 幼体水生, 成体可水生 也可陆生 幼体用鳃,成体用肺和皮肤(辅助)
爬行类 陆生、水生 卵生,体 内受精 肺
鸟类 陆生 恒定
哺乳类 分布广泛 胎生,哺乳
植物的分类
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子 
根 茎 叶 种子
4.林耐的生物分类从大到小是_________界、门、纲、目、科、属________、种
七个等级。其中__种______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也就是最小单位)。品种不是分类单位。
5.细胞分裂:通过细胞的分裂使单细胞生物的___个体_____数量不断地增加,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数目不断地增加。
6.细胞生长:通过细胞的生长使单细胞生物的___个体_____不断地变大,多细胞生物的___细胞体积_______不断地增大。
7.细胞分化:通过细胞的分化,逐渐形成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____组织____。
8.人体和多数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____受精卵____。
9.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______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_______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植物组织
组织名称 特点和主要功能
保护组织 细胞排列整齐,有保护作用(植物体的表皮)
输导组织 细胞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导管、筛管)
营养组织 细胞壁薄,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根、茎、叶、花、种子、果实中都有)
机械组织 细胞呈细长形,细胞壁增厚,对植物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分生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
11.动物组织
组织名称 主要功能 主要分布
上皮组织 保护、吸收、分泌 皮肤、内脏器官表面等
肌肉组织 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分为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分布在四肢、躯体、器官内等
结缔组织 运输、支持等 血液、软骨、肌腱等
神经组织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 导兴奋 脑、脊髓、周围神经
12.器官:由多种____组织____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器官包括____营养____器官(根、茎、叶)和____生殖____器官(花、果实、种子)。
13.血液、脂肪属于___结缔_____组织。一块骨头、一块肌肉属于___器官_____。
14.人体有八大系统,通过___神经系统_____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各大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5.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具有多样性,生物也具有多样性。如动物的保护色、植物的向光性等都是对环境的适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要从我们身边做起,首先要保护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3课____生殖与发育
1.生殖系统:
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___睾丸_____,它的作用是产生____精子____和分泌_____雄性激素_______;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___卵巢_____,它的作用是产生____卵细胞____和分泌_______雌性激素_____。
2.受精的场所:___输卵管_________。胚胎发育的场所:___子宫_____。
3.人的生命周期:受精卵→胚胎发育→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死亡。人生命的起点是____受精卵______。
4.胎儿的营养获得:主要通过____胎盘____和___脐带_____由母体提供,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____胎盘____和_____脐带___进入母体的血液,最后由母体排出体外。
5.青春期: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外表上出现___第二___性征(男女除生殖器官外的差异)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还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肺活量显著增大,心脏功能增强,大脑不断发育完善。
6.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___有性生殖_____(需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和___无性生殖_____(不需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水螅的___出芽_____生殖和变形虫的____分裂____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
7.植物的___胚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____胚芽____、__胚轴______、____胚根____和____子叶____组成。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无胚乳,其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两片子叶中,含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如菜豆、花生等。多数单子叶植物种子有__胚乳______,其营养物质储存在__胚乳______中,以淀粉为主,如玉米、大米、小麦等。
8.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是胚根发育成根,其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先长成根,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然后,胚轴伸长,胚芽长成茎和叶。在没有形成绿色的茎和叶以前,生长所需有机物主要由子叶或胚乳提供。植物体长出绿叶初期虽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但消耗的有机物大于合成的有机物,有机物还是呈减少趋势,当合成的有机物大于消耗的有机物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增加。
9.种子萌发的条件:
(1)内部条件:种子里含有______活的且完整__________的胚。
(2)外部条件:充足的____空气____、一定的__水分______和适宜的___温度_____。
10.植物的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包括__分根______、___压条_____、____扦插____和____嫁接____。嫁接在花卉、果树等栽培中广泛使用。其中,接上的枝条或芽是接穗,被接的植物体是砧木。嫁接成功的关键在于接穗和砧木的___形成层_____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植物营养繁殖的优点是_____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被子植物的生殖发育:
(1)花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最主要的结构是___雄蕊_____和___雌蕊_____。
①雌蕊 ②子房 ③雄蕊
(2)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发育要经过开花、___传粉_____、__受精______、结果四个过程。裸子植物的花只有雌蕊和雄蕊。植物的传粉形式又分自花传粉和____异花____传粉,传粉过程不同又分___虫媒花_____和风媒花。
(3)如图表示植物受精后子房发育的过程:
12.细菌一般为分裂生殖,酵母菌一般为___出芽_____生殖,多细胞真菌包括霉菌(_____青霉___、___曲霉____和根霉)和大型真菌(蘑菇等)为____孢子____生殖。
13.微生物滋生条件: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
14.食物保存法:真空保存法、干藏法、冷藏法等。
第4课____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感应性: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植物的感应性是对环境的适应。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区别:
①向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感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②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一般发生得比较缓慢。感性运动发生得比较快,刺激消失后又恢复原状(容易在短时间内觉察到)。
2.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植物受到单侧光照射时,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更多,生长更快。
3.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①较低浓度时可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②过高浓度时可抑制生长(防治杂草)。
4.人体内最基本的五大类激素及其作用:
腺体 激素 生理功能 缺乏或过多时的病症
甲状腺 ___甲状腺激素_____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分泌不足:____呆小症______(智力低下) 分泌过多:__甲亢______ 食物中缺乏碘:___地方性甲状腺肿_____________
垂体 ____生长激素____ 控制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分泌不足:_____侏儒症_______(智力正常) 幼年时分泌过多:___巨人症_____________ 成年时分泌过多:____肢端肥大症____________
胰腺中的胰岛 _胰岛素_______ 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元合成和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过少:____糖尿病____ 分泌过多:低血糖
性腺 睾丸 雄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肾上腺 __肾上腺素______ 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5.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神经元____。
6.人体的神经系统的组成:
①脑的组成: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___小脑_____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___脑干_____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____大脑____是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②脊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7.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____反射____。
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反射弧。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反射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__感受器______、__传入神经______、___神经中枢_____、____传出神经____、___效应器_____。
8.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先天形成,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9.体温调节是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血管舒张(血管口径变大),血流速度___加快_____,散热____增加____。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血管收缩(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速度_____减慢___,散热___减少_____。
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____神经____调节和___激素_____调节,其中____神经____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第5课____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1.人体呼吸系统由___呼吸道_____(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___肺___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______气体交换____的器官。
2.呼吸运动
吸气过程: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____收缩____,引起胸廓扩大,胸腔内容积增大,导致肺扩张,于是肺内气压___小于_____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过程: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___舒张_____,引起胸廓缩小,胸腔内容积减小,导致肺回缩,于是肺内气压____大于____外界大气压,肺泡内的气体排出体外。
3.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能量转化 释放能量(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
反应式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物质转化 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新陈代谢 属于异化作用
发生条件 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发生场所 在所有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4.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能量转化 储存能量(光能→化学能)
反应式 6CO2+6H2OC6H12O6+6O2
物质转化 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新陈代谢 属于同化作用
发生条件 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发生场所 只在含有___叶绿体_____的细胞中进行
5.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原理 淀粉遇碘变蓝色
实验过程 ①实验前应对绿叶进行暗处理,目的是____消耗完叶片中原有的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应对同一叶片的不同部位进行对照实验;
实验过程 ③验证时应先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以溶解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除去叶绿素的叶片呈__黄白色______; ④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 ⑤清水冲洗碘液,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作用: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求,其余的氧气排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平衡。
第6课____植物的根、茎、叶与物质运输
1.根尖的结构
①___根毛区_____
②__伸长区_____
③___分生区_____
④_____根冠___
其中___根毛区_____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2.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2)植物需要的无机盐:氮、磷、钾等。注意:植物只能吸收可溶性无机盐。
3.茎的结构和功能
茎的结构 特点和功能
树皮 具有____保护____作用
树皮内层是韧皮部,韧皮部内含__筛管______,作用是输导有机物
形成层 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木质部 内含____导管____,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髓 储藏营养
4.叶片的结构
叶的上、下表皮属于__保护______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而且无叶绿体。叶肉细胞构成营养组织。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既能输送水和无机盐,又能输送有机物。
多数植物叶片的____下____表皮有更多的气孔(睡莲叶等除外)。叶表皮上的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吸水后气孔张开,失水后气孔关闭。
5.蒸腾作用意义: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可以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受伤害;②蒸腾作用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6.土壤的类型: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
第7课____代谢与平衡
1.七大营养素:___蛋白质_____、__糖类______、___脂肪_____、____水____、___无机盐_____、____维生素____、____膳食纤维____。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3.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但分泌的胆汁仅具有物理性消化——乳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4.消化的实质是把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均属于大分子物质,无法直接被吸收,只有被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时,才能被吸收。
5.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
酶的催化特点
酶需要一定的催化条件:如______pH、温度______等。
6.血液的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形状呈_____两面凹的圆饼___________状,主要成分是___血红蛋白_______,红细胞的功能是_____运输氧_____;____白细胞______是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其功能与人体的____免疫____有关;血小板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加速血液凝固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血常规化验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量偏少时贫血,白细胞偏多时有炎症。
8.三种血管
血管 功能 结构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心脏→身体各处 分布较深,管壁厚、弹性大 快
静脉 身体各处→心脏 分布较浅,管壁薄、弹性小,有静脉瓣 慢
毛细 血管 连接小动 脉和小静脉 分布广泛,管壁极薄,管内直径较细,一般只允许红细胞排成单行通过 最慢
9.在显微镜下判断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的方法:顺着血流方向,血液分流则为小动脉,血液汇合则为小静脉,血流最慢且红细胞单行通过则为毛细血管。
10.人体血液循环包括___体循环_____和____肺循环____。
血液循环口诀:
体循环:左室体动(毛)静右房;
肺循环:右室肺动(毛)静左房。
11.动脉血是指含氧量丰富、呈鲜红色的血液,而不是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量较少、呈暗红色的血液,而不是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因此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12.人类的血型和遗传有关,终生不变。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是由红细胞中的____凝集原____决定的。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和B 无
O型 无 抗A和抗B
13.输血原则:输___同型血_____为原则。异型血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的凝集原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是否会相互作用而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14.形成尿液的器官:____肾脏____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15.肾单位
①血液流经肾脏的肾小球时,除____血细胞______和______大分子蛋白质______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②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原尿中全部___葡萄糖和氨基酸_________________、大部分____水____和部分____无机盐____在肾小管处被重吸收回到血液。
16.代谢终产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泌尿系统排尿、皮肤出汗以及呼吸系统呼出二氧化碳等,但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排出的物质不属于人体的代谢废物。
17.人体代谢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从同化作用角度看,不同生物的营养方式不同,营养方式分为___自养_____和____异养____。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属于___自养_____方式,而人和动物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的方式属于____异养____。
18.呼吸作用是生物异化作用的主要过程。
①有氧呼吸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②无氧呼吸
动物: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植物: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第8课____生物的进化与遗传
1.化学进化说的四步骤:无机小分子变成有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变成有机大分子、有机大分子变成有机多分子、有机多分子产生自我更新(新陈代谢)。其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有机多分子体系能进行___新陈代谢_____,这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
2.化学进化说的重要依据是__米勒______实验。该实验只能说明化学进化说的第一步骤,即在原始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变成有机小分子的可能性。
3.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化石是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生物越简单原始,越年轻的地层中化石生物越高级复杂。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DNA和蛋白质的差异。
4.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达尔文的___自然选择_____学说——过度繁殖(内因)、生存斗争(外因)、遗传变异(动力)、适者生存(结果)。达尔文认为现存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因此生物间存在或近或远的___亲缘关系_____。
5.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6.生物的进化历程: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7.遗传物质
细胞核内有____染色体____,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___DNA_____(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其中DNA是一种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____基因____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它决定着生物的各种___性状_____。
8.育种与优生
(1)杂交优势: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公驴与母马杂交可得骡。
(2)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方法。可利用转基因细菌生产胰岛素,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的凝血因子治疗血友病。
(3)血友病、先天愚型、色盲等都属于遗传疾病。防止近亲结婚是降低遗传疾病的重要手段,近亲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第9课____生物与环境
1.环境影响生物,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包括物质和能量两个方面,如阳光、水分、温度等,都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蚯蚓能松土等。
2.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_同种生物_____个体的总和。种群特征包括_____种群密度_____、____年龄结构______、____性别比例______、出生率与死亡率等。
3.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___所有生物种群_________的总和。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植物______。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____植物群落______。
4.生态系统
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
5.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减少的。物质流动特点:循环不息的。
6.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一般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减少。有毒、有害物质随食物链传递有富集作用。
7.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___稳定_____。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越___稳定_____。
第10课____人体的健康
1.健康是指人的___生理_____、___心理_____、_____社会适应能力_______均处于良好状态。
2.传染病是由__病原体______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3.传染病特点:_____传染性___、____流行性____和____免疫性____。
4.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
切断任一环节,传染病流行即可终止。
5.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DNA(或RNA)组成,其特征:不能独立生活,靠寄生生活。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
6.人体的三道防线
病原体侵入会受到人体的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阻挡。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会受到体液中吞噬细胞等组成的第二道防线的抵抗。这两道防线都属于__非特异性________免疫。
若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即产生免疫反应,构筑成第三道防线。这道防线属于____特异性____免疫,具有专一性和记忆性特点。
7.免疫三大功能:___抗感染_______、保持_____自我稳定_____、实施___免疫监视_______。
8.免疫类型: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根据获得免疫的途径,特异性免疫又分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其中人工免疫包括人工自动免疫(如计划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如对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注射含有抗蛇毒的血清)。两者的区别:前者获得免疫作用速度慢,持续时间久,后者获得免疫作用速度快,持续时间短。
9.免疫功能失调表现: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强;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0.抗体是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所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病原体或大分子异物。细胞免疫是T淋巴细胞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反应,释放淋巴因子。
1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12.肿瘤:特点是细胞能连续不间断地分裂;分为良性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会转移)。
13.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浓度升高→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尿糖。
14.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___骨_____、___骨连结_____和____骨骼肌____组成的。人体的骨骼具有维持体形、支持体重和保护内部器官等作用。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骨骼肌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生物知识点默写
第1课____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的结构
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异同可用表格反映(“√”表示有相应结构,“×”表示无相应结构)。
细胞结构 生物种类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动物
植物
细菌
真菌
细胞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结构 作用
细胞壁 ______和______功能(植物、真菌和细菌)
细胞膜 保护和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______交换
细胞质 细胞进行____________的重要场所
细胞核 内含____________(DNA),与遗传有关,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在________内,是进行________的场所(绿色植物所特有)
液泡 内含________
5.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
①安放:安放时,要使镜筒朝前,镜臂朝后,放在实验者前方____________的地方,便于________眼观察,________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
②对光(二正对一调节):转动物镜转换器,使________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________的光圈正对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__________。
③放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观察对象正对________。
④调焦:先用眼睛注视________,再向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使镜筒下降接近载玻片,然后左眼看________,向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使镜筒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再调节____________,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⑤观察记录:绘制细胞图时,图的位置要适中;细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适当;线条要均匀一致;区别明暗要用铅笔点出__________的细点来表示,不能涂抹。
⑥收镜整理:把目镜放回镜盒,然后两个物镜朝前放置,镜筒下降。反光镜要________。
6.制作临时装片
基本步骤:①取载玻片,滴液;②取标本;③放标本在液体中;④盖上盖玻片;⑤染色。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可用这7个字来帮助记忆:“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事项:
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液体为________。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液体为__________。滴液时液体不能过多。滴加不同的液体的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②盖盖玻片的方法:用________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能避免气泡的产生,从而防止影响观察。
③染色的方法: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1~2滴染色液,在另一侧用________吸水,吸收多余的水分。
7.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
(1)像的性质变化: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________;②观察到的细胞物像变________;③视野变________且变________。
显微镜的视野即人眼通过显微镜所看到的范围,在低倍镜下视野大,我们看到的范围大,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体积小;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______,看到的范围变______,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变______,但细胞体积变______。
(2)操作步骤:
①移像: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移动规律:若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可将载玻片向__________移动,像便会移到视野中央。即:“像在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像就会到视野中央”。
②换镜: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③调亮:调节________或________使视野变亮。
④调焦:调节____________使物像清晰。
第2课____生物与生物的结构层次
1.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的不同。
植物属于自养生物,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水和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______制造有机物。动物属于异养生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___________。
根据有无________,动物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五大类脊椎动物:
种类 生活环境 生殖方式 体温 呼吸器官
鱼类 终生水生 _____生, 体_____受精 _____ _____
两栖类 幼体水生, 成体可水生 也可陆生 幼体用_____,成体用_____和_____
爬行类 陆生、水生 _____生, 体_____受精 _____
鸟类 陆生 _____
哺乳类 分布广泛 _____生,哺乳
植物的分类
4.林耐的生物分类从大到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七个等级。
5.细胞分裂:通过细胞的分裂使单细胞生物的________数量不断地增加,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数目不断地增加。
6.细胞生长:通过细胞的生长使单细胞生物的________不断地变大,多细胞生物的__________不断地增大。
7.细胞分化:通过细胞的分化,逐渐形成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________。
8.人体和多数生物都来自一个细胞:_____________。
9.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组织
组织名称 特点和主要功能
_______组织 细胞排列整齐,有保护作用(植物体的表皮)
_______组织 细胞呈管状,具有运输功能(_______管、_______管)
_______组织 细胞壁薄,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根、茎、叶、花、种子、果实中都有)
_______组织 细胞呈细长形,细胞壁增厚,对植物起_______和保护作用
_______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具有持续或周期性_______能力
动物组织
组织名称 主要功能 主要分布
_______组织 保护、吸收、分泌 皮肤、内脏器官表面等
_______组织 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分为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分布在四肢、躯体、器官内等
_______组织 运输、支持等 血液、软骨、肌腱等
_______组织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 导兴奋 脑、脊髓、周围神经
12.器官:由多种_______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植物的器官包括________器官(根、茎、叶)和________器官(花、果实、种子)。
13.血液、脂肪属于________组织。一块骨头、一块肌肉属于________。
14.人体有八大系统,通过_______________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各大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5. 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具有多样性,生物也具有多样性。如动物的保护色、植物的向光性等都是对环境的适应。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要从我们身边做起,首先要保护生物的______________。
第3课____生殖与发育
1.生殖系统:
男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________,它的作用是产生________和分泌___________;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_______,它的作用是产生________和分泌____________。
2.受精的场所:__________。胚胎发育的场所:________。
3.人的生命周期:受精卵→胚胎发育→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死亡。人生命的起点是__________。
4.胎儿的营养获得: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由母体提供,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进入母体的血液,最后由母体排出体外。
5.青春期: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外表上出现______性征(男女除生殖器官外的差异)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还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肺活量显著增大,心脏功能增强,大脑不断发育完善。
6.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________(需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和________(不需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水螅的________生殖和变形虫的_______生殖都属于无性生殖。
7.植物的___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无胚乳,其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两片子叶中,含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如菜豆、花生等。多数单子叶植物种子有________,其营养物质储存在________中,以淀粉为主,如玉米、大米、小麦等。
8.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是_______发育成_______,其次_______发育成______________。胚根先长成根,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然后,胚轴伸长,胚芽长成茎和叶。在没有形成绿色的茎和叶以前,生长所需有机物主要由_______或_______提供。植物体长出绿叶初期虽能进行_______作用合成有机物,但消耗的有机物大于合成的有机物,有机物还是呈减少趋势,当合成的有机物大于消耗的有机物时,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增加。
9.种子萌发的条件:
(1)内部条件:种子里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胚。
(2)外部条件:充足的________、一定的_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_。
10.植物的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嫁接在花卉、果树等栽培中广泛使用。其中,接上的枝条或芽是接穗,被接的植物体是砧木。嫁接成功的关键在于接穗和砧木的________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植物营养繁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被子植物的生殖发育:
(1)花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最主要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发育要经过开花、________、________、结果四个过程。裸子植物的花只有雌蕊和雄蕊。植物的传粉形式又分自花传粉和________传粉,传粉过程不同又分________和风媒花。
(3)如图表示植物受精后子房发育的过程:
12.细菌一般为分裂生殖,酵母菌一般为________生殖,多细胞真菌包括霉菌(________、_______和根霉)和大型真菌(蘑菇等)为________生殖。
13.微生物滋生条件: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
14.食物保存法:真空保存法、干藏法、冷藏法等。
第4课____生命活动的调节
1.植物的感应性: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植物的感应性是对环境的适应。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区别:
①向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_______,感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_______。
②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一般发生得比较缓慢。感性运动发生得比较快,刺激消失后又恢复原状。
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植物受到单侧光照射时,背光侧生长素分布_______,生长_______。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①_______浓度时可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②_______浓度时可抑制生长(防治杂草)。
人体内最基本的五大类激素及其作用:
腺体 激素 生理功能 缺乏或过多时的病症
甲状腺 _____________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分泌不足:_________ 分泌过多:_________ 食物中缺乏碘:_________
垂体 _____________ 控制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分泌不足:_________ 幼年时分泌过多:_________ 成年时分泌过多:_________
胰腺中的胰岛 _____________ 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元合成和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过少:_________ 分泌过多:低血糖
性腺 睾丸 雄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肾上腺 _____________ 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管
5.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_________。
6.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神经系统和________神经系统,前者包括_______和_______,后者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①脑的组成: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________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________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________是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脑”≠“大脑”,大脑是脑的一部分。
②脊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7.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________。
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______________。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反射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反射类型:
________反射:先天形成,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
________反射:后天形成,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体温调节是________和________动态平衡的结果。体温调节是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血管舒张(血管口径变大),血流速度________,散热________。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血管收缩(血管口径变小),血流速度________,散热________。
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调节,其中________调节处于主导地位,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5课____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1.人体呼吸系统由________(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______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__________的器官。
2.呼吸运动
吸气过程: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________,引起胸廓扩大,胸腔内容积增大,导致肺扩张,于是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过程: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________,引起胸廓缩小,胸腔内容积减小,导致肺回缩,于是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大气压,肺泡内的气体排出体外。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________能,将________物变成________物,并储存________能的过程,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应对绿叶进行暗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时应先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叶绿素的叶片呈________色。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作用: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求,其余的氧气排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含量的相对平衡。
第6课____植物的根、茎、叶与物质运输
1.根尖的结构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其中________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2.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________;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________。
(2)植物需要的无机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注意:植物只能吸收可溶性无机盐。
3. 茎的结构和功能
茎的结构 特点和功能
树皮 具有________作用
内层是韧皮部,韧皮部内含________,自_____而_____运输___________
________ 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________部,向内形成________部,使茎加粗
木质部 内含________,自______而______运输_______________
髓 储藏营养
4.叶片的结构
叶的上、下表皮属于________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而且无叶绿体。叶肉细胞构成营养组织。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既能输送水和无机盐,又能输送有机物。
多数植物叶片的________表皮有更多的气孔(睡莲叶等除外)。叶表皮上的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_______细胞构成,吸水后气孔_______,失水后气孔_______。
5.蒸腾作用的意义:①有效降低叶片_______,使植物可以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受伤害;②是根部吸水的主要_______,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蒸腾作用参与_____________。
6.土壤的类型:_______类土壤、_______类土壤和_______类土壤。
第7课____代谢与平衡
1.七大营养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_______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但分泌的_______仅具有_______性消化——乳化作用。_______和_______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4.消化的实质是把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均属于大分子物质,无法直接被吸收,只有被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分子物质时,才能被吸收。
5.酶是由生物的体细胞合成的,大多数的酶本质是_________。酶的催化特点是具有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需要一定的催化条件,如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6.血液的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_________的形状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功能是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其功能与人体的______________有关;血小板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血常规化验中,_________或____________量偏少时贫血,白细胞偏多时有_________。
8.三种血管
血管 功能 结构特点 流速
________ 心脏→身体各处 分布较深,管壁______、弹性______ _______
________ 身体各处→心脏 分布较浅,管壁______、弹性______,有静脉瓣 _______
________ 连接小动 脉和小静脉 分布广泛,管壁极薄,管内直径较细,一般只允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9.在显微镜下判断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的方法:顺着血流方向,血液分流则为________,血液汇合则为________,血流最慢且红细胞单行通过则为___________。
10.人体血液循环包括______循环和______循环。
体循环:________→_____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肺循环:________→_____动脉→肺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动脉血是指含氧量________、呈鲜红色的血液,而不是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静脉血是指含氧量________、呈暗红色的血液,而不是在静脉中流动的血液。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________血转变为________血,因此肺动脉里流的是________血,肺静脉里流的是________血。
12.人类的血型和遗传有关,终生不变。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是由红细胞中的________种类决定的。
13.输血原则:输________为原则。异型血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的________和受血者血清中的________是否会相互作用而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
14.形成尿液的器官:________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
15.肾单位:
①血液流经肾脏的肾小球时,除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外的其他物质均可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②原尿经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原尿中全部_______________、大部分________和部分________在肾小管处被重吸收回到血液。
代谢终产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系统排尿、_________出汗以及_________系统呼出二氧化碳等,但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排出的物质不属于人体的代谢废物。
17.人体代谢过程包括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从同化作用角度看,不同生物的营养方式不同,营养方式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属于________,而人和动物通过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得营养的方式属于________。
18.呼吸作用是生物异化作用的主要过程。
①有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②无氧呼吸的文字表达式:
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_________。
第8课____生物的进化与遗传
1.化学进化说的四步骤:_________小分子变成_________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变成有机大分子、有机大分子变成有机多分子、有机多分子产生自我更新(新陈代谢)。
2.化学进化说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实验。该实验只能说明化学进化说的第一步骤。
3.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化石是在地层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生物越_________,越年轻的地层中化石生物越_________。更先进更科学的推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是通过分析比较_________和蛋白质的差异。
4.达尔文的________________学说:_______________(内因)、生存斗争(外因)、_______________(动力)、_______________(结果)。达尔文认为现存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因此生物间存在或近或远的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的变异是_________的,自然选择是_________的。
6. 生物的进化历程:简单到复杂、_________到_________、水生到陆生。
7.遗传物质
细胞核内有________,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________(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其中DNA是一种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________是DNA分子上起遗传作用的一些片段,它决定着生物的各种________。
注:染色体不是遗传物质,只是遗传物质的载体。DNA是一种大分子物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育种与优生
(1)杂交优势: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公驴与母马杂交可得骡。
(2)转基因技术又可称________________。可利用转基因细菌生产胰岛素,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的凝血因子治疗血友病。
(3)血友病、先天愚型、________等都属于遗传疾病。防止近亲结婚是降低遗传疾病的重要手段,近亲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第9课____生物与环境
1.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不仅能________环境,同时也能________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蚯蚓能松土等。
2.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个体的总和。种群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生率与死亡率等。
3.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________结构、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结构。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__。
4. 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内,________与其生活的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其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5. 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功能,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_流动的。
6.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一般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________。有毒、有害物质随食物链传递而________。
7.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_____________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越________。
第10课____人体的健康
1.健康是指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处于良好状态。
2.传染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特点:________性、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断任一环节,传染病流行即可终止。故预防传染病的三条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传染源和病原体的区别:能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和寄生虫等为__________;病原体携带者为__________。
5.病毒没有__________结构,由蛋白质和DNA(或RNA)组成,其特征:不能独立生活,靠__________生生活。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
6.人体的三道防线
病原体侵入会受到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阻挡。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会受到体液中__________细胞等组成的第二道防线的抵抗。这两道防线都属于__________免疫。
若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即产生免疫反应,构筑成第三道防线。这道防线属于________免疫,具有专一性和记忆性特点。
7.免疫三大功能:__________、保持__________、实施免疫监视。
8.免疫类型: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免疫。根据获得免疫的途径,特异性免疫又分为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免疫。其中人工免疫包括人工自动免疫(如计划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如对被毒蛇咬伤的病人注射含有抗蛇毒的血清)。
9.免疫功能失调表现:过敏反应——免疫功能_________;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缺陷病——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0.抗体是B淋巴细胞在________的刺激下所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__________的物质,是病原体或大分子异物。T淋巴细胞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反应,释放__________。
1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能产生__________细胞。
12. 肿瘤:特点是细胞能连续不间断地__________;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会转移)。
13. 糖尿病:胰岛素分泌__________→血糖浓度__________→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尿糖。
14.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人体的骨骼具有维持体形、支持体重和保护内部器官等作用。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骨骼肌肌群在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